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质量就是抓发展
- 发布时间:2015-12-03 11:33:05 来源: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王梅
西安,追求有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升和发展。
2015年上半年,西安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39.1%,一批高质量、成长前景好的项目纷纷落户西安,三星环新(西安)动力电池生产线、强生全球供应链生产基地(一期)等项目开工建设,中兴通讯智能终端生产项目工厂二层6条生产线全部运行,西安比亚迪高端手机配套生产项目产能已提升至4万件/天。
西安企业抢占发展的制高点,主导的以核心技术为支撑的标准,为创新驱动发展注入活力。西安企业独立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33项,占全国总量的18%。西电捷通作为基础网络安全技术供应商,已获批发布国际标准6项,欧洲标准2项,国家标准20项,国家军用标准4项,在中美贸易谈判中为国家赢得了战略利益。
一大批中小企业逆势增长,今年上半年,陕鼓的产值仅占全国风机行业的11.24%,但利润额占到行业的近一半(47.89%)。中航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定了6项国际标准,近3年时间,公司年销售收入平均增长21%,成为连接器行业龙头。
以企业为主体的全面质量提升,为西安提质增效升级奠定了基础,今年前三季度统计,西安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西安市实现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8%,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1倍,西安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凸显。
调查显示,市民们对西安城市生活满意度逐年提高。据最新统计,截至今年9月,西安市民质量满意度达到83.0,生产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到82.6,生活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到82.2。
陈建平是一位酒店的退休职工,他说:“西安的生活质量在逐渐提高。护城河景区、浐灞生态区、曲江文化区、昆明湖景区、大明宫文化产业区,这些分布在城市的四面八方,大片芦苇柳树,湖中绕城划船,‘八水润西安’的美景离我们越来越近。退休后空闲时间多,经常会带着亲朋好友到处转转,大家都觉得西安变得更漂亮了!”
西安在变,因“质量”而变,一切以提升质量、改善民生为根本宗旨。
西安在变,因“质量”而变,变得更有品味、更有活力,充满魅力。
随着国际交往频繁,国内经济快速发展,改革开放力度加大,人们追求更高标准的生活,提高质量是必然要求。
但是,曾经诸如招商引资的数量等等,成为主要指标去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成效的时候,质量发展被忽视了。
进入“十二五”,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指出,要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国务院出台《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提出实施质量强国战略。质量工作被放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安排部署,国务院组织对省级政府质量工作进行考核,出台《质量发展纲要年度行动计划》。
在地方,实施质量强省、强市战略,开展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活动。
不难发现,质量与创新驱动、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核心技术、科技等等词汇一样,频繁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在公众面前。
在国家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中,提出“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这对各级政府以及政府职能部门、企业都提出了更深层的思考和严峻挑战,要追求有质量和效益的发展,既要讲发展的速度,更要讲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因此推动发展的理念要变、方法要变、措施也要跟着变。
质量涉及面广,牵扯部门多,这一工作怎么抓,建立什么样的机制,采用什么样的方式,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特别是,能否从根本上扭转只关注数量和速度,处理好质量发展、速度增长和效益提升的关系,进行科学规划,切切实实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西安市委、市政府带着这些思考,提出了“抓质量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务必强质量”的城市质量理念,在实践中摸索前行,大胆创新,为经济提质增效开展质量理论体系研究、建立质量示范基地项目、构建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建立起促进经济提质增效的质量发展长效机制,实践中产生了明显效果。
完善质量共治顶层设计质量发展着眼长效机制
