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通教育集团(广东)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全通教育”)收到深交所问询函。问询函称,自2020年1月23日至2月7日期间公司股价涨幅达56.23%,并分别于2月4日及2月7日达到异动标准。此外,全通教育于1月23日披露《2019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19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3亿元至-7.35亿元,连续两年大幅亏损。
基于此,深交所问及,“你公司股价持续上涨是否有基本面支撑,并就有关情况进行必要的风险提示”?对于股价异动,全通教育在2月4日公告称,为响应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停课不停学”的工作安排,公司推出智慧云平台等工具产品为学校、教师等客户提供解决方案。
全通教育表示,目前上述平台尚处于积极整合产品、与学校等部分客户沟通方案及需求的阶段,且当前阶段主要为公益性支持,尚未形成规模性收入。股票异动期间,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存在买卖本公司股票的行为。
国金证券教育行业分析师吴劲草告诉时间财经,全通教育股价大涨,与当前“在家上课”热点相适应。实际上,全通教育在这方面的业务并不是有直接的关联,主要是情绪为主,未涉实质。
对于2019年业绩预亏,全通教育从市场环境、子公司亏损等方面进行解释。值得注意的是,全通教育提及对并购的子公司和联营企业进行了初步减值测试,初步预计减值金额在6.45亿元左右。
官网显示,全通教育成立于2005年,2014年1月,全通教育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全通教育曾是A股市场风风光光的“股王”,总市值一度高达454.48亿元,超越教育巨头新东方。截至2月11日收盘,全通教育股价为7.42元/股,市值仅有47亿元,较高位缩水近9成。
时间财经就上述问题联系全通教育董秘办,相关人员回复称,“公司正常经营不受影响,一切以公告为准。”
连续两年商誉减值
全通教育在官网中称,自上市以来,先后收购多个省级渠道服务商以夯实校园渠道服务优势,通过并购、(间接)投资孵化等方式延展产业布局,致力于提供终身教育服务。然而,并购似乎并未带来预期收益,高额商誉减值却令全通教育业绩持续走下坡路。
全通教育2019年初商誉余额为7.05亿元,其中因北京全通继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全通继教”)形成的商誉余额为3.48亿元,因收购上海闻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上海闻曦”)形成的商誉余额为1.18亿元,收购其他10家公司形成的商誉余额为2.39亿元。
全通教育2019年业绩预告再一次商誉预计减值金额约6.45亿元,引来深交所的一纸问询。对此,深交所要求全通教育说明计提商誉减值所涉及的相关公司自收购以来的经营与业绩情况,结合公司所处行业的内外部环境变化等,说明其2019年是否存在业绩大幅下滑的情形等问题。
全通教育在回函中,将旗下9家公司的业绩和盈利前景及商誉减值时点、以前期间计提商誉减值的充分性、商誉减值的测算过程三个方面进行解释。时间财经梳理列举的9家公司发现,其中7家公司净利处于下滑状态,2家处于亏损状态。
全通教育在回函中还表示,会计师认为,公司以前期间进行的减值测试,主要是基于当时的市场经济、金融环境及公司自身经营等因素进行的分析判断结果,减值测试的计提符合相关规定,具备合理性、充分性,公司不存在通过“洗大澡”的方式调节利润的情形。
事实上,2018年全通教育就由盈转亏,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6.5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91.29%。对于亏损,全通教育表示,主要以是商誉减值为主的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增加,其中主要是全通继教发生商誉减值6.09亿元。
加上此次2019年商誉预计减值金额约6.45亿元,这意味着全通教育已经连续两年累计商誉减值超12亿元。
发起多宗并购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8年亏损的情况下,2019年3月末,全通教育公告拟作价15亿元收购吴晓波旗下公司巴九灵96%的股权。
但深交所火速发函问询,要求全通教育说明交易实质是否为吴晓波个人IP证券化、是否为“忽悠式”重组等。2019年9月,全通教育收购宣告失败,公告称,受上市公司及标的资产经营情况等因素影响,交易双方未能就本次重组方案所涉交易定价、业绩承诺与补偿安排等要素达成最终共识,公司决定终止收购。
清晖智库首席经济学家宋清辉对时间财经表示,“全通教育曾为著名‘妖股’,又逢商誉减值,在监管趋严的环境下成功收购杭州巴九灵96%股权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自媒体创业公司,依靠个人IP获得发展和营收,不适合成为上市公司收购标的。如果标的公司去个人IP化,对上市公司收购的影响是致命的,可能只是收购了一个空壳。”
事实上,在创业板上市不久后,全通教育就开始不断收购。据全通教育2019年半年报显示,公司的合并范围包含北京彩云动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全通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广东全通教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全通继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广西慧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45家子公司。
数据显示,2015年6月末至今,全通教育完成并购交易10起,累计花费约17亿元,另有4起交易仍在进行中。不过,频繁的并购未能促进全通教育业绩的稳步增长。2016年至2018年,全通教育扣非净利润分别为8490.86万、2617.34万元和-6.66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0.95%、-69.17%和-2644.58%。
在频繁并购的另一面,实控人陈炽昌、林小雅夫妇的减持也从未停歇。2019年12月25日,全通教育发布公告,宣布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陈炽昌及其一致行动人全鼎资本的股份转让已完成过户登记,受让方为中山国资委旗下的中山市交通发展集团,转让股份共计5821.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9.18%,交易价格为5.35元/股,该公司同时成为了全通教育的第二大股东,此次交易完成陈炽昌夫妇套现超3亿元。
此外,据时代周报2019年10月报道,自2015年6月以来,陈炽昌与多名高管合计减持十多次,累计套现超过8.6亿元,此外,通过股权质押,相关人员也套取出大量资金。
陈炽昌、林小雅夫妇还曾因虚假减持被证监局处罚。全通教育2017年8月18日公告称,广东证监局8月17日向其实控人陈炽昌、林小雅下发处罚决定,因减持时隐瞒股份代持,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决定责令二人改正,并给予警告、罚款60万元的处罚。此前的7月21日,因涉嫌信披违法违规,陈炽昌、林小雅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国金证券教育行业分析师吴劲草认为,全通教育刚上市的时候,融资比较容易,公司通过并购实现版图扩张。但随着行业竞争加剧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全通教育近两年的收购并未成功。此外,过去几年全通教育的业务也没有找到一个特别明晰的增长点。
(责任编辑: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