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消费 > 正文

字号:  

奏响质量最强音

  • 发布时间:2016-01-08 09:32:45  来源:中国质量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编者按:质量发展是兴国之道、强国之策,质量问题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2012年2月,国务院颁布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决定在质量兴省基础上实施质量强省战略。2012年5月,吉林省政府组织省内各市(州)、县(市)政府主要领导及部分重点企业代表召开质量强省大会,时任省长王儒林作了动员讲话,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出席会议并评价吉林省贯彻《质量发展纲要》“认识高、动手早、措施实、大手笔”。

  2015年11月,国务院质量工作考核组到吉林考核质量工作,也体验了“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人人关注质量”的吉林质量氛围。“十二五”期间,吉林全省产品质量总体水平明显提升。产品质量省监督抽查合格率平均达到94.4%,比2010年提高7.5个百分点。有效期内吉林省名牌产品达到694个,比2010年增长82%。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达到51个产品,比2010年增长55%;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资格达到275个产品,比2010年增长77%。该省制造业质量统计合格率连续4年保持在95%以上,产品质量顾客满意度达到80%以上。质量基础保障能力明显提升。该省共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1800项,比2010年增长12%。制修订吉林省地方标准1767项,比2010年增长156%。获得管理体系认证证书5800张,比2010年增长15%。该省质监检验检测综合实验楼面积达到21万平方米,比2010年增长102%;主要检验检测仪器设备达到2.2万台(件),比2010年增长38%。拥有国家级检验中心16个,比2010年增长23%;省级检验中心41个,比2010年增长95%;可满足22大类2.7万种产品(参数)检验需求。

  □ 王 东 通讯员 王淑芳

  “吉林省委、省政府始终重视质量工作,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发挥‘五个优势’,推进‘五项举措’,加快‘五大发展’,推动‘四大质量’深入发展。质量基础进一步夯实,质量发展能力持续增强,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质量成果惠及人民群众。”2015年11月28日,吉林省副省长姜有为代表省政府向国务院质量工作考核组汇报吉林省质量工作。国务院质量工作考核组通过听取工作汇报、实地检查企业、现场审查资料、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等方式,对吉林省质量工作进行多方位核查,并充分肯定取得的成效。

  “‘十二五’期间,以国务院颁布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为契机,吉林省各级政府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实施质量强省战略、名牌战略、标准化战略,加强质量监管,服务结构调整,使质量工作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吉林省质监局局长孙秀文细数吉林质量发展成就。

  扎实推进质量强省战略 优化了质量发展环境

  吉林省政府下发《贯彻质量发展实施质量强省战略的意见》等多个文件,建立了由27个政府职能部门组成的质量强省战略联席会议制度;设立政府质量奖,对获奖企业予以一次性奖励和表彰,并将质量强省战略和质量奖励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推动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质监部门牵头、成员单位配合、各方共同推进”的质量工作格局。

  各市(州)、县(市)政府建立相应组织机构,召开质量强市(州)、县(市)大会和联席会议,普遍开展了质量强市(州)、县(市)活动,20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开展质量兴企活动。2013年5月10日,吉林市召开质量强市暨“市长质量奖”颁奖大会,对获得“市长质量奖”的企业每户奖励100万元。市政府出台了《吉林市促进工业企业发展若干意见》,通过了市质监局提出的对省名牌产品企业、省质量奖获奖企业、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企业予以奖励的建议,设立“市长质量奖”,通过把导入卓越绩效模式成熟度高、经营质量和综合效益较好的企业评选出来,起到典型引路、树立标杆的示范效果。2015年5月5日,四平市召开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推进大会,通过开展质量强市活动,四平市县实现了“三个转变”,即从单纯强调提升产品质量向强调提升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等总体质量转变;从以往强调提升产品竞争力,向强调提升企业、行业、产业链和区域国际竞争力,有效破解能源、土地、环境承载能力约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转变;从以往职能部门单打独斗,向强化形成政府引导、部门协同、企业支撑、社会参与的联动机制转变,助推四平走出了一条结构优、标准高、效益好、品牌强、民生福利不断提升的新型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道路。2015年9月18日,延边州州长李景浩在全国建设质量强市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座谈会上作典型发言,介绍了延边州把“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工作作为质量工作的总抓手,在市场监督管理局名称中增加“质量”二字,改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增加质量工作内容,保持并适当增加质量工作人员编制等做法。通过各方努力,目前,吉林省共筹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两个、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3个、全国质量教育基地5个;建成省级质量强市示范城市11个、省级知名品牌示范区13个、省级质量教育基地11个。