“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开展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活动,是要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持续改善民计民生。”2014年6月4日,西安市政府召开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动员大会,会上市长董军特别强调,提升质量是为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是为民谋利。他提出了“抓质量就是抓发展”的观点,这个观点之后成为了西安市城市发展理念。
既要有正确的质量理念,也要赋予先进的质量文化内涵。既要传承先进的历史文明,还要大踏步迈进质量新时代。西安,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西安还是中国质量管理和技术监督的发源地,秦律里就有“为计,不同程者毋同其出”的记载。
“承古开新、向上向善”的现代质量文化理念应运而生,专家对这个理念的解读是“传承秦地质量血脉,再创丝路质量传奇;打造西部质量高地;共享城市美好生活”。
为了提高对质量理念的认识,对质量文化的理解,董军相继在陕西日报、中国质量报、西安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接受媒体专访。
与此同时,市政府采取了更为有力措施推动质量强市战略实施。
质量强市战略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质量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综合目标考评。每年印发《质量强市行动计划》。
自2013年启动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活动以来,市政府连续两年将此项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为重点工作。董军担任了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包括34个市级部门,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市区两级督导组,领导小组协调推进创建工作开展。办公室设在市质监局。
确定了以“五大质量”为核心内容的工作推进机制,明确了量化目标,促使各级政府制定的措施更具有针对性。提出了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以及经济运行质量等五大质量的目标要求,建立“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社会互动”工作格局,制定措施,扎实落实各项目标。
质量工作的落实在区县。为了推动区县开展工作,从2010年开始,在该市开展争创质量强市先进区县、质量兴省先进区县、质量强市示范区县争创活动,制定管理办法和考核验收细则,形成了“三级联创”机制。目前,该市共有质量强市先进区县16个,质量兴省先进区县7个,质量强市示范区县5个。
五大质量目标的确立,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区县政府在推动质量工作开展中,目标更加明确、措施更加有效。雁塔区区长赵小林介绍说,以这些活动为载体构建了推动质量提升的体系、形成了质量共治的良好局面。目前,雁塔区已形成一个机制、建立一套标准、出台三类扶持措施、探索出三项重点领域监管长效机制,五项诚信体系建立方法,这些涉及到20多个政府部门,延伸到乡镇、街办,形成了部门联动抓质量的良好氛围。同时,打造统一服务平台,建立区、街办、社区服务站为依托的三级政府服务标准体系,实现了政策制定、资金扶持、执法监管、培训指导等全过程统一管理。
与此同时,政府持续加大质量建设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在企业中开展政府质量管理奖评定,鼓励企业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学习国内同行先进经验,要在质量管理创新、质量方法改进、质量措施完善、质量提升上下功夫,出成效。
2013、2014年,西安市用于质量建设的工作经费分别占当年财政一般预算的1.27%、1.16%。2015年达到了1.61%。
资金投入的增加,更多用于质量基础建设。目前西安市拥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1个,主导参与国家标准制定1000项、行业标准700项,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制定量排名全国前列。主导制定的39项国家标准获得中国标准创新奖和贡献奖,位居全国前列。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共103类200项;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单位4195家,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单位1319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单位1217家,HACCP认证企业25家,GAP认证企业3家,参与国际互认的检查机构和实验室115个。国家级技术中心21个,省级技术中心129个。
建立质量战略研究体系 质量规划着眼提质增效
西安正处在“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支点、追赶超越历史新阶段,着力打造具有历史文化名城的国际化大都市。那么,建立怎样的质量发展体系,才能为经济高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提供质量支撑。
这既缺少可借鉴的经验,也缺少可遵循的方法,西安市大胆实践、积极谋划。 颁布了质量发展中长期规划,开展了系列质量课题研究,包括西安城市质量竞争力分析、经济运行质量评价体系、西安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质量高地”战略研究和市民质量满意度调查等,等质量战略研究。一系列课题为西安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和遵循。
