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证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号:  

《叶问3》票房造假 揭开“票房对赌”冰山一角

  • 发布时间:2016-03-28 11:02: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赵康杰  责任编辑:阎明炜

  随着《叶问3》票房造假事件持续发酵,幕后“金主”快鹿集团用“票房换股价”的资本运作路径随之清晰。《红周刊》记者发现,影视传媒行业渐趋流行的“保底发行”,导致影视制作公司和发行公司之间的利益博弈和对赌,也催生出了票房造假现象。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对于参与其中的上市公司来说,最隐秘的票房造假也无法排除“黑天鹅事件”的可能,《叶问3》事件中的神开股份、十方控股,在票房造假前后其股价就坐了一回过山车。

  票房换股价

  “快鹿式赌局”揭盅

  3月4日,《叶问3》在全国各大院线上映。有关数据显示,《叶问3》上映首日票房高达1.55亿元,打破华语动作片首日票房记录。但在“创纪录”后不久,《叶问3》即曝出票房造假丑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调查结果显示,《叶问3》虚假排场场次有7600余场,涉及票房3200万元。

  最近几年,票房造假已成为电影业的一大痼疾。2009年,《阿童木》首周票房实际录得1700万元,却被夸大成4000万元;2014年,《英雄之战》“自产自销”引发业内一片哗然;而去年票房冠军《捉妖记》也因涉嫌“公益场放映”给票房纪录蒙上了“买票房”的阴影。

  对于越来越“流行”的电影票房造假的问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向《红周刊》记者表示,票房造假有时是为了冲击票房冠军,有时则涉及非法洗钱,如果有上市公司参与其中,其目的可能是通过虚构票房收入来拉抬股价,然后在二级市场上谋取利润。

  记者在查看《叶问3》相关资料时发现,神开股份、十方控股两家上市公司参与了这部电影的投资。港股十方控股在2月23日公告称,公司与《叶问3》投资方上海合禾影视签下了投资协议,以1.1亿元收购《叶问3》55%的票房收益权。神开股份在2月24日发布公告称,拟以自有资金出资4900万元设立《叶问3》电影票房收益权投资基金用于投资电影《叶问3》,通过电影未来票房收益分配获取投资利润。

  两家公司1.59亿元的投资,实际为《叶问3》票房做了保底。也就是说,无论《叶问3》票房如何,这1.59亿元已经成了影片的确定收入。作为影片的最大投资方,快鹿集团是最大受益者。

  据了解,这种“保底发行”是电影投资方提前收回成本的常用手段。不过,快鹿集团和神开股份、十方控股是母子公司的关系被媒体曝出,“子公司为母公司保底”的做法迅速让快鹿集团陷入“庞氏骗局”的舆论漩涡。

  在被媒体质疑以前,为《叶问3》“保底发行”让以上两家公司股价迅速走高。2015年12月22日,快鹿董事局主席施建祥以每股0.8港元认购十方控股1.6亿股股份,随后,十方控股的股价就是一路上扬。至2015年12月24日《叶问3》在香港正式上映当天,十方控股股票收盘价为3.08港元;至2016年3月4日《叶问3》在内地上映当天,十方控股股票大涨22%至3.6港元每股。

  A股上市的神开股份也经历了类似过程,一度创出6年以来的最高价格。此前有业内人士分析,如果《叶问3》票房收入10亿元,十方控股在扣除1.1亿元投资后,可获得8250万元的净收入——这对神开股份的股价将起到巨大提振作用。

  只是,《叶问3》票房造假迅速被曝光,也被官方证实。受此影响,十方控股股票自3月7日起由每股3.6港元一路下滑,3月10日收盘每股1.47港元,3月25日收盘每股1.32港元。神开股份股价也遭受重挫。

  票房的好坏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造假”而来的票房却要不得,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向记者表示,快鹿集团的造假行为毫无疑问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任何的虚假和不诚实到了最后掏空的只可能是自己。

   影业刮起“保底风”

  上市公司收益颇丰

  据记者了解,影视制作公司、投资方、发行方等都比较青睐“保底”收益模式,参与其中的很多上市公司也确实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2015年9月21日,香港上市公司21控股(现改名为欢喜传媒)公告,与徐峥旗下的北京真乐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将以1.5亿元的价格向真乐道购买即将上映的《港囧》47.5%的票房收益权,这就意味着21控股以1.5亿元对真乐道在《港囧》中几乎整个票房分成做了保底。按照票房分成比例计算,只有《港囧》票房超过了9亿元,21控股的投资才能回本。

  事实上,《港囧》票房最终突破了16亿元。21控股2015年收益约为2.67亿港元,其中电影版权投资及广告代理业务带来的收益约2.18亿港元。据此测算,《港囧》票房收益约占21控股去年收益的一多半。

  除了《港囧》,《美人鱼》是近期“保底发行”的成功案例之一。《美人鱼》保底金额在16亿至18亿元,实际票房超过33亿元。保底发行方之一光线传媒(23.280, 0.21, 0.91%),因此股价走出一波大涨行情。

  “保底发行”可保影视制作公司的利益,而发行方则对赌一个预期——一部好影片将带来超高收益。如果赌输,发行方损失也巨大。这也是目前“保底发行”方多采用联合体的原因之一,即分享利润、分散风险。

   电影的归电影

  资本的归资本

  有业内人士指出,一家通吃的“保底发行”会让人怀疑其真实目的。《叶问3》的票房注水事件捅破了为抬高股价而造假的这层窗户纸,但即便捅破也难以整治。

  一位浸淫传媒行业多年的券商研究员对《红周刊》记者表示,目前相关法律并不健全,并没有法律明文规定票房造假是违法行为。此外,对于票房注水在判断上也是有困难的。因为在造假票房中会有很多自购票房,由于自购票房也产生了现金流和实际购买行为,所以在票房注水的判断上是有难度的。

  魏鹏举指出,票房造假愈演愈烈是环境因素和行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他认为,从环境因素来看,市场的监管相对不成熟,电影造假的违法成本低,相关法律法规亟待完善;从行业性因素来看,“效仿和路径依赖”起到了重要作用,以随地乱扔垃圾为例,很多人都觉得别人在乱扔,自己也可以效仿,这种破窗效应回归到电影行业就造成了造假顽疾的愈演愈烈。

  而就《叶问3》票房造假的行为,魏鹏举表达了这样的看法。他说,这种造假行为目前已经超越了电影本身的利益诉求,已经背离了电影的文化价值上升到了资本运作的角度,这是十分危险的。当大家都不是以制作“好电影”为目的的时候,最大的负面影响就是在行业内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到了故事的最后,醉翁之意已经不在电影了,而是在于资本运作。“当电影好坏已不重要,资本运作才更重要的时候,行业发展已经畸形。”

  魏鹏举举例说,多年以前,美国曾经探索过一个名为“电影票房期货”的金融产品,探索了十年左右,最后项目还是搁浅了。虽然金融监管机构认为它不违反当时美国的金融监管条例,但被搁浅的主要原因还是美国的电影人认为这样的金融产品对电影的发展有百弊而无一利。

  银河证券文化传媒行业研究员郝艳辉认为,国内的传媒行业目前还是处于一个成长周期的始端,在行业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预计3至5年后,整个行业可能会趋于成熟稳定;此外,在行业立法层面,国内的立法确实跟不上现在行业发展的增速;而在思想道德层面,电影产业的所有参与者应该多一点自觉意识。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