  吉林省质监局加强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将企业质量诚信建设纳入实施质量强省战略10年规划,每年行动计划中明确建设目标和责任。开发和推广企业质量信用数据系统平台,建立了省市县3级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录入信息5万余条,实现数据采集、统计分析、分级评价、在线查询等功能。开展产品质量诚信承诺活动,60户企业签订《产品质量诚信承诺书》,600余户企业发布《企业质量信用报告》,并将企业质量诚信作为评优评奖重要依据,对质量失信企业实施“一票否决”。加大名牌宣传力度,吉林省名牌产品展厅、地理标志产品展厅和延边人参文化博物馆建成并对外开放。组织吉林省名牌产品企业参加全国广交会,启动“互联网+吉林名牌”工程,开展“吉林要振兴、吉林企业要作为”主题讨论。开展“3.15”“质量月”“世界标准日”等主题宣传,举办大型晚会、知识竞赛、产品推介等质量活动。累计组织145次集中活动,企业及社会各界13万人次参加活动,各级各类媒体报道260余次,进一步树立了“吉林品牌”形象。

  深入实施名牌战略 提升了产品竞争实力

  围绕吉林省支柱、特色、资源优势产业,加大品牌创建和扶持力度,发挥名牌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企业向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转变。成立吉林省名牌产品推进委员会,发布《吉林省名牌产品评审管理办法》,将名牌发展纳入质量强省战略和质量工作年度考核内容,推动形成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品牌集群和示范效应。按照“培育一批、储备一批、认定一批”的原则,创新培育扶持方法,建立名牌产品培育体系,强化质量、标准、计量等技术服务,引导企业创建名牌产品,促进转型升级,形成名牌梯队式发展的良好局面。严格名牌产品评价程序,采取严格推荐把关、严格数据查证、严格资料审查、严格现场考核、严格抽样检验“五个严格”程序,建立并落实监督检查、交叉互查、综合评议、公示、备案存档“五项制度”,保证名牌评选全过程客观、公正、公开。开展质量人才提升工程,组织4期企业家高端(深圳)培训、9个班次质量管理人才提升培训、3个班次首席质量官任职培训,共培训各级各类质量管理人员8100人次。通过培训,有77.8%的企业完善了质量控制措施,33.3%的企业导入了卓越绩效等先进管理模式,82.4%的企业产品质量合格率显著提高,73.1%企业客户满意度明显提高。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争创名牌,追求卓越,产品质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得了诸多荣誉。2015年11月4日,主题为“追求卓越——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的第15届全国追求卓越大会在京举行。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CRH380B高寒动车组项目荣获全国质量奖卓越项目奖。这是吉林省也是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首次获此奖项,也是公司始终以“大质量”概念融会贯通企业经营核心理念的结果。通过推行质量管理体系,将市场开发、研究设计、生产制造、采购流程、生产控制,运营服务以及人力财务、资产管控等各个环节融入到大质量管理范畴,将用户需求、员工需求、社会需求及其他方面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公司特有的管理模式和方式,正在向实现生产规模、产品水平、研发试验能力“三个世界一流”努力。

