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至2023年,是公募行业迎来大发展的“黄金十年”。公募基金总规模从3万亿元,快速扩张至27万亿元,年复合增速达到25%。如此快速的发展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我国居民财富快速积累过程中,相应的资产配置需求与日俱增;另一方面,伴随资产新规等政策的落地以及房地产投资属性的式微,居民财富涌向公募基金。
然而,不同于过去几年的快速发展,公募基金在2023年也面临一定的挑战。2023年,公募基金总规模增加近2万亿元,但受“股弱债强”以及风险偏好低迷的影响,投资者出现了卖混合型基金、买债券型基金的行为。同时,悲观情绪映射到新发基金上,便是投资者的行为以规避风险为主。其中,权益类新发基金规模占全部新发基金的比例降至23%,创2003年以来最低水平。
投资者趋利避害的特征,在权益类基金结构上也表现得非常明显。过去几年是主动权益类基金的高光时刻,显著的超额收益带来了规模的大幅增长。但2022年之后,市场对基金重仓股、交易拥挤度重新定价,其带来的结果是主动权益类基金的超额收益受到压制,投资者行为也随之改变,开始追逐被动型权益基金。
投资者对被动型权益基金的追逐,主要体现在ETF基金成为抄底的主要工具以及市场重要的增量资金。但ETF并不是盲目抄底,而是深谋远虑后的选择。一方面,通过低估值的宽基指数ETF抄底,期望在底部区域买到未来市场反弹的期权;另一方面,布局中长期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方向是行业ETF的抄底逻辑,特别是在医药、科技领域加仓更多。
与过去几年相同的是,固收类基金在2023年继续大幅增长。2012年以后,中国经济走上了转型发展的道路,利率下行成了资本市场和投资的主旋律。利率下行,最终带来的是收益率下行时代的到来,可投资优质资产稀缺助推固收类基金规模增长。另一方面,近年来股票市场波动大、缺乏赚钱效应,部分投资者的避险需求也推动固收类资产规模的增加。
站在当下,基金投资何去何从?一方面,基金发行遇冷往往是A股市场的底部特征之一,当前或是布局权益基金的好时候。另一方面,当前债券市场处于牛市心态中,30年国债收益率被压缩至2.8%左右。在获取稳健收益的需求主导下,债券仍然是较好的投资品种,但也要注意到当前债市收益率曲线的平坦化,短债基金或是较好的选择。
(责任编辑:叶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