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京讯“一定要为自己赢一次!”看完电影《热辣滚烫》,不少消费者都开启了新一年的健身计划,也有不少消费者走进健身房给自己办健身卡。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不少消费者提起健身房,说得最多的还是办卡遇到的“坑”。数据显示,2023年江苏消保委系统健身相关的投诉量高达5941件。针对该问题,江苏省消保委近日梳理了健身办卡遇到的三大问题,并提出消费建议。
江苏省消保委分析发现,有关健身消费的三大问题包括:一是退费难,一些健身房倒闭,退款无门;有的经营者更换,新商家不配合退费;退卡时健身房声称是特价卡,或称卡内余额为赠送金额,不支持退费;或是主张过高违约金等。二是合同签订存隐患,有的消费者通过私聊将费用转给教练,未与健身房签订正式合同,教练离职后,健身房不认可消费者会员身份;或是签订合同不规范、合同中不包含商家店堂告示或工作人员口头承诺的内容,反而暗含较多霸王条款,如“最终解释权归商家所有”“商家具有修改权和终止使用权”等。三是服务质量差,部分健身房器材老旧、数量少,泳池水温低,健身教练上课敷衍,更换教练后又不得不面对新教练的推销,影响消费体验等。
虽然健身消费步步是“坑”,但在电影的影响下,不少健身房一开年便进入了火爆状态,不少消费者上门追着咨询报名。对此,江苏省消保委认为,“变美”不应该成为带来无限焦虑的枷锁和冲动消费的来源。健身房的宣传标语也不应一味地刺激人们冲动消费。健身消费作为一种典型的预付式消费,经营者利用信息不对称优势“空手套白狼”、设置霸王条款、滥用消费者信息以及履行合同违约等行为已严重威胁或侵犯到消费者的知情权、人身财产安全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及个人信息安全权等权利。
为此,江苏省消保委呼吁:
首先,相关部门应针对预付式消费尤其是健身行业梳理形成严格、完善的事前防范、事中监管、事后追责制度体系,基于经营者的能力、信誉等级等设立较高准入门槛,严格执行预付卡发售和退出市场报备制度及保证金制度等,对于违反预付卡管理办法的经营者坚决打击查处。
其次,健身行业应形成自律性管理规范,对于信誉差、评分低、无资质的健身房及健身教练及时通报。健身行业从业者也应诚信经营,自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电影带来的影响只是一场可遇不可求的甘霖,能够短时间内拯救干涸的现状,却无法持续滋润整个行业。消费领域的抢滩始于价格终于服务,只有优化服务方式,才能吸引并留住更多的消费者,获得长期收益。
最后,广大消费者无论是减重还是塑形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盲目效仿,需要有长期坚持的毅力、合理适量的运动、科学健康的饮食和作息。消费者应理性认识健身效果,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方式,如确认自己适合并长期需要健身房以及健身教练等服务。
消费者还需注意:
一方面,要谨慎缴费办卡,不贪图一时折扣或轻信销售话术,充分了解经营者的资质、经营情况、消费评价以及有关部门的风险提示,选择证照齐全、知名度高、口碑好、经营状态佳的企业消费。另一方面,规范签订书面合同,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将商家的宣传或承诺写入合同,切勿轻信口头承诺。合同中还应明确服务内容、优惠明细、合同解除或退费条款,坚决拒绝霸王条款。还要注意使用周期,预付式消费合同存续期间长,无法继续履行合同的风险高,消费者应及时与商家确认账户余额或者剩余服务数量,尽快消费。如遇消费纠纷,及时与商家或平台协商,协商不成的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薛晶晶)
(责任编辑: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