  全面落实标准化战略 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

  标准是质量的基础,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谁抓住了标准,谁就抓住了产业,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吉林省出台了《标准化战略纲要(2010-2015年)》和《关于实施标准化战略纲要的意见》,成立了实施标准化战略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标准化战略专项资金和“吉林省标准创新贡献奖”。该省经济社会发展6大重点领域、9个方面的标准化工作纳入《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目前,吉林特色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已形成,建立了农业、工业、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资源产业、社会公共事业等标准体系,完成63个重点领域地方标准研制工作。该省制修订吉林省地方标准达到1767项,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达到2650项,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达到174户,培育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达到124户,14项标准成果获得“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64项标准成果获得“吉林省标准创新贡献奖”,54家单位353名标准起草人获得省政府表彰和奖励。由吉林省主导起草的《人参种子种苗》等两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在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建成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19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达到269个,实现了县(市)全覆盖。组织参加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20年成果展,展出吉林省10个系列100余种农产品。在全国率先建成区域性国际标准化合作交流平台——东北亚标准化(吉林)研究中心,完成了40余项俄日韩技术法规、标准体系研究工作,开通了包括光电子、绿色建筑、旅游等20个专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吉林WTO/TBT通报预警平台,全面服务该省进出口企业。

  积极鼓励企业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机产品认证等自愿性认证工作,指导企业开展强制性产品认证工作。吉林省获管理体系认证证书5800张,通过强制性产品认证企业322家,证书5563张,有机产品获证企业390家,证书684张。检验检测机构获资质认定788家,其中机动车检测机构190家,获省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荣誉称号企业9家。完成国家强制性认证产品监督抽查391个品种,平均合格率为96%;完成省内强制性产品抽查720个品种,平均合格率为78%。对检验检测机构监督评审1090家次,专项监督检查1179家次,对机动车检测机构开展专项监督检查795家次,对该省有机产品认证企业检查520家(次),对管理体系获证单位检查349家(次),开展检验能力验证955家(次),开展各类人员培训3882人次,助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持续加强产品质量监管 提升了产品质量总体水平

  以关系国计民生和健康安全等产品为重点,加大了产品质量综合监管力度,深入开展监督抽查、重点产品质量提升等行动,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严格生产许可,督促企业持续保持生产合格产品许可条件和能力,共发放工业生产许可证796个、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证186个,制定下发《吉林省工业企业产品质量分类监管通用规则实施细则》,积极整合证后监管、监督抽查、监督检查、风险管理等手段,进一步提高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的监管效能。组织省级监督抽查3065户企业生产的5大类50余种产品3398批次,平均监督抽查合格率达94.4%,比2010年提高7.5个百分点,产品质量复查合格率达到100%。开展了8个重点产品区域整治行动,对纺织服装、装饰装修材料、复混肥料等20余种产品部署开展了专项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加大执法打假力度,累计查处产品质量违法案件8041件,涉案货值1.03亿元,挽回经济损失9760万元。

  开展吉林省“禁塑”工作。省政府颁布《吉林省禁止生产销售和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塑料餐具规定》(禁塑令)和《吉林省聚乳酸制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制定发布《聚乳酸制品降解性能技术要求》、《聚乳酸等可降解制品快速检测方法》和《聚乳酸制品中聚乳酸含量测定 离子色谱法》等3项吉林省地方标准。建设吉林省质检机构聚乳酸含量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省级4家检验机构取得资质认定对外开展检验检测服务,吉林省内市级质检机构均具备聚乳酸制品中聚乳酸含量检测能力。组织对该省聚乳酸制品生产企业基本情况调查摸底,对37户聚乳酸制品生产企业产品进行监督抽查,推进“禁塑”工作有序开展。

