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ESG报告进入“强信披”时代元年。市场人士认为,企业ESG发展已进入多元驱动阶段,扩展海外业务、吸引ESG投资、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等因素促使企业将ESG融入总体战略。随着ESG“强信披”时代来临,企业提升ESG信披质量将是下一阶段重要任务。
完善生态建设
“2024年,国内ESG生态建设实现了里程碑式的发展,一是相关政策不断出台,二是地方实践不断出新,三是企业信息披露不断出彩。”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思伟日前表示。
正如徐思伟所言,今年以来,相关政策不断出台,我国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制度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5月,沪深北交易所发布的《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正式实施。同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标志着我国完整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准则体系开始建立。记者获悉,该准则有望于近期正式落地。
6月,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引导中央企业将ESG工作纳入社会责任工作统筹管理。9月,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工作指南》。11月,沪深北交易所起草了《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征求意见稿)》,并对外公开征求意见。
北京市发改委、上海市商务委、苏州工业园区相继发布了ESG相关规划或实施方案,积极探索ESG对激发企业可持续发展内生动力、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ESG信息披露政策密集出台,意味着上市公司ESG“强信披”时代到来,ESG报告成为上市公司的第二份财报。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已有超过220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3年度ESG相关报告(包括可持续发展报告、社会责任报告、ESG报告),A股独立披露2023年度ESG报告的上市公司数量占比超40%,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实现ESG信息披露全覆盖。
将ESG理念融入日常经营,企业积极行动。当升科技总经理关志波说,当升科技从头梳理了ESG建设与企业业务发展的关系,搭建管理体系、设计管理流程、融入业务、形成ESG报告。比如在工厂建设时,当升科技对生产工艺设计、装备选择、能源消耗效率管理等均建立了评估体系。“我们在研发新产品时就要考虑最终产品是否绿色环保、产品能源转化效率如何。”关志波表示。
一个案例是,当升科技在四川攀枝花建设新厂,选址时就考虑了当地可再生能源丰富的特点,充分利用当地的水电及太阳能资源,建设多能互补型综合能源管理系统,打造“零碳工厂”。“把ESG做好,可有效提升企业管理能力,也能为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关志波说。
重庆啤酒将ESG融入企业战略规划。重庆啤酒监事、副总裁谢夷介绍,公司确立了“六个零”目标,包括“零碳足迹”“零农业足迹”“零水浪费”“零包装浪费”“零非理性饮酒”“零事故文化”。“六个零”目标覆盖了企业从啤酒原料采购、生产、销售到最终废弃物处理的全产业链。同时,重庆啤酒建立了由总负责人、牵头人、执行人构成的三级管理体系,确保ESG指标和目标融入各业务团队的工作中;建立了ESG信息搜集系统,覆盖企业所有生产、经营环节,以便获得ESG信息披露和管理的数据基础。
ESG管理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能耗效率,也有利于企业加速推进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建设。例如,华勤技术制定实施《创新奖励管理制度》《技术创新管理规范》,截至2024年6月末,累计知识产权授权超过5600份,其中有效发明专利授权超过1200份,海外专利授权26份。此外,早在2021年底,公司就启动知识管理平台构建工作,截至2023年,公司已共享知识文章超过3万篇,实现跨部门知识共享。
此外,企业追求ESG管理目标使得节能环保需求增长,促进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例如,复洁环保聚焦污水污泥资源化能源化,公司的低温真空脱水干化一体化技术装备可将污泥含水率由90%-99%一次性降至30%以下,同时运行中药剂投加量减少超50%、热源能耗节省超15%,该装备已成功应用于国内市政、工业领域60余个污泥、特种物料脱水干化项目,真正实现水泥气同步治理。
推进“出海”业务
多家海外业务占比较大的企业表示,海外市场对于企业的ESG水平提出较高要求,海外投资机构将标的企业的ESG水平作为重要的投资标准,了解海外市场的ESG要求、主动接触国际化的ESG评级标准已成为企业产品“出海”、吸引海外投资机构的必要步骤。
关志波介绍,当升科技通过做好ESG建设,帮助企业推进“出海”业务。2023年,当升科技宣布在芬兰投资建设新材料产业基地。通过建设绿色工厂,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社区积极沟通,当升科技塑造了助力当地绿色转型、对社区友好的企业形象,在不到6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环评审批流程,预计新项目明年正式开工。
