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5月,A股市场整体表现一般。上证指数微跌0.27%,创业板指小涨0.83%。整体看,两会顺利召开且基本符合预期,获利了结的心态促使部分投资者选择落袋为安。而大国博弈明显升温的态势,则令相当一部分谨慎的国内投资者中短期风险偏好出现明显回落,也一定程度拖累到整体市场的走势。
相比国内投资者当下的普遍纠结,以陆股通为代表的北上资金在方向上更为坚决明朗。5月,北上合计流入逾300亿元,今年累计流入已超过600亿。实际上,除了因2-3月新冠疫情在欧美的爆发及美国股市、国际油价其后的突然暴跌导致海外资金一度出现明显的反向流出之外,整体上看,国际资金加速流入中国的态势依旧十分明显,海外机构相较国内机构投资者的表现要淡定得多。
对于当前A股市场的判断及未来的策略方向,我们在此前已反复强调,从全年的角度看,保持谨慎乐观的积极心态。疫情不改A股市场的长期投资价值,全年看多A股的重要投资逻辑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货币宽松、资产荒、股市政策支持、房市向股市切换、中国资产吸引力的提高等。而做出上述相对乐观判断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认为疫情在年内能够得到成功的有效控制。与此同时,对于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本而言,疫情过后,中国资产的吸引力有望出现更进一步的快速上升,海外资本大举进入A股市场的过程远未结束。
更进一步地,仅就国内而言,我们预计,无论是经济还是股市,全年看大概率是“前低后高”的节奏。一季度是经济最差的时候,后续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持续发力,叠加海外疫情逐步见底的背景下,对年内股市维持看好。
目前,我们依然维持上述的基本判断,全球疫情的实际演化态势,也与我们之前的预期基本一致。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大国博弈持续升级的复杂局面确也超出了市场普遍预期,但迄今为止,我们尚未观察到海外资金大举进入中国的趋势因此而受到明显的遏阻。
从中长期的方向上判断,我们预计全球增量资金仍将持续流入国内股债市场,资本市场正在迎来重大投资机遇。对于A股,过去10多年长期围绕3000点中枢波动,如果资本市场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未来爆发潜力会非常大。
短期,政策面、基本面预期的陆续兑现,导致A股市场正由之前的预期推动上行,转至对宏观经济及上市公司基本面的验真和确认阶段。另外,我们也观察到,对于中美大国博弈的再度升温,国内众多的机构投资者仍心存顾虑,风险偏好大受影响。预计中短期A股市场仍将继续处于震荡阶段。中美博弈的继续发酵、海外市场的可能波动等,或都是可能引发A股短期震荡加剧的重要风险点,但A股整体的下行空间应也有限。
配置方向上,一方面,继续看好逆周期政策驱动影响下,持续带来显著正面影响的偏基建类、高确定性的相关受益板块。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复工复产的持续推进,机构投资者已开始将配置重心由之前的“受益”于疫情或疫情受损较小的领域,迅速向前期受损严重但目前基本面正在改善的行业切换。可选消费品近期的市场走势已然强劲,未来仍值得持续关注。此外,对于偏外需端的相关行业,前期受海外疫情冲击较大,但随着欧美疫情的逐步控制,这些高敏感度的受损领域也可能存在一定的系统性修复机会。
全年而言,更看好新能源汽车。不过,就整体而言,目前在配置上仍建议更倚重于内需相关板块。而即便是拉长时间段看,内需市场也仍然是国内投资者须持续重视、未来可能继续获取超额收益的重要领域。
往年度的6月份,一方面既是投资者提前挖掘中报可能超预期板块的较佳时点,另一方面,流动性的可能变化也需要引起适当重视。于前者,在今年因特殊疫情影响,板块差异表现已非常显著的情况下,需要寻着经济修复和景气变化的方向,捕捉风险收益比仍较合适的品种。于后者,在市场可能仍偏于震荡的短期环境下,适当保持一定的现金仓位,在出现非理性波动时,坚决低吸心仪的合适品种,也是不错的应对。而在可物色的储备品种方面,除了前面重点谈到的一些方向,我们也建议投资者多花些精力,认真研究一些头部型优质企业。其一是因为,在中国经济步入转型社会之后,国内很多领域其实也已进入了相对的低增长期,市场格局渐入垄断竞争阶段,头部效应开始出现,或更加明显。其二是因为,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大机构进入A股市场,在行业中占据领先地位的国内优势企业的溢价效应或将更加突出,相应地,也存在比较确定性的投资机会。
最后也特别强调一下,假如市场在进入6月后出现了非理性的波动,对于普通的投资者而言,基金定投其实是个最简单、可行和有效的上佳选择。
(责任编辑:叶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