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银行"开业:面签难关未破 存款要靠传统银行
- 发布时间:2015-06-29 10:55: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毕晓娟
带领阿里集团成功登陆纽交所的马云,如今也完成了他的银行梦,在首批5家民营银行试点中最后一个获批的网商银行上周正式开业。与阿里、马云背景同样引人注目的是,网商银行标榜自己是“一家开在‘云’上的银行”。不过,在面签壁垒无法突破的现实情况下,网商银行该如何吸收存款、如何进行借贷业务同样引人关注。
23年终圆梦
马云的“云端银行”开业
没有网点和柜台,仅仅300人的一家“小银行”,网商银行的开业却备受关注。其简写MYbank既可以理解为“我的银行”,也因MY字母与马云的首字母缩写一致,而被业内视为马云的银行。
在发布会现场,阿里集团董事会主席马云以一身简单的白色衬衣清爽上台,这个曾被视为金融行业搅局者的传奇人物分享了他23年前创业时所遭遇的经历。马云表示,当时他为了经营海博翻译社,想向银行借3万元钱,花了3个月时间,把家里所有发票凑起来抵押,到最后还是没借到。
正是当时的惨痛经历,让马云有了“创办一家专做小额贷款的银行”的设想。在马云看来,中国不缺银行,世界也不缺银行,但中国和世界都缺创新性、为小企业服务的银行。
网商银行的目标定位与传统银行也有鲜明差别,这家注册资本40亿元、由蚂蚁金融服务集团等六家股东发起设立的网商银行,以互联网为平台,面向小微企业和消费者开展金融服务,模式是“小存小贷”,主要提供20万元以下的存款产品和500万元以下的贷款产品。目前,网商银行高管团队已全部就位,具体业务有望于7月落地。
虽然网商银行的开业仪式声势浩大,但围绕这家纯互联网银行的疑问仍然不少,在账户体系暂缺的现实问题下,网商银行存款从哪儿来、贷款怎么放、如何展业等问题是市场最为关心的话题。
存款从哪来
要靠传统银行帮忙
数十年来,人们对银行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去网点存钱、买理财、办贷款。由于目前监管机构尚未批准远程开户,而网商银行又不设线下网点,所以客户无法在网商银行开户存款。那么,这样一家全国性银行,该如何获取存款?
网商银行行长俞胜法坦言,“这个问题被问到了无数次,我们不会去花很大精力去拉存款,我们希望通过服务吸引客户”。他表示,该行的存款主要通过“三条腿走路”:自己解决一部分;同业资金和资产证券化。
“未来小微企业和三农业务量太大了,这个不是一两家金融机构服务能够完全覆盖的。我们希望搭建一个平台,联合众多金融机构一块去服务。”俞胜法表示,网商银行实际是“自营+平台”模式,一头连接着个体消费者、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另一头则有包含一系列传统银行在内的资金供给方,并已和保险、信托等机构洽谈合作。
不过,网商银行将贷款上限定为500万元,因此当小微客户做大之后就会转交给其他银行。“一些小微企业发展壮大之后,超出了网商银行服务的能力范围,我们会把这些客户推荐给其他银行。”俞胜法表示。
这与微众银行的做法相同,此前,微众银行已展开同业合作,与华夏银行等银行签署合作协议,开展包括同业授信、共同发放小额贷款、联名发信用卡、代售理财产品等多项合作。微众银行也透露贷款资金来源是各合作方银行,以后的收入结构中90%以上将为手续费收入。
这样看来,网商银行和微众银行其实类似于当前的消费金融公司,利用自有资金和拆借资金进行贷款投放。
贷款怎么放
大数据说了算
在传统银行中,息差收入是构成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必然要建设一个庞大的信贷员队伍,从银行发布的财报来看,几家大型银行的员工数都超过10万。奇怪的是,网商银行的员工数却只有区区300人,并且在这300人中,2/3是数据科学家。
网商银行副行长赵卫星介绍,该行是一家数据化的银行,依靠大数据来获取客户,做风险甄别。可以说,放不放贷款,大数据说了算。“包括何时需要贷款、有否能力偿还贷款,网商银行根据积累的大数据和建立的风险模型,实时做出判断。”未来在网商银行贷款,能3分钟提交申请、1秒钟到账。并且,每发放一笔贷款的成本不到2元钱,传统的线下贷款单笔成本则在2000元左右。其客户主要是来自电商平台:将利用阿里巴巴电商平台优势,即阿里巴巴B2B、淘宝、支付宝等电子商务平台上积累的信用数据及行为数据,向无法在传统金融渠道获得贷款的客户发放“金额小、期限短”的纯信用小额贷款。
由腾讯入股的微众银行已在5月推出了首款产品“微粒贷”,定位同样是一款个人信用贷款产品,贷款额度在2万-20万元之间,万分之五利息。数据显示,已有两万多用户开通服务,发放贷款近6亿元。不过目前腾讯仍是通过“白名单”机制来邀请首批用户,并未完全向用户放开。
开户还要等
面签是个绕不开的坎
在网商银行的发布会上,该行宣布了五年内服务1000万中小企业和数以亿计的普通消费者的目标。但尴尬的是,网商银行目前无法建立一套完整的账户体系。
按照银行业目前的监管政策,办理开户、信用卡、理财等业务时,客户需要携带有效证件原件等材料到银行面谈和签字,也就是“面签”,其核心出发点是保证账户实名制。
今年1月,央行虽召集多家银行相关负责人讨论《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远程开立人民币账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但正式文件迟迟未出台,这表明监管层的态度还是颇为谨慎。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樊爽文5月底出席某论坛时表示,远程开户应标准先行,包括普适性的工业标准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金融行业标准。在目前没有统一技术标准的情况下,如果贸然开放远程开户,很难打消监管层的疑虑。
由于远程开户难以突破,未来一段时间内,无论是网商银行还是微众银行,业务都将主要以无需账户体系的贷款为主。俞胜法表示,网商银行不能做开户、存款业务,只能做“不需要依靠账户或可通过其他账户来实现”的简单业务。
俞胜法表示,“对于远程开户,监管层没说不行,也没说行,因为监管层不能因为一两家银行而放松规则。怎样稳妥地推进,监管部门还是很谨慎。我们做了一些调整,有些业务是不需要依靠账户或可通过其他账户来实现,如简单的个人贷款业务可先做”。此外,由于没有银行卡这一实体介质,线下的支付和消费功能暂不能实现。
在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黄震看来,网商银行等互联网银行的成立,是互联网金融标志性事件,互联网金融终于走到了银行业态。在大的方向上,大家也达成了共识,即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征信和精准营销,在大资管和理财时代提供综合式、一站式金融服务。目前技术还在进步发展之中,“网商银行也不是终极形态,才刚刚开始”。在现行金融体系里,还有很多不合理的政策和指标,比如现场开户等还没有解决,需要互联网银行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