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银行理财产品“零信披”
- 发布时间:2016-03-16 08:13: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刘波
长江商报消息信披犹抱琵琶半遮面,银率网跟踪监测60家银行发现——
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犹抱琵琶半遮面。日前,银率网发布监测报告称,其持续跟踪60家银行发现,虽然银行理财产品信披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不全面、不稳定等需要改进之处,其中,近半信披存缺陷。
银行理财规模达23万亿
近一年来,随着央行7次降息、8次降准,银行利率持续下滑,但银行理财成为居民、机构及上市公司追捧对象。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银行理财资金账面余额达23.5万亿元,其中,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理财产品存续余额9.91万亿元,同比增长70%,首次赶超国有大行的8.67万亿元。
记者查询发现,在银行理财规模中,一般个人类产品存续余额达到11.64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资金余额的一半。此外,机构专属类产品存续余额约为7亿元,占了总规模的三成。在投资结构上也有了明显变化,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银行存款、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三大类资产合计占了理财余额的90%。
值得注意的是,在收益方面,非保本型产品规模上升较快,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余额17.43万亿元,占整个理财规模的七成多,相反,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余额3.64万亿元,下降至15.49%,保证收益类产品余额2.43万亿元,下降至10.34%。
理财产品信披有待改进
尽管理财市场日趋升温,但理财产品信批方面仍有待改善。
3月10日,银率网分析师闫自杰告诉记者,2013年,针对银行理财产品信批不规范、不全面、不及时问题,银监会曾推出全国银行业理财产品信息登记系统,以备案登记的方式强制银行对监管部门披露理财产品信息。为此,银率网选取有代表性的60家银行持续跟踪,结果显示,不少银行在理财产品信批方面有改进,但仍存在不全面、不稳定、时滞性和藏得深等问题。
据介绍,广发银行、天津银行、汇丰银行发行和到期信息披露情况转好,但兴业、恒丰等7家全国性银行产品信批质量较差。如产品说明书披露方面,从34家增至41家,整体有所改善,但还有上海银行、厦门银行、深圳农商行等19家银行未在官网披露产品说明书。
理财产品运作一直是投资人关心的热点,也是产品信披的薄弱环节。银率网报告显示,监测的60家银行中,仅有11家披露了全部产品的运作信息报告,27家无信息披露,剩余的虽然披露了,但缺乏关键信息,甚至无实质内容,多以“产品运行情况良好”概括。
至于产品到期信息,虽然不太及时、全面,但大部分银行都会披露,唯独法兴银行、韩亚银行、东亚银行和大华银4家银行不披露产品到期信息。
值得提醒的是,虽然到期信息披露有所改善,但客户体验较差,用户查询不便。如浦发银行到期公告须下载到电脑才能查看,恒生银行信息发布位置不明显,需打开多层窗口才行。
信披“靠自觉”尚需时日
“没有文件要求银行必须披露。”针对理财产品信披问题,一家上市银行办公室负责人陈先生说,目前,之所以各家银行的产品信披存在差异,或源于各家银行经营策略。
一国有大行湖北省分行的潘先生表示,购买理财产品的个人投资者大多习惯于在柜台购买,因此,银行在网络上披露存在缺位。至于机构投资者,银行会有专人与之沟通。
对此,不少投资者表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生活节奏较快,更习惯于坐在家里用一部手机搞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冀志斌认为,银行本身在做理财产品的时候做的是表外业务,表外业务对信息披露的要求不那么严。此外,市场竞争激烈,有些产品的运作预期情况不一定理想,为了稳定投资人信心,银行也不愿意披露。因此,靠银行自觉披露表外业务不太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