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红外 “民参军”步伐加快 填补火工领域短板
- 发布时间:2015-09-14 01:30:18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杨菲
实现高端红外核心器件国产化
根据非公开发行预案及收购资产方案,公司拟向包括北京诚明汇、高德红外(002414)1号定向计划(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在内的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总计定增不超过1亿股,募资不超过7.38亿元,用于新型高科技武器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基地、制冷型碲镉汞及II类超晶格红外探测器产业化项目建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同时,为了公司军工战略升级布局、获取火工生产资质,高德红外还将以4.87亿元现金收购信息化弹药生产企业汉丹机电100%的股权。
本次定增将较大规模地引入员工持股计划。根据预案,已经锁定的两家发行对象中,承诺认购3亿元的北京诚明汇,其股东正是此次收购的汉丹机电原股东方。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将认购不超过1.5亿元,该计划由公司10名高管及960名员工参与。截至2014年年底,公司合计有员工数1254人,这意味着接近80%的公司员工将参与该员工持股计划。
根据公司陈述及分析人士解析,本次定增及收购蕴含的信息即:高德红外将拓展国际先进的红外尖端技术及核心芯片产品,并投建以第四代反坦克导弹为首个产品的多品种系列战术导弹基地。
高德红外表示,无论是红外热像仪、综合光电系统,还是精确打击武器系统,其核心器件就是红外探测器。其中制冷型探测器因探测距离远、探测效率高,在军事上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国际上对出口到中国的制冷型探测器实施禁运。
今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光电展览会上,高德红外展出多款国产碲镉汞及II类超晶格探测器样机的展位,引来不少业内人士驻足。而这也是高德红外制冷红外探测器芯片的首次公开亮相。
据介绍,经过多年技术攻关,高德红外现已实现红外探测器从原材料、芯片、制冷机到组件封装的全部自主设计制造,并成功研制出多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碲镉汞及II类超晶格制冷红外探测器。2014年,高德红外碲镉汞探测器通过了国家军品鉴定测试,技术指标和可靠性要求达到进口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获得了我国武器装备使用资质。2015年,公司在国内第一家发布了II类超晶格红外探测器短波、中波和长波产品,并在北京由行业专家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填补了国内同类产品特别是长波大面阵器件的空白。
根据高德红外出具的报告,在军事应用方面,采用红外面成像技术能提高导弹对目标的探测距离和制导精度;该技术是被动接受红外辐射能量,具备较强的隐蔽性和抗干扰能力,使导弹具有较高的杀伤概率和作战效能。
目前,采用制冷红外探测器成像精确制导,成为各国军方红外应用的主流方向之一,已广泛应用于空空、地空、岸舰和舰舰导弹等数十种战术导弹上。有资料统计,在过去的20年里,世界范围内多次的局部战争和有限军事冲突中,被导弹击中的飞机中有90%是被红外制导导弹击落的,有85%的地面和海上目标是被有红外制导能力的武器系统所击中。
除此之外,红外制导技术还扩展到制导火控系统和预告警系统。在欧美发达国家,非消耗性红外成像制导系统的列装率较高,军用舰船、飞机、战车和重要的地面阵地几乎都装备了大量的红外成像设备。
作为如此重要的军事尖端技术,国内红外技术在制备水平上与国外还有巨大差距。此前国内少量有使用红外制冷探测器产品的武器装备上,其核心芯片90%以上都依靠国外进口。而在最前沿的碲镉汞及II类超晶格探测器方面,此前也仅有极少数发达国家能够完全实现自主生产。
“在红外芯片方面,我们已经做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使中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掌握红外尖端核心技术的国家之一。”黄立表示,通过本次投资制冷型碲镉汞及II类超晶格红外探测器产业化募投项目,公司拟在原有研究开发成果与小批量生产的基础上,推进国内锑化物超晶格材料制备技术的提升,降低成本,进而加速推进红外热像技术全系统国产化进程,在替代进口的同时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以实现国内红外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保障我国高端武器系统的安全稳定,为未来空天、海基、陆基红外监控及预警、精确打击武器系统的全面开发和普及创造必要条件,满足国防战略安全的需求。
高德红外此次拟投资约1.54亿元的制冷探测器项目,将在2017年11月建成。根据规划,达产当年,高德红外将实现新增制冷型碲镉汞红外探测器和制冷型II类超晶格红外探测器的核心器件的进口替代,将极大地满足我国国防应用需求,保障我国高端武器系统的安全稳定。
自5月13日起持续停牌的高德红外,9月11日晚推出非公开发行预案及收购资产方案,拟募资用于新型高科技武器系统研发及产业化等项目建设,同时以现金收购信息化弹药生产企业汉丹机电,藉此实现公司重大升级转型甚至重新定位。