2015年7月中旬,西安市首部质量发展中长期规划——《西安市质量发展规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出台,并将其作为专项规划,纳入西安市“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规划》的年度实施计划也一并完成,纳入市委市政府目标考核,确保规划目标任务落地。
《规划》明确提出,今后要以六大质量为目标,即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经济运行质量和品牌打造,通过构建五大质量体系,即构建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基础支撑体系、诚信监督体系、素质教育体系、评价考核体系;创建五大质量工程,即创建质量发展的平安工程、满意工程、品牌工程、文化工程、惠民工程,在五个保障措施的有力推动下,形成以质量为强有力支撑的有序经济发展态势。
与此同时,探索制定《西安市质量促进办法》,明确政府、企业、技术机构、消费者和社会组织等五方主体的质量促进责任、义务和权力,推动质量社会共治;首次开展西安城市质量竞争力分析、西安经济运行质量评价指标研究及市民质量满意度调查,为政府决策和改进、提升质量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西安城市质量竞争力分析报告》,对西安城市经济运行、农业、工业、服务业、建筑工程和环境质量状况调查分析,通过大量事实、数据分析和与同级城市比对,全面客观反映西安质量发展状况,成为政府决策的依据、有益参考和政策建议,为社会、企业和市民提供质量信息。
相继开展的经济运行质量评价指标研究、西安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质量高地”战略研究等等,确定了经济运行质量评价体系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构成了支撑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理论体系,为质量工作更好地服务西安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工作指导。
质量举措密切关注民生 质量成果惠及百姓
衣食住行,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全方位的质量提升,最根本的是要让百姓充分享受质量发展的成果。
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措施,着力在改善民生,百姓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上,并见到了实效。
吃得放心:各级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扶持企业建设放心早餐、放心粮油、放心馒头、放心豆制品一条龙食品生产加工基地,确保了食品质量安全。地铁、公交站旁和沿街设立的放心早餐销售网点,彻底解决了上班族、中小学生用早餐的老大难问题。
放心食品工程成为保障西安食品质量安全的一大亮点,吸引了全国300多个城市前来学习取经。西安被列为首批创建“全国食品安全城市”。
住的舒心: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54.7万套,完成轮候计划的97.4%。采取四类保障房、棚户区改造及发放租赁补贴等多种保障方式,解决了40.14万户、约130万人的住房困难问题,连续四年名列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前茅。
出行省心:建立地铁、公交车、出租车、公共自行车“四位一体”的大公交体系,开通公共自行车网站、965318热线电话,推出手机APP服务功能,有效解决了市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实现绿色、低碳、环保交通,缓解交通压力。成立西北地区首个“96333”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监控中心,建立电梯三级应急救援网络,实现电梯困人故障的快速响应、快速派遣、快速救援,电梯事故应急响应时间平均16分钟,远低于国家规定的30分钟。
休闲惬意:良好的生态环境,再现八水润长安的美丽景象。河城市段生态区、浐灞国家湿地公园、灞河灞桥生态湿地、渭河华山湿地、幸福湿地、渭人工湿地、沙河水街、浐河城市段、沣河良家滩、沣河沣东生态景区等“九湖十湿地”,对外开放,成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度假、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护城河,水上泛舟,实现了古城人民多年夙愿,成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感受历史文化,展示城市形象的亮丽名片。汉城湖,建成以汉文化、水文化为主题的汉城湖国家水利风景区,华丽转身,被授予“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水土保持示范园”。
西安水清鱼跃、鸥鹭翱翔、林深树茂、鸟语花香、游人如织的生态景观区和生态补偿区,实现人与水、水与城、城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相得益彰。
坚持质量管理活动 “QC”小成果注入创新大动力
西安坚持37年开展QC小组活动,质量创新意识融入企业发展的血脉。
西安坚持37年发布QC成果,小成果注入企业创新大动力。
万众创新是质量创新最根本的动力。为了鼓励万众创新,37年来,西安市近23000个QC小组常年活跃在电力、铁路、化工、医药、军工、商贸服务等主要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一线,研发出数以万计的质量革新成果,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QC活动的开展,激发了群众质量创新精神,凝聚了群众质量创新智慧,融入了企业生产管理的方方面面,成为企业发展的源源动力。
西安市能够37年坚持组织开展群众性QC小组活动,得益于西安市质监局有序的组织和周密的实施。他们每年举办QC成果观摩、发布会,表彰奖励一批优秀QC成果,为充分发挥科研成果在质量管理、技术创新、改善服务、提升质量、提高效率中的引领作用,搭建了平台。
