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集团未来的路到底该怎么走,这是摆在新任董事长李阳春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当马应龙(600993.SH)开始卖口红、片仔癀(600436.SH)开始卖化妆品、云南白药(000538.SZ)开始向骨科整体方案解决商转变,并且都各自取得相对不错成绩的时候,对于仅在2019年初宣布拟进行混改的太极集团,压力自然不言而喻。
或许真应了那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10月22日晚间,太极集团(600129.SH)发布2019年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91亿元,同比增长16.12%;实现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下滑15.4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0.79亿元,同比上涨4.43%;加权净资产收益仅为3.69%。
没错,太极集团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89.91亿元,而其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仅有0.79亿元,后者仅为前者的0.88%。
不仅如此,《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近十年来,太极集团营收从2009年的52.75亿元增长到了2018年的106.89亿元,但其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却从0.17亿元下滑到了-0.84亿元,且十年中,有八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处于亏损状态。
增收不增利,这似乎是太极集团一直未走出的漩涡。
要知道,太极集团是拥有“太极急支糖浆”和“太极藿香正气水”两大王牌产品的企业,且由知名女星林志玲代言的高端水产品——“不老泉太极水”也被市场广泛熟知。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太极集团增收不增利?又是什么原因令其十年八亏?
王牌产品销量下滑
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1993年的太极集团是一家从事中、西药生产和销售的大型医药集团,拥有医药工业、医药商业、药材种植等完整的医药产业链,因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单品藿香正气口服液而被外界熟知。
据Wind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8年十年间,太极集团营业收入从52.75亿元增至106.89亿元,增幅达102%。但同期,其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则分别为0.17亿元、-0.68亿元、-1.33亿元、-2.43亿元、-1.72亿元、-2.81亿元、-5.36亿元、-4.43亿元、0.64亿元和-0.84亿元。可以看出,在这十年间,除2009年和2017年外,其余的八年,太极集团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合计亏损19.6亿元。
《投资时报》研究员查阅年报发现,太极集团销售金额过10亿元的品种有两个,分别为注射用头孢唑肟钠(益保世灵)和藿香正气口服液。
虽然,该公司在2019年中报及三季报都未披露这两款产品的销量情况,但以2018年年报来看,注射用头孢唑肟钠0.5g(益保世灵)实现销量2188万盒,同比增长11.02%;注射用头孢唑肟钠0.75g实现销量400万盒,同比增长11.43%;藿香正气口服液(10ml*5*120)实现销量6592万盒,同比下滑28.46%;藿香正气口服液(10ml*10*70)实现销量4971万盒,同比下滑10.93%。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过10亿元的品种,只有注射用头孢唑肟钠(益保世灵)还保持正增长,而较为知名的藿香正气口服液则出现下滑。值得注意的是,藿香正气口服液销售金额所占营收比例要显著大于注射用头孢唑肟钠(益保世灵)。
与销量下滑相伴的则是该公司的涨价措施。据太极集团2018年11月2日公告显示,由于原材料价格升高,对藿香正气口服液的出场价格提高11%。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太极集团涨价的背后或有保营收的考虑。
至于贡献营收超3亿元的急支糖浆。据2018年年报显示,急支糖浆(200ml*40)实现销量1080万盒,同比下滑15.4%;急支糖浆(100ml*60)实现销量1078万盒,同比下滑22.51%。
另外,由知名女星林志玲代言,已问世四年,并且号称要在5年内实现百亿销售目标的“不老泉太极水”,2015—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按权益法核算为太极集团贡献收益分别为360.16万元、10.58万元、4.32万元、-189.52万元和2.87万元。
据《投资时报》研究员了解,单价为12元/罐的太极水在淘宝网近月付款人数不足500,俨然已成为太极集团业绩的“小号拖油瓶”。
高企的销售费用
在太极集团居高不下的营业总成本中,不得不关注的是其高企的销售费用。
据Wind数据显示,2009年太极集团的销售费用为6.26亿元,对应的销售费用率为11.87%(销售费用与营收的比率),而到了2018年,该公司的销售费用变成了28.94亿元,对应的销售费用率变为了27.07%。
