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2025年,新一轮产业变革将呼之欲出。如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打通从创新链到产业链的“最后一公里”,让科技创新成果真正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成为时代命题。
岁末年初,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的企业负责人、专家学者纷纷表示,未来应进一步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疏通堵点;以产业化为导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连接断点;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解决难点,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融合
“说实话,我们现在有一些迷茫,也有一些困惑。”泰和新材董事长宋西全告诉记者,“在全球率先开发一项技术,除了技术本身的研发,还要考虑下游的应用问题。如何把技术优势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这对公司形成了新挑战。”
宋西全的迷茫和困惑,是当下很多公司面临的共同课题:如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让科技创新真正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徐康宁对记者表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是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推动产业变革的背景下,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更加时不我待。2024年,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加速演进。2025年,这一进程将进一步提速。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转型,已成为上市公司的“刚需”。
“两个人工智能经典案例让我们尝到了甜头。”万华化学董事长廖增太告诉记者,“一是化学反应方案的筛选,人工智能帮助我们大幅缩短了实验时间。二是催化实验。我们通过人工智能,从14000多种方案中筛选出156种,再通过迭代优化筛选出4种,将其推荐的分子进行合成实验,效果非常好。”
2024年,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快速崛起。这些领域同样对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有迫切需求。
“只有将科技创新成果及时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才能让我们在未来的全球产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创新的引领作用,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变革;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产业创新带动科技创新要素投入,实现融合发展。”联想控股董事长宁旻对记者表示。
在新旧动能转化的关键时期,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尤为重要。“过去,很多企业依靠堆积产能抢占市场,这种模式相对容易,但不可持续。如果一直跟随,主动权难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宋西全表示,泰和新材坚持创新驱动,有5项技术做到全球第一,10项技术做到国内第一,在很多领域已走入“无人区”。“未来,我们要更多考虑技术的落地应用,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锻造新质生产力,把技术优势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
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
徐康宁表示,当前,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还存在一些堵点,要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把创新链和产业链紧密连接在一起。
“制度创新是关键。”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燕生告诉记者,“2024年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综合排名第11位,但在制度创新这个指标上排在40多位。制度创新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让《科学技术进步法》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更加有效落地,让创新专业化、职业化、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
近年来,建立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把创新链和产业链紧密连接的体制机制的探索一直在进行。2019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与杭州市富阳区携手成立杭州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技术的专业性吸引天使资本投入,以个性化的投后管理助力科学家创业,打通从科技研发到产业化的通道,在光电领域构建硬科技专业孵化器。
“科技创新是从0到1,科技成果转化从1到10,产业化是从10到100、1000……我们在筛选项目的时候,科技成果的水平只是标准之一,同时要考虑其应用场景是否足够大,应用领域要解决的痛点是否迫切,团队能否全身心投入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过程中。”杭州光机所所长齐红基告诉记者。
值得一提的是,齐红基来自上海光机所,2019年他在杭州光机所平台上成立了杭州富加镓业并担任董事长,专注于第四代半导体氧化镓材料产业化工作。对于科技成果和产业化之间存在的巨大鸿沟,齐红基深有感悟,“在实验室做科研,我们追求的是材料性能,而产业化要考虑其市场前景以及批量制备成本,这在观念上要有一个巨大转变。”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关键要强化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有效量为401.5万件。其中,国内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90.9万件,占比超过七成,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要支持企业成为‘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密切合作,通过组建创新联合体、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等方式,面向产业需求共同凝练科技问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协同培养科技人才,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徐康宁表示。
以丸美生物为例,公司董事长孙怀庆告诉记者:“我们制定了研发‘双百’战略,内部100名专职工程师加上外部超100名专家学者,共同推动创新,构建‘产学医研检’五位一体的研发体系,打造核心生物原料自研自产及创新技术研究和转化应用的闭环。”
优化资源配置向新而行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需要资本市场的支持。通过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助推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
对于近年来高科技人才创业面临的难题,宁旻总结为“三缺”:创业初期往往面临资金短缺,难以维持正常运营;管理、市场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短缺;市场经验、产品定义以及企业运营的能力欠缺,容易走弯路。
为此,联想控股旗下的联想之星除了以风险投资的形式助力科技创业者,还创立了“CEO特训班”,至今已陪伴1364名创业者成长,见证了18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诞生与61家企业的成功上市。目前,联想之星管理着11只早期投资基金,总额近50亿元,已投资400个项目。“除了为科技创业者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我们通过特训班赋能他们学习管理、市场等方面的知识,成为复合型人才。同时,提供资源共享平台,通过产融结合实现共赢。”宁旻表示。
科创板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一片沃土。2024年6月,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紧扣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题,进一步突出科创板“硬科技”特色,提出一揽子改革举措,为科创板的改革“再出发”指明方向,并为下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积累经验、创造条件。
目前,“科创板八条”各项举措落实工作稳步推进,尤其在活跃并购重组市场、优化发行承销机制、加快指数产品研发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积极进展,创新制度依次推出,典型案例不断落地,为支持科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比如,科创板进一步引入“源头活水”,推动优质科技型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科创板八条”发布后,科创板新上市8家公司,IPO募资合计68亿元。国内隐身材料领域单项冠军佳驰科技、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国产化龙头企业先锋精密等具备核心技术、致力于打破海外垄断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纷纷登陆科创板。
“科创板八条”及“并购六条”发布以来,科创板新增披露50余单股权收购项目,均为产业并购,交易金额合计超130亿元,包含11单重大资产重组,14单收购未盈利资产,3单收购拟上市企业,9单海外并购。交易集中在生物医药、半导体、医疗器械等高科技领域,助力相关公司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谭梦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