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的改造提升迎来新的指南。12月16日,商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出,按照“全面部署、试点探索”思路,聚焦零售商业设施改造提升,通过每年确定一批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完成一批存量零售商业设施改造,推广一批经验成熟的典型案例。到2029年,初步形成供给丰富、布局均衡、渠道多元、服务优质、智慧便捷、绿色低碳的现代零售体系。实际上,在场景化改造、品质化供给等方面,北京许多零售企业正进行探索,如传统百货启动改造,提升场内体验业态占比;超市卖场引进便民设施、做食堂等。零售企业正通过多样举措,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全方位消费需求。
场景化改造是此次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的重要内容。《方案》指出,发挥运营主体作用,围绕强化功能定位、优化内外环境、增设人性化服务设施、提升风貌特色,在确保房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推动百货店和购物中心开展“一店一策”改造,向运营要效能。鼓励融合型商业,打造购物、餐饮、社交、娱乐等“一站式”服务的新地标,满足全方位消费需求。
近年来,北京一批商业项目迎来改造升级,打造体验、社交场景成为焕新的方向。老百货双安商场于今年10月开启不闭店改造,在对零售进行“瘦身”的同时,增加餐饮、健身、生活服务等休闲体验业态比例;同时,物美超市、超市发等零售业态相继在经营中增加餐饮服务,进一步打造融合体验。
《方案》还指出,打造创新时尚型商业,发展首发经济,引入全球知名品牌,支持首店、首展、首秀,培育“年轻力”“她经济”“文艺范”等。北京市商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北京新开设717家品牌首店、旗舰店、创新概念店,其中,105家为国际品牌,较2023年同期增长40%。首店分布逐渐呈现出“多点开花”趋势,各区首店落地的均衡度进一步提升。
多元商业类型同样将有助于丰富消费场景。《方案》倡导策展型商业,创新演艺、展览、文化、动漫等多元体验场景,丰富消费内容;培育主题式商业,鼓励商业与科技、自然、艺术、体育、公园等联动,巧改造、微更新,形成特色空间,满足社交、亲子等消费需求。完善社区型商业,发展社区型购物中心、便民商业中心,丰富便利店、菜市场等基本保障类业态以及娱乐、健身等品质提升类业态,推进完整社区建设,加强适老化、适幼化改造,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举办便民生活节。
随着消费习惯的不断变化,消费者对商品的质价比有了更高要求。《方案》提出,要推动品质化供给,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诚信经营、品质当先、服务至上,优化商品和服务体验供给;鼓励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等传统消费品“以旧换新”,培育智能家居、数码产品、智能穿戴、大健康、美妆、宠物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在国货“潮品”方面,发展主题文创、特色非遗、旅游纪念产品,推动老字号增品种、提品质、强品牌,进商圈、进步行街、进交通枢纽、进景区。
更人性化、便民的服务也是零售企业长期吸引客流的“亮点”。《方案》中提到,支持设立老年服务和母婴用品专区专柜,丰富养老照护、日用辅助、健康促进、益智玩具等用品。鼓励提供去“皮”称重、送装一体等专业化、人性化的售前售后服务,以附加服务提升商品力和性价比。今年10月,位于石景山区喜隆多的永辉超市调改后开业,调整商品结构、卖场布局的同时,还在店内设置了便民服务区,为顾客免费提供自助测量血压、身高、体重等便民设施,休息区常备自助饮水机、常用药和爱心糖果,还有现场加热,免费冰块、冰袋等服务。多样举措下,该门店实现恢复营业首日客流近5万人、销售总额达到170万元的表现,日均销售额达此前的6倍。
此外,为保障《方案》实施,商务部等七部门将加大金融支持,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百货商场、购物中心、农贸市场等消费基础设施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优化经营环境,探索建立全国或区域性的零售商业设施盘活项目信息对接平台;2025—2029年每年确定一批试点城市,适时推广案例和经验,探索形成长效机制,实现零售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