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日前裁判文书网披露的信息,泰信基金原基金经理柳菁伙同上海云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姜维君,从事相关证券交易活动,非法获利4619万余元。目前此案当事双方已被拘捕并获刑。
时隔不到一年,泰信基金再次曝出“老鼠仓”丑闻。
日前,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泰信基金原基金经理柳菁伙同私募基金公司——上海云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云腾投资)创始人姜维君,违反规定,共同利用柳菁担任基金管理公司从业人员职务便利获取的未公开信息,从事相关证券交易活动,非法获利4619万余元,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均已构成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且系共同犯罪。
事实上,这已是泰信基金曝出的第二例“老鼠仓”事件。2019年9月,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泰信基金原金经理袁某伙同时任长城证券(002939.SZ)研究所原所长区志航,因利用非公开信息交易,分别被判处2年、3年6个月有期徒刑,并分别被处以15万元、320万元罚金。
若不是“老鼠仓”冲击人们的视线,这家成立已有17年的基金公司并没有太多“存在感”。
《投资时报》研究员梳理发现,泰信基金在2007年管理规模达到峰值215.44亿元,而如今已缩水至28.65亿元,其中混合型基金规模为22.13亿元。与同期成立的广发基金、兴全基金等公司相比严重掉队。
除此之外,自2018年5月份以来,泰信基金仅有一只灵活配置型基金——泰信竞争优势成立。在去年权益类基金发行旺季,该公司并未借市场东风发行ETF、科创板等热门产品。
侧重权益投资的泰信基金,旗下主动权益类产品的业绩却表现平平,泰信蓝筹精选的业绩尤其欠佳。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8日,该基金今年以来、近一年、近两年、近三年的净值增长率分别为-8.05%、-9.68%、-16.47%、-25.44%。
针对上述问题,《投资时报》向泰信基金发送沟通函,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公私募联手制造“老鼠仓”
一纸判决书,将名不见经传的泰信基金暴露在聚光灯下。
据悉,在上述案件中,被告人柳菁2009年4月至2015年1月担任泰信基金公司基金经理,管理泰信蓝筹基金,负责该基金的运营和投资决策。
2010年12月,被告人姜维君设立云腾投资。2011年3月,姜维君设立“云腾一期”私募基金,并通过该私募基金从事证券交易。
上海高院刑事判决书显示,2009年4月至2013年2月间,被告人姜维君频繁与被告人柳菁交流股票投资信息。柳菁明知姜维君经营股票投资业务,仍将利用职务便利所获取的泰信蓝筹基金交易股票的未公开信息泄露给姜维君;或使用泰信蓝筹基金的资金买卖姜向其推荐的股票,并继续与姜交流所交易的特定股票,从而泄露相关股票交易的未公开信息。姜维君则利用上述从柳菁处获取的未公开信息,使用所控制的证券账户进行股票交易。
上述时间段内,姜维君控制的“杨某某”、“金某”、“叶某”证券账户及“云腾一期”私募基金证券账户与泰信蓝筹基金账户趋同买入且趋同卖出股票76只,趋同买入金额人民币7.99亿余元,趋同卖出金额6.08亿余元,获利4619万余元。
2015年11月,被告人柳菁在接受证券监管部门调查时如实供述了主要犯罪事实。被告人姜维君在一审庭审后认罪。姜维君、柳菁在一审期间分别退缴违法所得300万元和150万元。
在一审判决后,姜维君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六个月,并处罚金四千万元;柳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六百二十万元;违法所得予以追缴。
然而,二者均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其中,姜维君在二审期间检举揭发他人犯罪依法构成立功,且亲属代为退出违法所得200万元,柳菁亲属代为退出违法所得150万元,可依法对二者在原判基础上从轻处罚。二审判决将姜维君的有期徒刑由六年六个月降至五年九个月;将柳某的有期徒刑由四年六个月降至四年。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不是泰信基金第一次爆出“老鼠仓”事件。2019年9月,长城证券研究所原所长区志航利用职务之便,非法获利324万元,而与他共同犯罪的是泰信基金原基金经理袁园。自2012年3月袁园担任泰信先行策略基金经理。
投研能力欠佳
尽管泰信基金长期偏重权益投资,不过投研水平和产品业绩在业内并不突出。根据海通证券《基金公司权益及固定收益类资产业绩排行榜》,2019年泰信基金的权益类基金净值增长率为36.64%,在126家基金公司中排名为60;固收类基金业绩更不理想,净值增长率为3.44%,在117家基金公司中排名101。