“通过上述重大事项的开展,公司将转型为精确打击武器系统制造商。”高德红外董事长黄立介绍,目前,公司已构建从底层核心器件——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到红外热像整机,再到高端综合光电系统、新型高科技武器系统总体的全产业链,阶段性完成从单一红外热成像企业到以红外热成像技术为核心的综合光电系统产品研制生产企业的战略转变,并成为多款军用重点型号高端装备类系统产品国内唯一供应商。
具备先进导弹研制和量产能力
“高德红外的秘密武器原来是第四代反坦克导弹。”今年初,有市场人士如此惊呼。高德红外在2014年12月8日披露公司获得“某类完整武器系统许可增项武器装备承制单位注册证书”,引发市场猜想。一个月后,该“秘密武器”经由另外的权威渠道正式亮相。
2015年1月5日上线的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将高德红外的多类产品列入了《产品技术》栏目,其中就有高德红外“第四代便携式自寻的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此外,进入该栏目的高德红外产品还有国产化红外热成像探测器、机载导弹逼近红外告警系统等。
事实上,高德红外是国内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进入完整武器系统总体研制领域的民营企业。
2014年,在红外核心芯片技术获得突破后,高德红外先后取得解放军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局核发的军工资质文件,在现有武器装备承制的许可范围外,公司新增扩反坦克导弹完整武器系统总体研制资质。这也使得公司成为首家进入完整导弹武器系统总体研制领域的民营企业,实现由系统配套厂商向完整导弹武器系统总体单位的跨越。
根据公开信息,凭借自身在精确制导技术及系统集成技术等方面的优势,高德红外已成功研发出数款第四代红外“自寻的”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并试靶成功。公司披露,该武器系统采用肩扛式发射,可由单兵或2-3人兵组便携昼夜作战使用,主要装备于步兵、空降兵、海军陆战队及其他快速反应部队,是攻击主战坦克、装甲车辆、低空直升机及地面坚固点目标的火力主干。该系统采用红外焦平面阵导引头,是一种实现全自动导引的新型反坦克导弹系统,具有昼夜作战和“发射后不管”的能力。
研制导弹的资质在手,意味着高德红外的导弹生产基地可以随时开启。根据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预案,公司募集资金中的3.62亿元将投向“新型高科技(WQ)系统研发及产业化基地项目”。
黄立介绍说,为完成公司对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与批产化布局,公司拟建设新型高科技武器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基地(即“导弹基地”)。他表示,导弹基地的建设,将快速实现公司“军民并进”的长期发展战略,并为公司提供强有力的军品收入和利润保障。
根据规划,高德红外导弹基地建设将投资3.63亿元,通过新增先进的国内外生产设备,新建研发及标准化的生产厂房,实现“第四代”便携式红外“自寻的”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规模化生产能力。
而且,除了肩扛便携式之外,公司还将通过导弹基地,实现车载红外“自寻的”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小批量化生产能力,以及机载空红外“自寻的”对地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近程中低空红外“自寻的”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研制能力。
高德红外董事长黄立:
我们是精确打击武器系统制造商
“通过这次增发和收购的事项,高德红外将真正转型为精确打击武器系统制造商。”日前,高德红外董事长黄立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精确打击武器系统制造商”,首次出现在高德红外9月11日晚发布的系列公告中。敢于提出这一公司定位的基础,是高德红外国内领先、国际争先的先进红外技术,以及基于此的精确制导技术和相应的研制生产能力。更进一步的实际支撑,则来自于高德红外正在研制生产的第四代反坦克导弹及其后续的车载、空载及防空等品类的战术导弹。
黄立介绍,基于公司当前的业务实际和近中期的公司产品规划,公司最终选择了“精确打击武器系统制造商”这一定位。“我们主要是想把公司重大转型定位一下。把公司这次干什么,公司未来跟以前有什么本质区别,跟投资者作一个阐述,希望明确公司在资本市场是一个什么样的定位。”黄立认为,资本市场过去对高德红外的分类和定位,已经不适用于当前及未来的高德红外。
中国证券报记者查询股票资讯和交易软件发现,同花顺(300033)软件对高德红外的所属行业认定为“电子——其他电子”,而长江证券(000783)软件则将其认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共410家)”,多家软件将高德红外的主营业务表述为:红外热像仪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技术服务。
事实上,根据公司的主营业务分类占比,高德红外应属十分纯正的军工股了。多年来,公司销售收入中,军品占比已经超过90%。此外,无论是券商研究机构还是公募、私募的调研员,在实际操作中,都是将高德红外归类为“军工企业”的。在民营控股上市公司中,首家且是唯一进入完整武器系统总体研制领域,建立导弹生产基地,收购“火工”资质,具备战术导弹批量生产能力,已经让高德红外稳稳地锁定了“军民融合”标杆企业的地位,成为“军民融合”的龙头股,也成为了纯正的军工股。
