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业绩快报,赣锋锂业(002460.SZ)2019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2.82亿元,同比增长5.5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6亿元,同比下降70.88%。
在业绩快报中,赣锋锂业表示,公司2019年业绩下降原因影响最大因素之一是持有的金融资产当年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3.95亿元。
非主业投资拖累业绩
赣锋锂业是全球第三大、中国最大的锂化合物生产商及全球最大的金属锂生产商,拥有五大类逾40种锂化合物及金属锂产品的生产能力,是锂系列产品供应最齐全的制造商之一。公司从中游锂化合物及金属锂制造起步,成功扩大到产业链的上下游,已经形成垂直整合的业务模式,业务涵盖上游锂提取、中游锂化合物及金属锂加工以及下游锂电池生产及电池回收等产业生态链的各重要环节,已成为一家围绕锂业的全产业链公司。
2019年上半年,赣锋锂业收入为28.22亿元,其中锂系列产品22.64亿元,占比80.21%;锂电池系列产品2.67亿元,占比9.45%;其他产品及其他业务2.92亿元,占比10.34%。
赣锋锂业是从2015年开始进行各种非主业的投资。2015-2018年年末及2019年9月30日,公司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分别为143万元、130万元、1.91亿元、1.93亿元、1.25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59万元、-12万元、2104万元、-2.2亿元、-2.95亿元。
2019年三季度末,赣锋锂业其他非流动性金融资产为4.4亿元,这部分公允价值损失因何而来?公司未详细说明。
在业绩快报中,赣锋锂业披露2019年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3.95亿元,这意味着公司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还在创新高。由此来看,赣锋锂业自2015年以来,只有2017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正数,其他年份均为负数。5年时间,公司累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亏损近6亿元。
2017年,赣锋锂业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有权益工具投资4011万元、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1.51亿元,可见起占比最大。
2018年,赣锋锂业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权益工具投资4229万元、可转债投资1亿元、银行理财产品5049万元,占比最大的为可转债投资。
从赣锋锂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组成结构来看,虽然有些资产类似于股票,但风险要远低于股票市场的投资。
更何况,2015年年初上证指数为3235点,2019年年底上证指数为3050点,5年时间,上证指数只下跌5.7%。如果从2017年开始算起,2017年年初,上证指数为3104点,2019年年底上证指数为3050点,3年时间上证指数只下降1.5%。而赣锋锂业出现如此之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就显得颇为不寻常。
不仅如此,这些数据也表明,在交易性金融资产领域投资并不是赣锋锂业的强项所在,公司更应该把这些资金全部用于锂业的经营。
然而,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赣锋锂业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仍有1.25亿元,虽然比此前有所减少,但似乎并没有看到明确下降的迹象。
短期调整不可避免
自2010年上市以来,赣锋锂业就有非常明确的发展战略。公司在专注于锂业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海外收购,以掌控全球优质资源。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末,公司分别在澳大利亚、阿根廷、爱尔兰和中国青海、江西等地掌控了多处优质锂矿资源,形成了稳定、优质、多元化的原材料供应体系。赣锋锂业基本上把所有的资源都集中在了锂业的布局上,这使得公司更加聚焦,拥有规模优势,拥有一定的定价权,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即公司业绩对锂业的价格波动非常敏感,而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大宗商品,金属锂及相关产品的价格波动似乎又不可避免。
从全球来看,锂资源的存在形式及提炼难度历史上曾经发生过重要变化。1974年,世界锂资源总探明储量仅160万吨锂,绝大部分是伟晶岩锂资源,卤水锂资源仅占2%。
由于盐湖卤水锂资源的发现,世界锂资源储量成百倍增长,到1985年锂资源总探明储量已增长到1167万吨锂,而卤水锂资源在总锂资源储量中所占的比例也由2%增长到84%。其中,四川省特大伟晶岩锂辉矿的发现使中国硬矿物锂资源储量增长了一倍多,而盐湖卤水锂资源的发现又使中国锂资源储量大幅度增长并居世界第二位。由此来看,在过往的近50年中,全球范围内锂资源的储量在迅速增长。
与石油、黄金等资源型行业一样,在锂业行业,各大公司都在争夺上游资源,而全球锂资源的分布高度集中,60%以盐湖锂矿的形式分布在南美的智利、阿根廷和玻利维亚地区,其余多以矿山锂矿的形式分布在澳大利亚和北美。
2012年以前,矿业四巨头SQM、FMC、泰利森和洛克伍德垄断了全球90%的优质锂矿资源,具有绝对议价权。其中,泰利森凭借着全球在产的储量最大、品质最好的锂辉石矿——西澳大利亚格林布什矿山,占有全球30%的锂资源。2017年以后,伴随西澳的另外六大锂矿陆续投产,泰利森一家独大的时代一去不返。
从需求的角度来看,锂产品的用途广泛,传统应用领域为玻璃和冶金产品的添加剂,20世纪90年代以后,锂产品广泛用于新能源、新材料、新药品等新兴产业。
锂是自然界最轻的金属元素,因其应用领域广泛,被誉为“工业味精”;又由于锂具有各种元素中最高的标准氧化电势,因而是电池和电源领域无可争议的最佳元素,故也被称为“能源金属”。
由于锂产品独特的产品价值,在过往30年中,锂产品需求的范围不断增加。目前,新能源电池已成为锂业最大的需求之一。数据显示,2018年,新能源汽车首次超过3C及其他储能领域成为锂需求的第一大来源,占比达36%。
纵观2019年,金属锂及相关产品的价格出现了大幅下跌。2019年年底,碳酸锂的价格已经从20万元/吨的高点跌到不足5万元/吨,价格的大幅下跌和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退坡有直接影响。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0.6万辆,同比下降4%,为近十年来首次同比下降。
自2009年新能源汽车开始推广试点以来,中国接连推行补贴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快速、稳定、健康发展,此后不断对补贴政策进行调整,总体呈现额度收紧。2019年补贴标准在2018年的基础上平均退坡50%以上,地方补贴也被取消,主机厂面临巨大降本压力,进而对动力电池等中上游材料端提出大幅降价要求,三元电池和三元正极材料首当其冲。
另一方面,前几年动力电池产业高速增长,上游锂电池材料投资增多,不少企业的产能于2019年陆续释放。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的调研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锂电正极材料出货量40.4万吨,同比增长32.5%。其中,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19.2万吨,同比增长40.7%;磷酸铁锂材料出货量8.8万吨,同比增长29.3%;钴酸锂材料出货量6.62万吨,锰酸锂材料出货量5.7万吨,均明显提升。
原料供应的增多以及下游需求的疲软,使得锂产品的价格出现大幅回调。放眼未来,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已经很难再现2009年那样的补贴力度,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增速相比于过往也会有所下降,这对锂相关产品短期的价格形成一定的压力。
供需是影响产品价格最大的因素。需求可以因某个政策的出台而迅速增加,而供应的增加则需要勘探、投资、扩产等经历漫长的过程。同样,需求也可以因某个政策而迅速减少,但是供应的减少则需要一个持久的过程去消化,其间价格的回调和低位徘徊不可避免。虽然锂相关产品长期趋势看好,但是短期风险不可小视。
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投资计划以及锂相关产品价格波动等问题,《证券市场周刊》记者已经发信给上市公司,截至发稿公司没有任何回复。
(责任编辑:赵金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