这样的推进机制,企业质量管理各具特色。国网西安供电公司成立质量管理创新工作室,以课题管理为核心,为QC活动为载体,坚持“小、实、活、新”的原则,秉承“小活动成就大作为”的理念,运用“五五管理法”,即抓规划、抓组织、抓过程、抓队伍、抓成效和常指导、常交流、常总结、常提升、常推新,坚持“课题管理、骨干培育、精品铸造”三大定位,推行“思维、机制、方法”三大创新,强化课题管理,培育优秀人才,打造精品成果,推动质量持续改进,提升了企业经济效益。2014年,该企业6个QC小组获得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一个班组获得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
世纪金花是服务类企业,开展QC小组活动仅5年,已获得3项国家级优秀QC成果奖,多项陕西省和西安市优秀QC成果奖。企业内部还组成了“QC小组巡讲团”,推进QC小组活动。2014年,公司累计34个金点子、17个QC小组分别展示出在生产工艺、设备管理、质量控制、发货优化、绩效考核等多个领域的改进成果,所有改进项目的运行可为公司节约或创收多达36万元,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质量隐患和漏洞,“金点子”成为了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小成果带来大成效。西电西容公司选送的互感器QC小组课题“减少真空窑内电容分压器的工艺处理时间”,严格按照选题理由、原因分析、措施执行、效果确认等PDCA程序执行,分析末端因素并逐个进行确认,制定对策、执行选定的方案,在随后的验证中实现并达到设定的预期目标,每年可多创造经济效益达25.568万元。
西安市政协副主席、市科协副主席李佐成这样讲评道:“我连续13年参加了西安市群众性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发布会,亲身感受了QC活动的巨大魅力,深深地被一线职工的首创精神所感动。”
质量教育培训全面渗透 普及质量知识成为常态
源源不断的优质人才资源是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
充分挖掘西安教育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建立支撑质量发展人才培养体系,在人才的综合素质中植入质量基因,让质量意识固化于脑,质量观念镌刻于心,质量技能付之于行。
西安,已经搭建起质量教育的多层次平台,全方位满足社会需求。
质量教育全面渗透,开展创建质量强市宣传教育“五进”(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农村)活动。
走进政府。“质量法治创新与质量强市战略”列为市政府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举办质量、标准、计量等方面高级研修班,面向各级政府领导,强化领导干部质量宏观管理;举办质监大讲堂,面向质量工作者,讲解质量知识,传播质量文化,建立质量培训的规范体系。
走进中小学校。编写《小学生质量安全知识读本》,设立中小学质量教育基地,使质量知识从进学校到进教材,从搞活动到必修课。《特种设备与食品安全知识进校园》一书作为教材,进入西安高新区13所中小学和幼儿园的课程计划。
走进职业院校。西安市质监局分别与西安文理学院、西安科技大学质量管理学院、西安欧亚学院、西安商贸旅游学院、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西安汽车科技职业学院签署《质量发展人才培养合作备忘录》,通过共建质量教育培训基地,共同开展合作交流,共建质量专家库,充分发挥专家库、培训班、再教育等平台的作用,发挥职业教育在培养新生劳动力素质,提升在职人员从业技能,服务全民接受更高技能培养培训方面的作用,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的优秀质量人才。
走进企业。组织质量专家深入企业,宣讲质量发展纲要,开展质量诊断活动,破解质量提升难题,健全质量管理机制,培训生产一线质量骨干。政府部门检查指导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开展岗位练兵、业务能手、技术比武等活动,提高职工质量技能。
走进社区,与社区居民共同开展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接力签名创建活动,进行知识竞答,联合举办质量强市文艺演出。
走进农村,质量宣传读本、宣传单送到田间地头。
同时,开通全国首个“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微信平台”,与36家企业、高校、行业协会和103家社区建立微信联盟,通过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方式发布质量信息,展示创建成果。设计制作宣传册、宣传片、海报、展板等,在地铁、公交、出租车,电梯、人行天桥等户外媒体上开展五大质量集中宣传,营造了全市关注质量、参与质量、追求质量的浓厚氛围。
“党的十八大以来,质量工作得到空前重视。质量的部署、要求更多反映在国家出台的重大战略、产业政策以及政府工作的整体部署中。前不久结束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今后如何围绕五大发展理念,以‘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活动’为载体,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使质量元素能够根植于城市发展的血液中,实现‘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为指导的发展目标,仍要进行积极探索实践和总结,为西安在追赶超越的历史进程中、在‘一带一路’的伟大战略中,奠定良好的质量基础。” 西安市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领导小组组长、市质监局局长丁玉萍谈了自己的看法。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