黄立介绍,目前,国际市场上广泛使用的仍为三代及三代以前的反坦克导弹产品,如俄罗斯的“短号”、美国的“陶式”以及中国的“红箭”系列等。随着第四代反坦克导弹如美国的“标枪”、以色列的“长钉”的兴起,国际军贸市场出现大片市场需求的空白。高德红外的第四代反坦克导弹拥有巨大的市场开拓空间,这也是我国某军贸龙头公司与高德红外签订互为独家的市场合作协议的重要原因。
黄立坦承,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准确地位,有利于公司价值被重估,也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所以,我们将公司定位为精确打击武器系统制造商”。
收购汉丹机电补足火工短板
本次停牌再复牌期间,高德红外精心谋划非公开发行的同时,另一个重要事项就是收购汉丹机电100%股权。汉丹机电具备多年火工品科研生产领域成熟的管理经验和人才、资质,有着高德红外打造“高德导弹”不可或缺的补全优势。收购汉丹机电并投产导弹基地后,公司将实现由系统配套厂商向完整导弹武器系统制造商的飞跃。
黄立曾形象地说:“过去,我们可以生产底层元器件直到先进综合光电系统,但就是不带响。”黄所说的“不带响”,就是没有“火工”部分,而这是生产完整的武器系统所必需的。火工品生产属于国家对武器装备领域特许经营范畴,不仅是“特许”不易,更兼需要合适的地理环境条件。于是,公司决定以自有资金人民币4.87亿元收购汉丹机电100%股权。
公司表示,鉴于公司与汉丹机电在主营业务和发展战略上存在较高的互补性与协同性,公司将在完成收购后,统筹规划火工产品生产,积极发展系列精确制导武器系统,尽早实现“第四代”便携式红外“自寻的”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的批量生产。
汉丹机电的全体股东也承诺,标的公司在业绩承诺期内(即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的累计净利润为2.16亿元。如果标的公司在业绩承诺期内实际的累积实际净利润低于承诺净利润,汉丹机电的全体股东应对差额部分进行补偿。
事实上,汉丹机电对于高德红外来说,不仅是可以补全急缺的火工生产部分,其本身的产品线、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也足以让高德红外动心。高德红外认为,本次收购完成后,公司业务领域成功延伸至完整武器系统领域,不仅将加速公司战略化转型发展进程,更可实现公司在传统武器装备类产品及信息化弹药等领域业务范围、经营规模的外延式增长。
根据披露,汉丹机电属于全国14家地方军工重点保军企业之一,为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建有湖北省级技术中心、兵器工业二级理化检测机构。该公司主营非致命弹药、地爆装备、炮兵子母弹子弹药、引信及机电产品四大系列军工产品,是国内品种最多、产量最大、装备覆盖最广的非致命弹药研发与生产基地,也是地爆装备的唯一定点生产企业。目前,汉丹机电已获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武器装备质量体系认证证书、二级保密资格单位证书等资质,并已研发成功数十种信息化弹药。中国证券报记者查询公开信息还看到,汉丹机电“另外还生产9604防爆扫雷机器人(300024)、风动电机、行走电机、防爆泵电机等机电产品”。
“直接拿近5亿元的现金收购汉丹机电,表明我们对这家企业前景的坚定看好。”黄立表示,汉丹机电纳入上市公司后,高德红外还会将其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以适应公司导弹系统的火工部分需要。
高德红外用现金直接收购汉丹机电事项,已获得公司董事会审议批准,尚需获得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核准,并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分析人士称,这一收购事项符合上市公司的核心战略和根本利益,且无须大股东回避,因此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毫无悬念。此外,公司用现金支付汉丹机电的股权对价,而汉丹机电的原股东们成立北京诚明汇,承诺拿出3亿元认购高德红外本次增发股份,如此双向安排,实质上就是一种换股,以此锁定了汉丹机电原股东和控制管理层对高德红外的归属感,有利于公司更好地利用汉丹机电的资质和资产,实现稳定持续发展。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目前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中,军工企业不少,但在上市资产中拥有导弹整弹研制和生产资质并具有生产能力的,唯有高德红外。一旦高德红外通过本次增发和收购事项,形成导弹批量生产能力并为公司贡献业绩,将是实至名归的中国A股“导弹第一股”。正如公司自称,“公司已打破单纯的红外热像仪生产厂商的发展天花板,进入武器系统总体和高端核心器件研制竞争领域。通过上述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战略布局,使公司能够在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参与竞争,为下一阶段的高速发展奠定基础”。
“作为武器综合系统和红外夜视设备的军工研发制造商,高德红外已涉足包括小到枪瞄,大到导弹红外导引头、战机预警系统,再到完整武器系统的各类军用红外热像仪和大型综合光电系统、大型高科技武器系统的完整红外武器装备系统产业链。”黄立表示,公司将在此次募投项目和收购资产的基础上,研制生产更多品种和型号的系列战术导弹,以及其他基于红外精确制导的高端武器,成为领先的精确打击武器系统制造商。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