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印发《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自12月15日起,个人养老金制度将从36个先行试点城市(地区)推开至全国,特定养老储蓄、指数基金将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长期养老需求与长期投资观念契合,个人养老金扩围,意味着中长期资金再添源头活水。
今年以来,推动长钱长投的政策举措陆续出台,助力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业内人士认为,有关部门将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支持证券基金经营机构推出更多匹配中长期资金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持续加力引导长钱长投。
多类长钱加大发力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是改善投资者结构、减少市场短期波动、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的关键一招。在政策的鼓励引导之下,社保、保险、银行理财等资金纷纷发力权益市场投资。
Wind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社保基金共出现在563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其中有174家公司在三季度获得社保基金增持。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财产险公司股票投资运用余额1506亿元,同比增长14.89%;人身险公司股票投资运用余额2.18万亿元,同比增长17.24%。
“长端利率持续下行,提高权益投资比例或是险资增厚投资收益的重要方式之一。”方正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许旖珊说,政策“组合拳”提振信心,积极引导险资入市,增强险资转向权益类资产的意愿。
今年以来,保险公司频频举牌上市公司,多元化布局权益市场,积极落实国家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战略部署。设立基金则是险资入市的另一重要渠道,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共同设立的鸿鹄基金,已先后出现在伊利股份、陕西煤业等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的前十大股东名单之中。
加大权益投资力度也是银行理财机构的共识,今年下半年权益类、混合类银行理财产品新发数量增长显著。据普益标准统计,7月至11月,新发权益类、混合类银行理财产品数量合计166款,已超过上半年的新发数量。
考核标准渐趋优化
用好考核“指挥棒”,打造长钱长投、长留的良好制度环境十分重要。今年以来,“长钱长投”支持政策频出,对中长期资金的考核标准逐渐松绑,让“长钱长留”意愿更强、信心更足。
据悉,《理财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级分类监管办法》有望在近期出台。业内人士认为,理财公司作为一类专业的资产管理机构,监管方还是希望其能提升投研能力、综合服务能力,从而给投资者创造长期稳定的收益。《理财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级分类监管办法》的出台有望积极引导理财公司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
考核周期延长,使得中长期资金更具耐心。此前,经中央金融委员会同意,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提出,着力完善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配套政策制度。建立健全商业保险资金、各类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的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推动树立长期业绩导向。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此前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继续支持资本市场持续稳健发展。一是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增加对资本市场的投资;二是指导保险公司优化考核机制,鼓励保险资金进行长期权益投资;三是鼓励理财公司和信托公司加强权益投资能力,发行更多长期权益产品,积极参与资本市场,通过多种渠道培养耐心资本。
制度体系料进一步完善
市场人士认为,针对性创设政策工具、进一步优化考核标准和投资政策或是未来进一步引长钱促长投的重点方向。
“长期资金入市力度加大,将成为制度改革的主线。”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建议,动态优化现有工具,调整优化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等政策工具,将其落到实处、推动取得实效,同时研究储备更多支持资本市场的政策工具。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孙小系表示,目前,社保基金对投资管理人的考核年限是三年一考核,但对理事会的考核还是一年一次,同样存在优化的空间。
此外,部分专家建议推动银行理财与社保基金“联动”。工银理财总裁高向阳建议,推动将银行理财纳入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范围,纳入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基本养老金等管理人名单,更好发挥理财在服务我国整体养老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和潜力。
专家表示,通过持续完善制度、优化环境,大力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推动长钱长投长留,将更好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也将为经济回升向好提供更持续、稳定的金融条件。
(责任编辑: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