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接连有多家基金公司公告称,与北京增财基金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增财基金”)、北京中期时代基金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期基金”)两家基金代销机构终止合作。
近年来,在监管趋严和“马太效应”加剧等背景下,基金代销业务竞争态势升级,基金代销机构也在加速出清。受访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存量销售机构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如着力于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提高自身销售能力等。
基金代销解约频现
今年以来,已有易方达基金、华安基金、长城基金、英大基金等11家基金公司发布关于终止增财基金办理旗下基金相关销售业务的公告。
例如,长城基金近日公告称,经与增财基金协商,长城基金自2024年1月26日起终止与增财基金在基金销售业务上的合作,包括基金的认购、申购、定投、转换、赎回等业务。为维护基金投资者利益,已通过增财基金持有长城基金旗下基金的投资者,请于2024年1月25日15:00前自行办理基金份额转托管或赎回业务。如投资者未做处理的,将直接为其办理存量基金份额转托管至本公司直销平台。后续投资者可以通过本公司办理基金份额查询和赎回等业务。
对此,记者以投资者身份拨打增财基金理财热线,工作人员表示,投资者的权益不会受到相关影响,只是以后需要从基金产品所在公司旗下的直销平台进行操作。对于增财基金以后是否会停止基金销售业务情况并不清楚。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增财基金将进行战略调整,计划终止基金销售服务,注销基金销售牌照。
增财基金于2011年9月份正式注册成立,2013年2月份拿到基金销售牌照。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22日,增财基金与33家基金公司有合作,代销基金数量为725只,按代销基金数量降序排列,排名236位。
无独有偶,近期,又有易方达基金、招商基金、华泰柏瑞基金等3家基金公司宣布终止中期基金相关销售业务。记者梳理公告发现,类似情形在2022年也曾上演,富国基金、益民基金、北信瑞丰基金等基金公司都曾公告与中期基金终止合作。
对于基金公司与基金销售机构“分手”的原因,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基金公司与基金销售机构终止合作,存在多种情形,可能是基金公司业务策略调整、销售机构销售业绩不佳、双方出现矛盾,以及销售机构存在违规行为等。”
代销机构加速出清
近年来,在监管趋严和“马太效应”加剧等背景下,基金代销业务竞争态势升级,基金代销机构也在加速出清。
具体来看,无论是在基金销售数量还是基金销售保有量方面,头部机构优势显著。销售数量方面,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22日,400余家公募基金销售机构中,有38家机构代销基金数量在7000只以上,最高代销数量超9000只,而部分机构代销数量在百只以下;保有量方面,中基协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有21家机构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超1000亿元,百强榜单首尾差值超1万亿元。
此前,2020年10月份实施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对基金销售机构业务许可证的延续进行了更严格的限制。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自2020年10月份以来,已有近30家基金销售机构注销销售牌照,机构性质涉及独立基金销售机构、银行等。而2023年就有14家机构注销基金销售牌照,出清速度加快。
未来存量销售机构应如何更好地生存发展?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基金销售机构面临激烈竞争,尤其是行情低迷之际,基金销量受影响较大,优胜劣汰也进一步加剧。从基金公司角度来看,可能更倾向于选择与销售能力强的头部销售机构合作,维护成本也相对较低。因此,对于未来生存压力较大的存量销售机构来说,一方面需要节省开支、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要不断提高销售能力。”
在田利辉看来,基金销售机构加速出清有助于推动基金销售行业的优胜劣汰,提高行业的整体素质,也有助于促进基金销售机构的创新和差异化发展,提高服务水平和竞争力。存量基金销售机构需要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客户体验,增强客户黏性,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此外,还要强化风险管理和合规意识,降低经营风险和合规成本。
(责任编辑: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