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8月21日获批筹建后,北银理财于近期拿到开业“许可证”。11月4日,北京银保监局发布公告,同意北银理财开业,注册资本为20亿元。同时,北银理财董事长步艳红、总裁琚泽钧等高管、董事的任职资格也获得核准。
据了解,2004年,北京银行开始涉及理财业务,目前已形成“京华远见”“京华汇盈”等系列理财产品。2021年,北京银行宣布理财业务全面完成净值化转型,截至2022年6月末,该行存续非保本理财产品共208只,理财规模为3550.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32.7亿元。
北银理财此番获批开业标志着理财公司再度扩容。11月6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在北银理财之前,年内获批开业的理财公司还包括浦银理财、施罗德交银理财、上银理财、民生理财、高盛工银理财、恒丰理财和渤银理财7家理财公司。
目前,除开业较晚的渤银理财外,其余理财公司均已有产品“面市”。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浦银理财、施罗德交银理财、上银理财、民生理财、高盛工银理财、恒丰理财合计共发行641只理财产品,产品类型以固定收益类居多,混合类次之。
在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看来,理财公司是“资管新规”后银行理财进行净值化转型的主体,发展初期在承接母行的存续产品基础上开展新增业务。但因银行理财的客群此前长期购买保本型产品,已形成稳健和保守的理财偏好,因此,理财公司目前的核心产品依然是以固定收益类为主。基于原有银行理财客群的特点,预计未来理财公司在固收领域继续巩固优势,后续还将进一步拓展养老理财和权益类资产投资等领域。
从全行业理财产品规模来看,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2年上)》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理财公司存续产品规模19.14万亿元,同比增长91.21%,占全市场的比例达到65.66%。理财公司平均资产管理规模(AUM)约7656亿元,单只产品平均规模为16.26亿元。
谈及理财公司管理产品规模不断创新高的原因,资深金融政策监管专家周毅钦认为,规模创新高有多重因素,一方面理财子公司独立化以后,优化运营机制,提升薪酬水平,品牌效应更加明显,市场认可度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部分未成立理财公司的银行在监管引导下新增理财产品规模有所控制,部分小银行直接转战代销市场,因此一部分市场份额让渡至理财公司。
对于后续理财公司获批的趋势和格局,于百程认为,从银行理财公司层面看,净值化转型后,由于管理能力、投资能力以及品牌等的不同,会使得银行理财的差异性更加明显。银行理财会逐渐分化为综合性理财公司,以某一领域见长的特色型理财公司,有些中小银行则以代销市场上优质理财产品为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11月4日,与个人养老金相关的配套制度相继出台,其中,银保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显示,个人养老金可以购买符合规定的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其中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由理财公司发行,产品应具备运作安全、成熟稳定、标的规范、侧重长期保值等特征。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只能由理财公司发行,毫无疑问,必将继续巩固理财公司的领先地位。”周毅钦表示,在诸多个人养老产品中,理财产品的市场认可度较好,收益和风险特征也比较符合大部分普通投资者的一致偏好,借助母行作为资金账户行和代销机构的强势地位,未来理财公司的个人养老金产品规模有望在同业中领先,而头部理财公司的优势将更加明显。
(责任编辑: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