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金融机构发展民生金融,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金融价值观是发展过程中的使命和必然。
2022年3月16日,经人民银行批准,北京金控集团正式取得设立金控公司的行政许可,成为全国首批、地方首家金融控股公司。成立以来,一直秉承“服务百姓生活、服务首都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的金融初心,坚守不惟利润导向、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国企使命。
作者|北京金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范文仲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今年3月,银保监会、人民银行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针对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民生领域的金融需求,鼓励引导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做好与现有支持政策的衔接,结合地方实际,因地制宜强化产品和服务创新,高质量扩大金融供给,提升金融服务的均等性和便利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金融机构发展民生金融,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金融价值观是发展过程中的使命和必然。
(一)发展民生金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民生服务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行业和宏观政策扶持的重要范畴,也是金融机构重点拓展和竞争的新领域。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金融服务基于其跨时间、跨空间两个维度的资源配置功能,日益渗透到社会民生各个环节,各类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实现有效分配与调整,社会金融化和金融社会化进程不断加速。在此过程中,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大众性、便捷性持续提升,金融改革的创新成果逐步惠及社会民生,不公平、不均衡现象有效减少,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金融在促进经济增长、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国民福祉和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发展民生金融是金融机构的价值导向和必然选择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金融发展观是引领金融稳健发展的重要路径。要正确认识金融服务与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之间的关系,强化调查研究,区分不同领域、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创新金融产品、创新服务方式,打造金融与民生结合现代化服务支持平台,全力支持民生项目、中小企业和弱势群体,是打通金融为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必然选择。这既能够体现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建立良好的口碑,也能够为其自身业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022年3月16日,经人民银行批准,北京金控集团正式取得设立金控公司的行政许可,成为全国首批、地方首家金融控股公司。成立以来,一直秉承“服务百姓生活、服务首都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的金融初心,坚守不惟利润导向、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国企使命。
——在全国率先落地公共数据的金融应用模式。设立全国首家国有金融大数据公司,打破国内政务数据壁垒多、更新慢、应用难的瓶颈,经市政府授权承担全市政务数据“统、管、用、评”职能,拓展金融、民生等多维应用场景,实现公共数据的统一化进出、制度化管理和社会化应用。截至目前,已汇聚工商、司法、税务、社保、公积金、不动产等涵盖290万市场主体的超过46亿条数据,月度数据更新超过1亿条,数据汇聚质量和更新效率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搭建“专精特新”金融特区,服务在京企业。建立重点企业库,对企业进行多维度精准画像,量身定制全方位、一体化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联合银行等成立金融诊室,为“专精特新”企业对接信贷资源;发布首都光控专精特新基金,为所投企业产业落户北京、赴北交所上市等提供支持;开发“专精特新保”创新产品,提供优惠便捷的专属担保服务,2022全年我市担保、再担保机构累计为2412户“专精特新”企业提供融资担保金额213.66亿元。
——强化小微企业和“三农”增信支持。旗下北京融资担保基金集团发挥首都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核心平台作用,承接全市担保体系代偿补偿、降费奖补、绩效评价政策实施,以股权和政策为抓手,统筹汇聚全市政策性担保资源,引导政策性担保机构聚焦支小支农。2022年,全市17家主要融资担保机构新增小微企业、“三农”融资担保业务规模795亿元,同比增长23%;新增服务小微企业、“三农”40651户,同比增长56%。
——升级“企业+个人”双征信平台,助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企业征信聚焦金融机构融资、匹配、风控等核心诉求,推出涵盖超过2000项标签的企业画像引擎,累计为银行、保险、担保等68家金融机构客户提供征信数据查询服务超过1亿次。个人征信大力拓展数据源,实现对互联网、运营商、银联、支付、地图、公安、出行、交通、设备数据的全覆盖,上线产品49大类,累计调用量达147亿次,达到全国领先。
——建设服务个人的首都惠民工程。承接全市民生卡“多卡合一”工程,积极推进市民综合服务平台的开发建设工作,充分汇聚社保、政务、生活、金融等功能,提升居民生活、出行、医疗等方面的便捷性。目前已开发完成三大核心信息系统,实现6个委办局75项权益数据汇聚上链,正在进一步完善优化电子卡实施方案,开展电子卡应用场景设计开发工作。
(一)强化金融科技融合,完善金融基础设施。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和信息成为核心经济资源,并推动金融迈入大跃迁时代。当前,一个国家和地区金融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再取决于规模大小、人员多少等因素,而是其金融科技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完善的金融科技基础设施能够让金融机构客户画像更准、获客能力更强、触达范围更广、服务质效更高,让小微企业和“信用白户”享受金融服务,从而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性、有效性和便捷性。北京金控集团努力打造适应未来金融发展和民众希望的金融新基建,涵盖大数据、征信、数据交易等领域,希望成为金融科技基础设施的主力军和核心运营商。
(二)加强金融服务创新,增加普惠金融供给。
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为民”的服务理念,以民生服务为己任,拓宽思路,创新技术,打造智能化、差别化、定制化、自动化的创新金融服务体系,面向不同群体提供不同种类的特色金融服务,提高用户体验和服务效率。比如,要进一步推动农村金融的发展,创新基于金融科技的新型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要依托“科技+征信”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低收入群体的金融包容,提供定制化的金融服务,满足其金融需求。要借助新兴技术扩大金融知识覆盖面,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提供更加透明、公正的金融服务。
(三)坚持底线思维,促进平稳发展。
科技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仅具备非常强大的技术能力,但没有把它用在正确的方向上,社会最终会因此受损,而不是受益。历史上中国一直是金融科技创新大国,我国基于冶金术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铜币,基于造纸术在唐朝时期实现了贸易的大幅提升,基于印刷术在北宋时期发明了纸币“交子”、在元朝发明了“中统钞”、在明朝发明了“大明宝钞”。但是由于风险配套制度没有跟上,发生过多次货币体系崩溃的金融危机。因此,金融创新要始于数据,兴于技术,成于制度,不仅要在技术上寻求突破,还要在管理制度、法律环境、生态体系上进行配套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对金融业而言,正处于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金融“大航海”时代,要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是“桨”,为民服务的金融价值观是“舵”,风险管理制度是“压舱石”。北京金控集团将坚守金融初心,牢记国企使命,坚持服务百姓生活、服务首都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积极把握金融大航海时代的发展机遇,助力中国金融行稳致远。
2013年11月,发展普惠金融首次被正式写入党的决议之中,并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之一,过去十年,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多项指标已高于全球平均,在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党的二十大锚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展望下一个十年,如何着力推动我国普惠金融实现高质量发展,以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国网财经重磅推出《共创普惠金融新十年》特别策划栏目,力邀数名普惠金融前沿人物共话普惠金融发展新十年!
中国网财经
客户端
中国网财经
微信公众号
中国网财经
微博
中国网财经
头条号
中国网财经
百家号
中国网财经
企鹅号
中国网财经
网易号
中国网财经
微信视频号
中国网财经
抖音号
中国网财经
快手号
中国网财经
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