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11月―2019年6月期间,华润医药亦多次增持东阿阿胶股份,累计增持金额超5亿元,增持股份比例达2%。
就在贵州茅台(600519.SH)市值重回A股榜首并登顶全球食品行业第一之际,昔日同为白马股的东阿阿胶(000423.SZ)却迎来最艰难时光。
这个优等生连续交出两份糟糕的成绩单。4月14日,东阿阿胶披露2020年一季度预亏6684万―9436万元,净利润同比下降117%―124%。
在3月26日发布的2019年报则显示,东阿阿胶亏损4.4亿元,同比减少121.29%,营业收入29.59亿元,同比减少59.68%。这是这家传承千年的金字招牌公司上市24年来首次出现亏损。
对于业绩突变的原因,东阿阿胶解释称:“2019年以来公司主要侧重于清理渠道库存,主动严格控制发货、全面压缩渠道库存数量。”
4月20日,时代周报记者以投资者名义致电东阿阿胶,该公司证券部人士解释称,“业绩下滑有多方面因素,包括市场竞争激烈,过度竞争的问题;阿胶品类市场尚需持续规范,假冒伪劣产品依然存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消费者去药店的几率大幅度降低等。目前第二季度的业绩暂不好评估,而渠道去库存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阿胶属于一种非必需品,目前东阿阿胶的品牌、渠道、客户都有老化问题,在此情形下涨价太多,从而透支品牌价值,消费需求快速萎缩,是导致业绩下滑的重要原因。”同日,长三角资本研究院院长助理陈天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受业绩变脸影响,4月20日,东阿阿胶的股价收盘于26.98元/股,市值176.46亿元,而2017年其股价曾高达近70元/股。
渠道症结
从2018年的最高净利润20亿元,跌至2019年首度亏损4.4亿元,东阿阿胶只用了短短一年。
或是受业绩下滑影响,东阿阿胶总裁秦玉峰在今年1月宣布离任。1958年出生的秦玉峰16岁就进入东阿阿胶,被视为是公司的“灵魂人物”。
公开信息显示,东阿阿胶从2006―2019年,累计提价约18次,阿胶块也从最初的出厂价80元/斤,涨到3000元/斤,涨幅近40倍。
如同白酒渠道商在白酒涨价之前存在囤货现象一样,东阿阿胶不停地涨价也驱使部分渠道商和经销商主动囤货。
4月19日,东阿阿胶一家浙江二级经销商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前些年涨价预期下,经销商囤货是普遍行为,“很多公司和个人几十万元、几百万元地囤货,因为囤货有利可图。随着价格涨幅放缓,囤货已经没有什么意义,现在资金周转面临考验,阿胶最好的时期过去了”。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东阿阿胶历年年报显示,2012年前,公司的存货周转天数不足100天,到2018年增长至503天,2019年达到709天,存货周转越来越慢,库存承压抑制销量回升。
2019年报显示,东阿阿胶前5大应收账款客户,合计的应收账款余额超过7亿元,其中已经计提坏账准备1.4亿元。
大额应收账款的背后,还有东阿阿胶2019年度的现金流吃紧与财务费用激增。
“阿胶产业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堰塞湖,涨价对赌的是消费者的承受力,而多年来积压的库存短时间难以消化,即使再次涨价也无力囤货。”前述经销商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道。
东阿阿胶产品销售的一度繁荣,吸引诸多玩家挤进市场,而良莠不齐的竞争对手入市,抢夺着越来越小的市场空间,并抢滩阿胶业中低端市场。
“东阿阿胶错失了电商发展的红利,在电商方面起步较晚,在电商平台搜索下,卖得最好的阿胶品牌可能听都没听过。”陈天分析说。
以东阿阿胶所在的山东省东阿县为例,目前阿胶生产企业有93家,其中有“药字号”的2家,保健食品23家,其余属于食字号企业。按照收入2000万元以上、员工总数300人以上的“规模以上”标准,目前东阿县有7家规模以上的阿胶生产企业,其中包括东方阿胶(838841)、百年堂(871975)两家新三板挂牌公司。
4月19日,时代周报记者在杭州一家药店看到,同时销售的阿胶品牌多达四五个,一款250克的东阿阿胶块,标价1499元,实际售价800多元。其中,阿胶业第二大品牌福牌阿胶与东阿阿胶的阿胶块在市场上相差数百元,其他不知名阿胶企业价格差距更大。
华润医药业绩被拖累
亏损背后,“药中茅台”东阿阿胶已经走下神坛,但其面临的挑战远不止于此。而其母公司华润医药亦受其业绩拖累,步入泥淖。
2008年,东阿阿胶被华润集团旗下的华润医药(03320.HK)收购,主要从事阿胶及阿胶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
华润医药版图中共有三家A股上市公司,除东阿阿胶外,其他两家为华润三九(000999.SZ)和华润双鹤(600062.SH),均处于控股地位。
东阿阿胶对华润医药至关重要。2016年10月,华润医药登陆港股,东阿阿胶作为并表附属公司,在华润医药的制药业务中,因东阿阿胶的稳健发展,中药销售额所占比重已由2013年的45.3%提升到2015年的50.9%。
华润医药在其时的招股说明书中表示,如果失去对东阿阿胶的控制权,华润医药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业务前景可能会遭受重大不利影响。
2015年,东阿阿胶给华润医药带来年内净利润为9.3%,这一数字在2018年华润医药的年报中已经上升为13%。
正因如此,2016年,太平洋人寿、前海人寿、安邦资产等险资进入东阿阿胶,并一度接近“举牌线”,曾引发华润医药恐慌。
2017年春节后,华润医药大举增持东阿阿胶,以确保其控制权。
在2018年11月―2019年6月期间,华润医药亦多次增持东阿阿胶股份,累计增持金额超5亿元,增持股份比例达2%。
根据华润医药披露的业绩预告显示,2019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下滑约28%―33%,其原因即是受东阿阿胶业绩下滑拖累。
需要指出的是,阿胶行业的危局并不独一家。
长江健康(002435.SZ)近日披露的年报显示,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3.5亿―4.5亿元。2018年,长江健康收购了以阿胶为主营业务的华信制药。资料显示,华信制药是中国阿胶行业十大品牌。
(责任编辑:赵金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