烽火通信是中国光通信“走出去”的核心企业。“我们在生产线上增加了很多测量设备,对产品的碳足迹进行准确计量。”烽火通信首席可持续发展官李诗愈表示,“公司连续召开绿色供应链会议,已有60%的供应商获得了绿色认证。接下来,我们计划推动90%的供应商获得绿色认证。”
此外,ESG评级对海外机构投资影响显著。华勤技术ESG负责人表示:“华勤技术去年8月上市,今年11月公司股票被纳入明晟中国指数成分股,说明公司长期主义的发展理念获得认可。现在海外投资者很关注企业ESG表现。”中远海能ESG负责人称,公司正着力提升其MSCI的ESG评级,目前该公司股票已被纳入恒生ESG指数。当升科技ESG负责人表示,在公司披露ESG报告后,ESG指数基金购买公司股票的力度有所增强。
企业将ESG标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ESG建设作为海外业务本地化经营的有力支点。复星医药副董事长关晓晖表示:“药企最关注的ESG议题是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截至2024年6月30日,复星医药累计向全球市场供应超过3.6亿支注射用青蒿琥酯,累计救治全球超7200万名重症疟疾患者,以SPAQ-CO系列产品为核心药物的“季节性疟疾药物预防方案”惠及超2.8亿名非洲儿童。
“海外投资者特别关注企业在ESG方面的表现,将其作为筛选投资标的标准之一。”关晓晖表示,把ESG治理作为责任的医药公司会得到投资者、合作伙伴的认可。
央国企担当先行
央国企ESG建设起步早、发展好。早在2008年,国资委就发布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2022年5月,国资委对央国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ESG专项报告提出了强制性要求。2023年7月,国资委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报告披露发布了指导性文件。2024年6月,国资委对新时代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作出全新部署,提出到2025年,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体系更加规范成熟,社会责任理念与企业经营管理进一步深化融合,涌现一批优秀履责典范,形成若干典型履责模式。
央国企的ESG信息披露已接近全覆盖。国资委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央企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ESG报告披露率达99.6%,其中近六成在董事会层面设立了ESG领导机构,四成将ESG绩效纳入管理人员薪酬考核范畴,近九成明确ESG工作主管部门处室。
ESG理念成为央国企顺应时代潮流、推动业务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安徽叉车集团副总经理、安徽合力副董事长薛白日前表示,安徽合力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已有15年时间,今年披露了首份ESG报告。公司始终关注从源头减排,并大力推进用电动化产品替代内燃产品,目前公司产品电动化率57%,帮助客户实现了低碳节能环保的目标。
央国企也将市值管理作为回馈投资者、创造社会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茅台表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市值管理的核心,公司在保证业绩“基本盘”的基础上,及时根据市场情况,通过回购、中期分红等市值管理工具,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公司的投资价值,坚定对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公司此前已公布注销式回购股份方案,同时发布了2024年至2026年分红规划,得到市场积极反馈。
央国企作为ESG方面的“优等生”,正通过主动接轨国际标准、参与国内ESG信息披露体系建设等方式,发挥在行业内的引领作用。11月22日,中化国际发布首份《应对气候变化报告》,这是中国化工行业首份由企业根据气候相关披露准则编制发布的气候行动专题报告。宝钢股份ESG负责人表示,公司在推进ESG理念本土化方面发挥了自己的作用,此前曾参与制定财政部发布的ESG信息披露准则。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党委副书记杜国功日前表示,下一步,研究中心将继续完善前期研究成果,继续优化中国国有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方法,开展本土化的ESG评级体系研究。一是对标国际主流的ESG信息披露指标,充分兼容国内各部委有关可持续发展信息的披露要求,将已有成果上升为中国国有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标准和指引。二是进一步加强国际对标,着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ESG评价体系。三是积极推动构建中国国有企业ESG-ETF“1+N”指数体系,进一步鼓励开展细分化、专题化、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和评价指数的研究工作。
(责任编辑: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