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之三大怪现象:忙上市无成交 “僵尸”大增
- 发布时间:2015-07-31 08:46:58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张恒
流动性低 政策利好无法兑现及上市公司违规等成新三板硬伤
截至7月22日,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达到2811家,正式超过沪深两市目前2800家的上市公司总和。然而,与挂牌企业数量飞速增长所不匹配的是,新三板市场流动性低、政策利好无法兑现以及上市公司频频违规等却成为几大硬伤,甚至导致企业上市动力减弱。
市场人士认为,从管理层近期态度来看,包括降低投资者门槛等此前支撑新三板火爆交易的政策预期因素无法短时间内兑现,这在很大程度上将给新三板的炒作带来持续降温。
目前,新三板挂牌的2811家公司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区,涉及82个不同行业。新三板已形成以科技型、成长型、创新型中小微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其中,中小微企业占比96%,民营企业占比97%,高新技术企业占比77%。最新数据显示,新三板市场今年发行股票近90亿股,融资额超400亿元。不过,尽管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已经超沪深两市公司总和,但目前近万亿元的总市值和1400亿股的总股本,就体量上来说,仍与A股有相当大差距。
排队上市
挂牌费连连上涨
新三板挂牌尽管不是注册制,但挂牌条件非常宽松,上市门槛降低,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想去新三板挂牌,利用资本市场融资。而随着挂牌大军蜂拥而至,目前企业挂牌新三板服务费也水涨船高,最新报价范围在160万元至200万元,个别企业挂牌新三板服务费报价更是接近220万元。由于挂牌企业较多,一些企业在各种条件都完备的情况下,也只能排到2016年下半年挂牌。
然而尴尬的是,伴随着挂牌企业数量的不断增长,新三板市场的整体流动性问题正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此外,政策利好迟迟未能兑现,以及上市公司频繁违规也成为硬伤。
三种怪相
怪相一:大部分企业场内无交易
本报记者了解到,近一年来,新三板市场的发展可谓波折不断。随着挂牌企业猛增与做市制度推行等,市场在今年三四月份迎来了股价与成交量的迅猛增长,随后由于政策预期落空,加上A股市场深度调整,新三板股价与成交量双双跌到谷底。
7月13日至7月17日,新三板全市场成交额仅为22.22亿元,周环比减少45.97%,其中做市成交金额周环比下降高达63.25%,三板做市指数亦在1400点附近徘徊,整体呈现缩量下跌的态势。7月20日,新三板2775只股票,总成交额仅3.76亿元。有成交的仅512家,不足整体企业数量的20%。7月29日当天,做市转让总成交金额仅1.30亿元,协议转让总成交金额仅2.78亿元,分别较4月7日成交峰值下跌97%和67.2%。
虽然大部分新三板企业在挂牌之后,交易仍然是0,但对于没有挂牌新三板的企业来说,这仍然是个不小的诱惑。买一个壳少则几百万元,多则上千万元。急于在资本市场融资,是这些企业选择“借壳”的初衷。
怪相二:场外忙借壳
由于新三板对于挂牌企业有两年完整财务报表的要求,所以对于一些成立不够两年的企业来说,想从新三板市场中分一杯羹的话,借壳是一个不错的选择。3月5日,新三板公司天翔昌运发布收购报告书,海文投资拟以现金认购公司发行的539万股股份。交易完成后,海文投资将持有公司25.04%股份,成为公司控股股东。此前的2月4日,中钰资本也宣布以1.01元/股的价格认购新三板公司华欣远达670万股股份,成为后者控股股东。此外,目前已经有不少企业通过借壳方式登陆新三板,如ST鼎讯、华信5、尚远环保、道从科技等都是通过股权被收购实现借壳。
企业借壳新三板一般有以下方式:第一种是通过收购新三板企业股权的方式取得控制权,再用资产+增发股权买入新资产,反向并购借壳,原有资产在此方案中被置出;第二种是,买方通过参与挂牌公司的增发,注入现金,获得公司控股权,然后出售旧资产,购入新资产。由于目前对收购方几乎没有要求,这也导致不一定符合新三板挂牌条件的公司,通过借壳登陆新三板。
怪相三:12家公司被调查
新三板公司参仙源刚停牌筹划资产重组,就遭证监会立案调查,从公告内容看,调查或与其财务问题有关,该公司表示:“近期已对自身财务数据进行自查。公司将根据工作进展,第一时间披露自查结果。如在自查中发现错误,将做出更正处理,进而有可能影响公司往年利润。”由此,这家以山参种植为主业的企业,成为年内第12家被调查的新三板挂牌公司。若调查结果涉及财务造假,则在新三板中尚属罕见。
据了解,目前新三板违规情况中最为明显的就是企业披露信息不严。近日,“新三板”发布公告称,由于北京中科可来博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2家挂牌公司未能按规定披露2014年年度报告,根据规定,决定自2015年5月4日起暂停上述挂牌公司股票转让。
新三板的估值风险也不可忽视。目前,在流动性还远远不如创业板的情况下,个别做市企业的市盈率已接近同行业公司在创业板的市盈率。而随着未来做市企业数量和规模的扩大,新三板做市企业投资标的稀缺性的特性也将逐渐消失。
分析:政策利好预期有变数
有市场人士认为,新三板最终发展到“借壳”,确实让业内人都觉得非常奇特。新三板建立的目的就是想成为一个门槛低、审核快、进出顺畅的市场,借壳的出现其实与市场的初衷相悖。
目前,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已经在酝酿新三板借壳的规范性通知,有“硬伤”的企业想要借壳会被“劝退”。
除此之外,新三板在政策上也面临瓶颈。据悉,去年以来新三板投资者热情高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制度改革的预期:门槛调降、分层管理实施、竞价交易机制推出,以及打通与创业板的转板通道。不过,目前市场人士对上述政策利好能否一一兑现产生一些忧虑。
而本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投资者门槛下调至50万元的想法恐难以实现;相反,监管层还在考虑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监管;此外,新三板竞价交易机制推出进度将放缓,分层机制将如期推出,但仅仅也是“简单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