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家鼓励社会办医政策的出台,不少地产公司都开始布局大健康产业,比如:万科、万达、恒大等。但大部分房产上市公司都属于跨界,并非彻底剥离原始业务,而宜华健康却属于剥离原始业务最为彻底的一家公司。
五年前,在地产公司纷纷谋求转型之时,彼时的宜华地产也顺势抓住机会。其公司名“宜华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更变为“宜华健康医疗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宜华健康”,000150.SZ),彻底从地产圈进入医疗圈这个“朝阳行业”,同时也被称之为一个“典型案例”。
那么,经过五年的发展,当初的那笔买卖做得如何?如今的宜华健康在医疗圈又“混”得怎样呢?
转型五年“混”出个巨亏
2015年,宜华地产做出一个重要决定,将广东宜华、汕头荣信、梅州宜华100%股权全部出售,实现将原有地产业务的全部置出。随后便耗资16.25亿元收购了达孜赛勒康、花3亿元收购爱奥乐100%股权,从而将医疗服务业务和以远程医疗器械为主的健康管理业务。就这样,宜华健康“脱胎换骨”,从一个地产商正式蜕变成了一个医疗大健康企业。
2016年,宜华健康又花了4亿元收购亲和源集团有限公司58.33%的股份,宣布正式进入中国养老产业。于此之后,宜华健康将医疗产业服务和养老产业服务为主的两大业务方向。
目前,宜华健康已构建医疗养老后勤服务、医疗机构专业服务和养老社区专业服务的“三位一体”服务体系,同时延伸到医疗专业工程、慢病及健康管理、护理康复、互联网医疗等领域。
一直不断更换跑道五年的宜华健康,如今“混”得如何?
日前,宜华健康公布了2019年的业绩预告,预计2019年净利润亏损12.5亿元至16.2亿元,同比上年下降804%至1013%。预计计提商誉减值 10亿元至16亿元;应收账款坏账准备9000万元至1.6亿元;长期资产减值准备2亿元至3亿元。
再看2015年至2019年前三季度,期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亿元、12.9亿元、21亿元、22亿元和13.9亿元,同比增长554%、26%、63%、4%和下滑1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2亿元、7.4亿元、1.74亿元、1.77亿元和259.9万元,同比增长73%、增长1342%、下滑76.6%、增长1.99%和下滑98.7%。
由此看出,2016年宜华健康的净利润之所以你能够增长14倍,这都是因为当年正是公司剥离地产的第一年。不过,就此之后,公司的发展不如人意。
押宝医疗养老生意难做
看着过去几年该公司业绩的不如意,由此可见,缺乏“医疗基因”的宜华健康在踏入医疗之路并不好走。这一路,宜华健康靠的都是疯狂收购。数据显示,2014年开始至2018年期间,该公司总共收购14家医疗类公司,正是如此也给宜华健康留下了“后遗症”。
在不断收购的同时,宜华健康不得不靠银行贷款来弥补资金缺口,从而使得公司“负债累累”。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其负债总额为55.8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8.8%,高于305家同行上市药企。为解除资金紧张问题,2018年宜华健康还曾发布了30亿元的配股融资方案,可这份计划在9月份就被迫“流产”。由此可见,押上全部“身家性命”地跨界布局医疗并非那么简单。
那么,宜华健康收购的这些公司如今的业绩又怎样?
截至2019年上半年,宜华健康旗下8家重要的参控股公司分别为众安康、达孜赛勒康、亲和源、宜华健康养老、宜华健康医疗、新疆宜华健康医疗、宜华岭南投资、宜鸿投资,其中,众安康、亲和源等6家亏损,其中,亲和源的亏损最大。由此可看出,公司从房地产企业转为医疗产业并不一帆顺利。
亏损最大的亲和源自2016年公司进入养老产业,但随后的发展并不顺利。收购之时亲和源董事长承诺2016年至2018年亏损金额分别不超过3000万元、2000万元、1000万元,并于2019年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不低于2000万元。而在2019年上半年亏损就达2424.58万。养老产业的亏损如此大,实现承诺的可能性极小,公司日后如何处置?就此,《投资者网》多次联系宜华健康,但最终都未得到只言片语。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随着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养老产业已进入投资窗口期,伴随养老意识普及,需求还将进一步提升。但经过前阶段高速发展,未来养老产业规模仍将扩大,但增速趋于平稳。2024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10万亿元。那么,宜华健康又从这10万亿市场规模中抢到多少羹?
有业内人士指出,养老市场规模虽大,但是投入成本高,回本周期长,以高端养老院为例,大约需要10年以上才可回本。
(责任编辑:赵金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