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融券日内回转交易
- 发布时间:2015-08-05 09:58:54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杨菲
套利者试图通过融券日内回转交易,在震荡市中获利已成为奢望。
日前,沪深交易所对两融细则进行修改,将融券卖出偿还时间改为次日起可偿还融券负债。由此,融券交易机制由T+0改为T+1,这意味着,通过融券变相实现日内回转交易的操作方式将受到极大的限制。
市场普遍认为,在做空的灵活性被大幅限制后,市场日间波动将得以收窄,这将有助于后市平稳运行。
由于券商系统更新无法及时跟上交易规则修改的步伐,目前,中信、华泰、齐鲁、国信等多数券商已做出暂停融券卖出资格的决定,且无一家公司公布恢复交易的时间表。这也就意味着,市场或将暂别融券日内回转交易。
“20个BP的收益也不放过”
热衷于融券日内回转交易的多是程序化对冲交易员和大户们。
北京某不愿具名的程序化对冲交易员对上证报记者表示,日内回转交易在震荡市中较为有利。“通常而言,套利者会追求低风险、稳定收益,应该说,只要有利可图,我们都会积极参与。”
这位对冲交易员口中的日内回转交易主要通过融券卖出实现。日内回转交易是指投资者就同一个标的(如股票)在同一个交易日内各完成一次买进和卖出的行为。在现行T+1交易机制下,投资者当日买入的股票,当日无法卖出。不过,聪明的高净值投资者却通过融券早盘高位卖出、尾盘低位买进,或早盘低位买进、午后高位抛售,并向券商归还标的券,变相执行T+O交易。
据悉,日间融券套利者偏好购入一揽子流动性好、波动率高的股票或ETF,在行情高涨时抛售,在下跌时接回,如此反复循环操作。
这一交易模式最常使用的是高频套利者。在能够覆盖成本的前提下,高频套利者便会参与其中。“有50个BP套利空间就会介入,有时候甚至20个BP也不放过。每次交易的盈利并不大。”上述交易员告诉记者。
更多的是大户会使用融券T+0来锁定收益或修正方向。某上市券商融资融券部人士告诉记者,在去年底券商股的上涨行情中,不少大户都使用开盘买入,尾盘封涨停时融券卖出的操作手法来锁定当日收益。“做错了方向,就立即止损。避免将损失带到第二天。做对了,一天收益可能超过10%。”
不过,随着两融交易规则的最新修改,这样的操作模式难再复制。如果客户当日融券卖出,当日归还标的券,将不会影响客户的授信额度。即,假设客户的资本金为1000万元,券商给予2倍授信额度2000万元,券商向客户提供的融券股份数为1亿股,这名客户在借券当日归还标的券,其授信额度仍为2000万元。如此,这名客户满仓交易的次数及交易量取决于券商提供的专用券额度,即10次和2亿股。在将融券归还改为T+1之后,客户用全部资本金做完一次交易后,信用额度相应扣减,满仓操作的交易次数和交易量将锐减为2次和4000万元。
被低估的融券日内回转交易
融券卖出-融资买入-直接还券的盈利模式在私募机构及高净值客户中早已是秘而不宣。但多数市场参与者认为,由于融券市场并不发达,全市场参与规模尚小,该类交易对市场影响不大。但事实远非如此。
截至8月3日,沪深两市融券余额合计35亿元。与逾1.2万亿的融资余额相比,确实不值一提。而事实上,由于投资者普遍担心隔夜风险而不愿过多暴露敞口,通过融券日内回转交易,使得大量的融券交易在日间完成,从而造成融券余额与日融券卖出金额难以匹配。
以7月28日证金公司公开的数据为例,当天全市场融券卖出金额为116.8亿元,而融券余额仅29.4亿元,前者是后者的近4倍。
另一佐证是,借道转融通融出股份数与融券余额也无法对应起来。以国电电力为例。截至昨日,该股通过转融券借出的股份数为3247万股,但上交所显示的融券余额不足140万股。
“一些券商跟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关系颇好,这些大股东是上市公司的战略投资者,短期不会抛售股票,他们有动力出借股票获得利息收入。券商通常会将这些标的券承接下来,专项供给有融券需求的大客户。这些券由于当日使用,当日归还,因而未能在个股的融券余额上有所体现,同时也没有放在向全部客户开放的标的池里,故普通两融客户看到的是可供出借的券源稀少,无券可融的现状。”某券商两融人士解释道。
业内人士透露,国内大型上市券商的融券规模达到数十亿,巅峰时期甚至超过百亿元,但交易所公布的月融券余额从未超过20亿元。
融券T+1有助于平抑市场波动
对于融券T+0改为T+1,多数受访的投资者予以肯定。“改为T+1交易制度后,或对短线套利者有影响,但长期套利机制仍然有效。在成熟市场中,买入长期看好的价值股,同时融券做空高估值的垃圾股,同样可以获得不菲收益。”某沪上券商资管人士表示。
齐鲁证券资深人士认为,在市场运行平稳时,这些日内融券套利者是市场流动性的提供者及价值发现者,但在极端行情下,这些套利者过于频繁的交易有助涨助跌的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市场的日间波动率。
这样的观点也得到海通证券相关负责人的认可。他表示,融券交易制度从T+0改为T+1有利于限制空头操作的灵活度。在T+1的制度下,一些做空的策略无法实现,做空机制暂时失效。事实上,在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时,美国证监会也采取了限制做空功能等多种方式来引导市场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