目前泰信基金共管理13只主动权益类产品,其中泰信蓝筹精选表现尤其不佳。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8日,该基金今年以来、近一年、近两年、近三年的净值增长率分别为-8.05%、-9.68%、-16.47%、-25.44%,同类排名分别为812/995、742/763、584/610、504/515。
据了解,泰信蓝筹精选由车光路单独管理近4年时间(2015年9月25日至2019年8月7日),期间任职回报率为-27.82%。该基金自2019年8月8日由投资部总监助理董青山接手,不过业绩依旧未见起色。
基金季报显示,2019年四季度末泰信蓝筹精选十大重仓股为全志科技(300458.SZ)、中信证券(600030.SH)、华泰证券(601688.SH)、正邦科技(002157.SZ)、同仁堂(600080.SH)、海通证券(600837.SH)、国泰君安(601211.SH)、触发动力(600893.SH)、思创医惠(300078.SZ)、华策影视(300133.SZ)十只股票。截至3月18日收盘,上述股票今年以来的涨跌幅分别为-0.9%、-3.05%、-2.54%、4.3%、-1.04%、-1.94%、-2.19%、-2.98%、-2.16%、-0.27%。
对于持仓股票选择的原因,基金经理在基金季报中给出解释:“由于我们对股市一直长期看好,因此将长期维持高仓位,预计净值波动可能较大。近期外部环境有所改善,有助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我们只需继续坚定持股,持有能够穿越周期的公司,市场自然会给我们回报。”
除此之外,由投资总监朱志权自成立之初便参与管理的泰信智选成长,业绩也是惊大于喜。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8日,该基金今年以来、近一年的净值增长率分别为5%、5.31%,同类产品排名分别是209/1899、1229/1879;近两年、近三年的收益分别是-18.08%、-25.39%,同类排名分别是1591/1633、1308/1321;成立以来其净值增长率依旧飘绿,为-24.62%。
另外,泰信增强收益C的业绩也并不甚理想,今年以来、近一年、近两年、近三年的净值增长率分别为0.53%、1.88%、5.83%、7.04%,同类排名分别是126/156、131/148、132/147、133/144,处在下游水平。
规模下滑产品布局滞后
作为国内首家“信托系”公募基金公司,泰信基金2003年成立以来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不仅管理规模萎缩,新基金发行也是龟速前行。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泰信基金管理规模仅为28.65亿元,甚至低于2004年末的37.06亿元,经过17年的发展规模却出现缩水。
其实,泰信基金也曾有过高光时刻。2007年末,泰信先行策略单只产品的规模暴增超百亿,带动公司管理规模升至215.44亿元,成为迄今为止的巅峰。然而此后,该公司的管理规模进入下坡路。
就在其他基金公司凭借货币型基金大幅扩充管理规模时,泰信基金旗下货币型基金规模却由双位数下滑至2019年末的4.01亿元,债券型基金更是仅为1.51亿元。
该公司旗下混合型基金管理规模变动最大,截至2019年末仅为22.13亿元,而在2015年二季度末,该数值为177.83亿元。
事实上,泰信基金管理规模不佳,除了市场波动、投资能力欠佳、存量基金规模缩水等原因外,新基金发行缓慢也是重要因素。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2018年以来,泰信基金仅成立了一只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泰信竞争优势,并未在ETF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科创板基金以及短债基金方面有所布局。
此外,在证监会发布的最新一期基金募集申请表中,截至今年3月6日,泰信基金也没有任何新基金的申报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泰信基金旗下多数产品规模低于1亿元,部分甚至低于5000万元红线,譬如泰信增长收益A/C、泰信智选成长、泰信基本面400分级、泰信鑫利A/C、泰信双息双利。
泰信基金暗淡的表现也曾让其大股东有些“坐不住”。2017年7月19日,山东产权交易所发布公告称,山东国际信托将合计持有的泰信基金45%股权在山东产权交易中心挂牌转让,转让底价为4.7亿元。同年8月27日,山东产权交易所再发公告称,在挂牌期间,有三家意向受让方提交了受让申请。其中,有一家意向受让方交纳了交易保证金,中心办理了受让登记手续,拟采取协议转让方式组织交易。
但之后泰信基金的股权变动迟迟未有新进展,直至2019年3月15日,山东产权所发布公告称,该项目终止交易。
(责任编辑:赵金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