《投资时报》查阅太极集团年报发现,2018年该公司销售费用中,广告宣传费及促销费占比22.25%,市场维护开拓费占比达52.17%。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太极集团的销售费用主要用来做市场推广及营销。
而2019三季报显示,该公司前三季度的销售费用为26.22亿元,其销售费用率为29.16%。
另外,《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近十年太极集团营收从2009年的52.75亿元上涨到2018年的106.89亿元,涨幅达102.64%,而同期销售费用则从6.26亿元上涨到28.94亿元,涨幅达362.30%。显而易见,太极集团销售费用增幅要远超其营收增幅。
颇堪玩味的是,虽然太极集团拿出数亿元做推广,但从王牌产品的销售数据可以看出,其宣传效果并不理想。而Wind数据显示,太极集团28.94亿元的销售费用排在A股医药生物行业299家上市公司的第21位。
与高企的销售费用对应的则是其较低的销售净利率。
Wind数据显示,近十年来,太极集团的销售净利率最高出现在2016年,为10.90%。最低出现在2014年,为-3.79%。而大多数年份的销售净利率徘徊在5%以下。
此外,太极集团近十年的净资产收益率表现亦不大稳定,近三年更处于下滑趋势。数据显示,2016—2018年该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76.11%、7.74%和2.27%,呈现明显下滑。
此外,需要注意的还有该公司的存货。2009年太极集团的存货为8.44亿元,而到了2018年,该公司存货达27.74亿元,十年增幅228.67%。而2019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存货为28.65亿元,占营收的31.87%。
理财、借钱两不误
和血液制品公司上海莱士(002252.SZ)一样,太极集团也酷爱炒股。
数据显示,2019年中期,太极集团实现归母净利润0.89亿元,同比增长64.07%;而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0.54亿元,同比仅增长2.56%。《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当期该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金额为0.35亿元,其中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及债权取得的投资收益为0.30亿元。
事实上,太极集团2019年一季度就凭借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使归母净利润增加6600万元。
但成也理财败也理财,其2018年净利润下滑的因素之一就是当年投资了两个跌幅超50%的股票——*ST瑞德(600666.SH)和太阳能(000591.SZ),当年,太极集团按市值与成本价差额计提减值损失2.09亿元,导致净利润减少1.77亿元。
而截至2019中期,除上述两家上市公司外,太极集团还持有交通银行(601328.SH)、浙江震元(000705.SZ)、西南证券(600369.SH)、重药控股(000950.SZ)和北大医药(000788.SZ)5家上市公司股票,合计期末账面价值为2.23亿元。其中,太阳能、西南证券和重药控股的持仓比例较高,分别为48.65%、22.81%和20.35%。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太极集团之所以10年有8年亏损,但还能坚持经营,主要在两方面:其一,虽总成本过高难获利润,但是太极集团持续有收入进账,有收入就会带来经营现金流;其二,太极集团可以向银行借贷。
以2016—2018年及2019年前三季度为例,太极集团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分别为78.78亿元、81.92亿元、99.26亿元和84.07亿元;而同期,其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分别为42.05亿元、40.75亿元、48.99亿元和25.80亿元;
综上,该公司借款取得的现金占其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的比例分别为53.38%、49.74%、49.36%和30.69%。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太极集团能够屹立不倒,一半是靠其经营现金流,而另一半则是由银行借款的支持。
而2016—2018年及2019年前三季度,该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分别为-2.03亿元、-1.07亿元、4.70亿元和-1.27亿元。
此外,颇高的资产负债率也反应太极集团的盈利质量问题。
Wind数据显示,2012年后连续6年,太极集团的资产负债率都保持在80%以上,而这一指标近期在2018年和2019年三季度分别回落至74.52%和74.38%。
但《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在2018年1月,太极集团以15.36元/股的价格定向增发1.30亿股,共募集资金19.97亿元,而其中就有5.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这才使其资产负债率有所回落,但整体依旧很高。
目前,云南白药的混改已经完成,并且进行了股权激励,哈药股份( 600664.SH)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那么太极集团的混改之路还有多远?曾经的许下的“千亿太极”诺言还是否算数?
截至2019年10月28日收盘,太极集团报收于12.63元/股,总市值为70.34亿元。
(责任编辑:赵金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