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财经 > 消费 > 正文

字号:  

远去的生活用具

  • 发布时间:2015-04-07 09:33:10  来源:中国质量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远去的

  生活用具

  □ 卜庆萍

  人们走进了新生活,传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一些曾经的生活用具便从我们身边永久地消失了。那些远去的生活用具,曾把我们的日子打磨得发亮,让时空变得深邃,我们再也看不到它们光鲜的影子,却抹不掉曾经的记忆。

  马灯,一种照明工具,以煤油作燃料,配上一根灯芯,外面罩上玻璃罩子。一个铁的筒架,下端有一个油皿,全封闭,油不滴漏。上端固定着两个铁盖,分层有空隙,便于出气。玻璃罩子夹在中间,还有一根铁丝提手。马灯可防风挡雨,大多在户外使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用得最为广泛。那时乡村尚未通电,手电也是稀罕物,夜间赶路的乡亲们提着马灯,像是怀揣着一股温暖,增添了几分希望。

  柳条箱,用去掉外皮的柳条,精编成长方体的箱子,外表白嫩滑腻,可装衣物。那个年代,下乡知青对柳条箱都不陌生,几乎每人一个,箱子上大多都印着大红色的“抓革命,促生产”字样。

  风箱,上世纪在农村生火做饭,家家户户几乎都离不开它。老铁匠没了风箱,打铁的活计便难以为继,茶馆里亦不可或缺。我家不知用坏了几个,后来父亲请来了一个有名的木匠,做了一个考究的风箱。用上好的柳木板做箱体,用榆木做拉杆,前面还嵌着几何图案。我常常抢着替母亲拉风箱,每次都拉得特卖力,因为我喜欢看灶膛里欢跃的火苗。

  温罐,用泥巴或泥巴掺沙子烧制出的广口容器,没有把手。那时人们为了节省烧柴,饭做好后,将温罐盛上水,送入灶膛内,利用灶膛死火将水温热。一家好几口人,就用这一罐水洗脸,洗到最后,水又黑又浑。温罐,锈迹斑斑地尘封于岁月的尘埃中,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确是一个新鲜的词汇。

  土瓮子,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民多用泥巴制作生活用具,土瓮子就是用泥和麦糠制作而成。有圆形或底口大,而上口内缩的瓮,盛粮食之用。我家的土瓮子在西屋临窗而立,里面盛放着全家人度年月的五谷杂粮,摇摇晃晃地支撑起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木桶,盛水之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较为常见。因金属稀少,人们就用木材做成水桶。现在生活中多用塑料桶,就连铁桶也少见了。

  现实中,还有许许多多生活用具亦在完成了历史使命后,从我们身边消失,比如石磨、辘轳、蓑衣、米囤等。那些远去的生活用具,是一段抹不掉的记忆,更是一段厚重的历史和文化。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