  加强检验检测机构建设 提升了技术保障能力

  吉林省质监局秉承“产业发展向哪里延伸,检验检测服务就向哪里跟进”理念,以全省产业资源为依托,加快多领域、各行业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努力搭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质量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014年,投资4.4亿元,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的吉林省质量技术检验检测研究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以4个国家级检验检测中心为龙头,整合5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搭建起集质量分析、检验检测、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技术咨询、人才培训及实践训练等功能于一体的省内最大质量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加强国家级、省级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吉林省质监系统共建设国家级检验中心16个、省级检验中心41个,形成以国家级为引领、省级为龙头、市(州)级为骨干、县级为基础的覆盖全省、布局合理、梯次搭配的技术支撑体系。质量检验检测领域,以省质检院为龙头,检验项目达到4638个产品/参数,与英国弗帕斯等国际实验室开展多个参数国际互认,农产品、食品、采暖散热器等检验检测能力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计量检测领域,以省计量院为龙头,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171项,可对380种计量器具开展检定、校准工作,拥有目前东北地区面积最大、条件最好恒温实验楼,全消室、半消室、混响室等大型实验室达到全国领先水平。特种设备检测领域,以长春市、吉林市特检中心为骨干,开展8大类136个品种的特种设备检验工作,锅炉定型产品能效测试和在用锅炉能效测试为节能减排做出了贡献。延边州发挥参茸、生物农药、食用菌3个国家检验中心作用,积极推进跨国实验室认证,使出口韩国的食品、农产品在韩国免检,为企业进出口业务搭建了检验“快车道”。洮南市产品质量计量检测所以当地农畜产品加工相关企业为计量服务主攻对象,指导企业建立和完善实验室等,该省各级检验检测机构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效能逐渐显现。

  就“十三五”期间质量工作,吉林省质监局局长孙秀文表示:“吉林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省委十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制定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明确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实力;统筹城乡均衡发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等内容。省质监局将紧紧抓住装备制造业质量提升和推动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两条主线,重点抓好‘六项工作’、完善‘三项机制’、打造‘三个平台’,确保圆满完成‘十三五’各项工作。”

  “十三五”期间,吉林省质监局将着重开展六项工作。一是质量强省战略取得新进展。深入落实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和省政府实施意见,加快名牌培育,到2020年,有效期内吉林省名牌产品数量达到1000个。推进“互联网+吉林名牌”工程,扩大吉林品牌影响。二是标准化战略实现新突破。加快吉林特色农业标准体系建设,抓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提升工程。将吉林地区特色产品纳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畴,大力实施品牌开发战略,打造“吉林长白山人参”“吉林大米”等吉林特色品牌。三是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得到新提高。持续抓好特种设备和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民生实事,开展重点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完成产品质量监督抽查3000批次以上,产品质量合格率进一步提升。四是计量、认证认可工作取得新成绩。重点推动民生、能源、工业、法制、科技等5个方面计量工作,创建1000家诚信计量示范单位。加强认证机构监管,强化对涉及安全的电器、电线电缆等强制性认证产品监督抽查,确保民生安全。五是技术机构建设实现新发展。服务吉林装备制造业和大众创新,加快国家级、省级检验中心建设,不断完善以国家级为引领、省级为龙头、市(州)级为骨干、县级为基础的覆盖全省、布局合理、梯次搭配的技术支撑体系。六是质监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新提升。加强质监法治建设,营造创新发展环境,着力建好管理、技术、执法“三支队伍”。

  为保证以上6项工作顺利完成,将建立和完善质量工作3项机制:一是推进质量创新,努力构建“放、管、治”三位一体的质量提升新机制。二是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努力构建“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发展新机制。三是强化监管方式创新,努力构建“风险监控、依法监管、源头追溯、多元共治”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新机制。

  此外,还将打造服务创新驱动3个平台:一是打造质量诚信体系信息平台,实现数据采集、统计分析、分级评价、在线查询等功能,为分级分类监管奠定基础。二是打造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实现集质量分析、检验检测、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训及实践训练等功能于一体,对接全省产业集群开展技术服务。三是打造特种设备动态监管平台,完善全省特种设备监管信息资源,实现省市县3级现场应急响应,提升风险预警和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质量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吉林省质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新理念,为推进全省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益、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