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万亿ETF市场迎来利好。
8月10日晚间,沪深交易所分别修订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基金自律监管规则适用指引第1号--指数基金开发》、《深圳证券交易所证券投资基金业务指引第1号——指数基金开发》(以下统一简称“《指数基金开发指引》),自2023年8月10日起,将开发非宽基股票指数基金产品对指数发布时间满6个月的要求缩短至3个月。
市场人士表示,今年以来,ETF市场涌现出一大批旗舰型产品,科创50系列ETF合计规模于今年5月底突破千亿元,沪深300ETF单只产品规模于8月7日突破千亿元。指数基金的快速发展对于更好满足投资者多样化财富管理需求、吸引长期资金入市、服务国家战略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点要求
具体来看,《指数基金开发指引》将非宽基股票指数产品开发所需的指数发布时间由6个月缩短为3个月。对应的条款是,基金管理人拟开发指数基金并在沪深交易所上市交易,其标的指数为非宽基股票指数的,应当符合下列四点要求:
一是,标的指数的成份证券数量不低于30只;二是,标的指数的单一成份证券权重不超过15%且前5大成份证券权重合计占比不超过60%;三是,标的指数发布时间不短于3个月,经中国证监会认可,符合国家战略和产业政策的指数除外;四是,权重占比合计90%以上的成份证券过去1年的日均成交金额位于其所在证券交易所全部上市股票的前80%。
前款所述宽基股票指数,是指选样范围不限于特定行业或投资主题,反映某个市场或某种规模股票表现的指数。宽基股票指数不受上述限制,但单一标的指数成份股权重原则上不超过30%。
机构人士表示,此举旨在更好地响应并满足投资者多样化配置需求,以配套机制完善丰富优质产品供给,通过建设有活力、信心足的资本市场,不断提升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度。
2021年1月,为规范指数基金产品开发业务、促进指数基金持续健康发展,沪深交易所在广泛征求并吸纳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向市场发布了《指数基金开发指引》,明确了指数基金开发的成份券数量、权重占比等要求。
2022年5月,为提高基金市场与国家战略、市场需求之间的契合度,沪深交易所对《指数基金开发指引》进行修订,新增对于符合国家战略和产业政策的指数,经中国证监会认可,可予以指数产品开发的指数发布时间豁免。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10日,全市场ETF共803只,总规模达1.98万亿元。其中,沪市ETF共483只,较2020年底增长120.55%,资产规模为1.48万亿元,较2020年底增长了69.05%;深市ETF共318只,较2020年底增长224.49%,资产规模为4935亿元,较2020年底增长146.87%。
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当天已有基金管理人积极响应,截至目前,国泰基金、易方达基金、嘉实基金与华安基金上报的4只ETF产品已获受理,所跟踪指数涉及中证全指集成电路、中证全指软件开发3只指数,相关指数发布时间均不短于3个月。
持续推进投资端改革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证监会年中工作座谈会指出,要从投资端、融资端、交易端等方面综合施策,协同发力,确保党中央大政方针在资本市场领域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业内人士认为,在此背景下,需进一步运用好资本市场机制促进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着力塑造投融资功能完善、交易活跃有序的良性生态,通过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增强财富管理功能,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进而提振投资者信心、改善消费预期,助力扩大内需。
业内人士分析,这一次《指数基金开发指引》的修订,具有多方面积极意义:一是能够快速响应市场,从而更好地适配投资者配置需求和市场实际布局需要,是对现行《指数基金开发指引》的合理优化;二是能够更好地鼓励基金公司进行前瞻性布局,加大在指数产品方面的创新力度,不断提升产品链质量;三是能够有效减少不必要的同质化竞争,推动更加良性市场生态的形成,助力基金市场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上交所表示,将在中国证监会的指导下,多措并举增强基金市场的财富管理功能,不断提高投资者获得感,同时持续推进投资端改革,推动基金市场“总量提升、结构优化”,久久为功建设高质量资本市场。
深交所表示,将深入贯彻落实证监会系统年中工作座谈会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落实落细深化投资端改革相关工作,秉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进一步丰富产品类型,完善产品运作机制,优化市场服务,更好满足中长期资金配置需求,打造与投资者多样化财富管理需求相适应、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匹配的产品体系,助力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建设。
截至8月10日,ETF总规模达1.98万亿元。值得一提的是,ETF在本周已连续三日实现超百亿的资金净流入。其中,8月9日,规模最大的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以39.81亿元的净流入蝉联榜首,南方中证500ETF与华夏上证50ETF紧随其后,净流入分别为18.43亿元、17.67亿元。
博时基金表示,监管层对于促进经济企稳与资本市场活跃的意愿已较为明显,各项施政举措渐进式出台落地,后续随着经济复苏路径的逐渐清晰,投资者的市场信心也有望逐渐聚拢,推动市场走向收获的金秋时节。
(责任编辑: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