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子公司自购,尚属首次
资管新规正式落地后,理财产品开始出现大规模破净,理财子公司开始自购自家产品。3月23日,光大理财发布公告称,将以自有资金不超过2亿元投资本公司发行的阳光红股票型和阳光橙混合型理财产品。
银行理财子公司自购,尚属业内首次。此前,自购常见于基金公司。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3日,已有56家公募基金公司完成100次自购,合计自购基金金额达到18.11亿元。
“在近期市场波动较为剧烈,银行理财纷纷‘破净’的背景下,理财子公司自购有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一定程度上避免因恐慌或不确定性加剧导致的盲目赎回。”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自购通常都是出于稳定市场,收益共享,风险共担,提升持有人信心。
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3日,全市场共有28624支银行理财产品,其中破净产品达2263支,占比7.9%,另有2143支产品徘徊在破净边缘,合计占比超过15%。
时代周报记者查阅中国理财网获悉,光大理财现仍存续的阳光红股票型理财产品累计5支,其中3支破净;阳光橙混合型产品共计23支,其中8支破净。
对投资者而言,银行理财曾是稳健保本的代表。如今,银行理财也会面临亏损,让不少投资者信心受挫。投资者纷纷要求银行解释、退款、赔偿等。 在黑猫投诉上,仅三月份,有关理财亏损、投资表现与风险等级不匹配等问题就有数十条,甚至有投资者表示,买银行理财不如买银行股,分红派息比银行理财更高,且更加稳定。
“一直都很信任银行理财产品,但这次本金都亏了,感觉被骗了,想提前赎回。”陈哲(化名)投资了建设银行的某理财产品,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该产品让他在持有期内浮亏800多元。
对此,银行理财子公司近期纷纷发出公告,详细解释理财产品破净的原因,并建议投资者摒弃市场波动“噪音”,强调市场暖意已现,树立对市场和产品的信心,以良好心态应对产品波动。
如光大理财此前发文指出,当前低位建仓机会或大于风险,站在当前时点,境内股票的整体估值已经不贵,债券待阶段性调整后也将出现配置价值。而随着本轮调整结束,相信坚守是更好的选择。
实际上,浮亏并不等于亏损。“对于仍在持有期内的理财产品,某一时段的浮盈或浮亏不代表最终受益,资本市场的走势会对产品表现产生影响,但并非都是决定性的。”某行理财经理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投资者对于理财产品净值化的转变尚不习惯,对于中长期持有的信心不足,是导致理财子公司自购的原因之一。
“银行与基金公司自购的底层逻辑一致,都是表达与投资者‘共进退’的意愿,提振投资者信心。”上述人士表示,自购的必要性在于,如果由于投资者信心不足而出现大量赎回,就意味着相关产品必须被动抛售来应对大规模赎回潮,但市场眼下处于权益类资产价值较低的状态,大量被动抛售可能会引发产品净值的进一步下挫,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在光大理财开了自购先河之后,其他理财子公司是否会选择跟进?
3月24日,时代周报记者采访多家理财子公司了解到,除光大理财外,也有包括建信理财等多家理财子公司决定或正在研究自购方案。
“自购确实可以稳定市场情绪,提振信心,光大自购后我们难免会被投资者放在一起比较。”某理财子公司的内部人士坦言,他们确实需要自购来留住投资者,但具体有多大作用,他们也无法准确预估。
但也有理财子公司因内部资金调度等原因暂未决定是否自购。根据银保监会2018年2月发布的《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理财子公司如以自有资金投资于本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不得超过其自有资金的20%,不得超过单支理财产品净资产的10%,不得投资于分级理财产品的劣后级份额。
“我们毕竟不是基金公司,不可能每一次资本市场波动就自购。”有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理财经理认为,市场波动的时候,更多的是需要投资者去适应打破刚兑后银行理财的特点,理性看待市场波动,坚持长期价值投资。
(责任编辑: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