过去一个多月,市场走出分化行情,大市值高分红股票表现抢眼,中小盘股则遭遇剧烈调整,尤其是微盘股跌幅很大。大小盘股的分化走势,引发了大盘股和小盘股的风格轮动话题,如何在两者之间进行配置?
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桂征辉表示,投资要关注长期投资目标,而不是短期的涨跌,分散化策略能降低整体投资组合的风险。在当前市场行情下,最好在大盘股和小盘股之间均衡配置,避免频繁交易。
对于最近几个月来的市场调整,桂征辉表示,引发市场下跌的原因包括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以及市场自身。从内部因素来看,2023年CPI和PPI均呈现下降趋势,这会削弱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进而对股价产生负面影响。从外部因素来看,美国债券收益率居高不下,中外利差较大,给国内资产价格带来较大压力。从市场因素来看,在经历了两年多的下行周期后,市场整体赚钱效应较差,在缺乏新增资金流入的情况下,市场持续承受压力。
桂征辉表示,从股债性价比来看,当前市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以沪深300指数为例,不管是市盈率还是市净率,均处于历史低位。
在桂征辉看来,众多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股市长期回报率通常介于年化5%至10%之间。当前的A股市场,无论是年化收益、滚动3年收益还是估值指标,抑或与债券收益率的比较来看,均显示市场处于底部区域。
“基于上述因素,我对未来A股走势保持乐观态度。”桂征辉表示。
从过去几年的市场走势来看,从2019年至2021年初,核心资产受到追捧,大市值标的迎风起舞。从2021年初以来,小市值公司表现抢眼,吸引众多资金涌入。在正反馈机制下,越来越多的资金买入小盘股,尤其是市值更小的微盘股,最终在今年1月下旬诱发剧烈调整行情。
桂征辉认为,从A股历史来看,大约经历了三次大级别的大小盘风格切换。从其驱动因素来看,主要是盈利景气度的相对变化。
2001年至2007年,经济增长势头强劲,传统周期股和价值股受到追捧,大盘风格成为市场主流。2008年至2015年,随着经济增速整体放缓以及新旧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新兴产业迅猛发展并壮大,小盘风格开始占据优势。2016年至2020年,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传统产业竞争格局得到优化,大盘风格再次占据主导地位。自2021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基本面影响,大盘股估值偏高且盈利增速有所放缓,小盘股表现相对更佳。
桂征辉表示,估值非常重要,均值回归是股市中最强大的法则。2015年中,小盘股估值居高不下,随后是持续6年的大盘股优势周期。2021年,大盘股市净率比小盘股高40%,此后小盘股表现较好。
对于投资者来说,如何在大盘股和小盘股之间切换布局?桂征辉表示,可以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指数产品。沪深300指数是大盘股的标杆,包含了沪深两市中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好的300家上市公司。小盘股可考虑以中证1000为代表的指数产品。在具体布局时,投资者最好采用分散化策略,尽可能降低投资风险。在当前市场行情下,最好在大盘股和小盘股之间进行均衡配置。
(责任编辑:叶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