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獐子岛回应死要见壳质疑:都捞回来海底早刮坏了

  • 发布时间:2014-11-18 08:24:54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刘永刚  责任编辑:王文举

  从预计盈利7565万元到突然称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巨亏8.12亿元,150万亩养殖海域颗粒无收,2006年上市的被誉为“水产第一股”的獐子岛(002069 .SZ)一夜之间变身“蓝田股份第二”,饱受世人诟病。

  獐子岛虽以一句“冷水团”来回应巨亏原因是天灾,但对于那些重金买入的投资者来说,这样的解释实在难以让人信服。

  在外界看来,辽阔的海面之下曾经是当地人备感自豪的“海底银行”,獐子岛如今面对逾8亿元的损失,一夜之间这家龙头农业股似乎从炙手可热的基金重仓股演变成烫手的山芋。

  疑团一:杀死扇贝的冷水团为何无法提前监测?

  半个月前,獐子岛即以“拟披露与公司底播增殖海域相关的重大事项”为由停牌。10月30日晚间,三季报临近收官之日,獐子岛终于发布公告,称受部分海域底部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因素影响,公司将对此计提损失7.63亿元,前三季度亏损8.12亿元。据獐子岛董秘孙福君介绍,公司的市场份额占据全国虾夷扇贝70%以上。

  随后,獐子岛召开了海洋牧场灾情说明会。獐子岛董事长吴厚刚在11月2日的会议上称,“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面临着两方面的危机——信用危机、投资价值危机,近期关于上市公司的传言非常多,包括‘第二个蓝田’、资金挪用等,我们会认真地解答投资者的质疑,把问题说清楚。”

  吴厚刚的解释并未解决投资者心中的疑问。根据当天的会议纪要显示,投资者目前对獐子岛的疑问主要有两个:一是,如何证明即将采捕的扇贝确实死亡了?二是,如何证明2011年时确实投了苗?

  当年发现蓝田股份造假的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刘姝威认为,獐子岛是否如蓝田般造假,最有发言权的是气象专家和海洋专家。

  獐子岛表示,根据公司存量抽测结果、中国科学院近海观测研究网络黄海站监测数据及开放航次调查数据,以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会议纪要》,综合判定公司海洋牧场发生了自然灾害,灾害主要原因为北黄海冷水团低温及变温、北黄海冷水团和辽南沿岸流锋面影响、营养盐变化等综合因素。

  在2013年年报中,獐子岛表示,公司在獐子岛海域构建了北黄海冷水团监测潜标网,对底层水温变化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测,提升了海域环境监控能力。

  獐子岛对其“海水温度24小时监控”也是信心十足。从机构调研记录看,2013年5月8日,申银万国询问獐子岛有何措施应对亩产降低风险。公司的回答其中一点就是说对底层水温变化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测,提升海域环境的监控能力。

  然而,獐子岛董秘孙福君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目前公司对底层水温达不到24小时全天候监测,中科院海洋所北黄海观测平台对海域表层的温度等指标通过浮标进行实时监测,而对于底层的温度等监测是通过潜标进行的,电子数据每3个月提取一次。官网提到的是浮标群,两者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存在矛盾。

  孙福君同时表示,对于冷水团的规律国内尚在探索过程中,公司还需进一步研究冷水团的指标及对生产的意义。此外,公司不存在误导投资者的情况,这次事件是公司首次确认冷水团对公司底播虾夷扇贝造成重大损失。

  11月4日,獐子岛收到深交所下发的问询函,要求公司就此次底播虾夷扇贝绝收的项进行自查,并要求相关机构就上述事项出具核查意见。

  疑团二:当年播苗74亿枚是否属实?

  10月31日,接受投资者询问时,獐子岛董事长吴厚刚称,公司所有披露的内容都是经过会计师审核的,不存在欺骗。此次绝收的海鲜是2011年11月底播的,总苗量74亿枚,新海每亩7500枚,老海5500枚;苗种来源有三个:公司自育苗种、旅顺自然采苗、大小长山外购苗种;共花费5.37亿元。

  对于“死要见壳”的问题,公司董秘孙福君的说法是,“扇贝目前的回捕率大约在10%~15%左右,每亩播5500枚的话大约只能收回550枚。大部分死亡的贝苗要么被冲走,要么被掩埋在海底,只有少量扇贝壳会捞上来。如果死壳都能大量捞回来的话,海底不早被刮坏了吗?”

  在外界看来,獐子岛巨亏事件的答案或许将永远尘封在冰冷的海底,成为水底下谁都无法破解的不解之谜。

  “我们遭到投资者的质疑也很正常,因为毕竟是在海底下,不像生长在地上的东西,确实很难说清楚,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向投资者揭示。”孙福君表示。

  由于虾夷扇贝的生长周期为三年,此次绝收的虾夷扇贝,是在2011年底“播”的。獐子岛董事长吴厚刚曾表示,2011年底播虾夷扇贝共耗费资金5.37亿元。

  有研究机构根据獐子岛2011年年报推测,这5.37亿元的资金中,有相当部分的资金系定向增发的募集资金。2009年,獐子岛曾发布了一份关于定向增发的预案,随后在2011年获得证监会批准。

  预案显示,獐子岛拟募集8亿元,其中的5.2亿元用于“新增年滚动25万亩虾夷扇贝底播增殖项目”。最终,济南北安投资有限公司、江苏瑞华投资有限公司、易方达基金等六方,成为增发股票的认购方。

  在此次“绝收”事件爆出后,部分投资者怀疑,亩产下降可能只是个幌子,“公司可能根本没有投那么多苗”。对此,獐子岛回复称,海洋牧场的底播、销售,“有据可查,有据可依”。

  11月5日午间,獐子岛发布公告称,公司深水底播受灾海域的海域使用金3500万元,长海县人民政府将予以返还,款项预计在2014年内到位,但“公司第三季度报告中披露的2014年业绩预计区间为-8.6亿元至-7.7亿元,已包含本次政府援助的款项”。

  基金经理很受伤

  在遭受投资者质疑的同时,这家一向为机构们所偏爱的水产上市公司最终让机构们“丢了颜面”。据其最新股东的名单显示,社保基金、中国人寿或成本次“黑天鹅”事件最大的受伤者。特别是向来以谨慎稳健著称的国家队——社保基金。

  据悉,獐子岛一直颇受基金青睐。据港澳资讯统计,公司自上市以来共有35只公募基金、16只券商理财集合先后重仓持有。此外,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共有包括3只社保基金组合在内的9只机构组合持仓獐子岛。

  据獐子岛三季报,截至三季度末,全国社保基金四一四组合、全国社保基金一零八组合、全国社保基金一一零组合分列獐子岛第五到第七大股东,三者合共持有超过2500万股股票,按照停牌前15.46元计算,市值近4亿元。

  尽管在獐子岛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之中并未出现公募基金的身影,但是依旧有不少公募基金持有獐子岛。招商基金旗下的招商安润混合型基金持有的獐子岛股份数量是目前为止单只基金持股最多的基金,截至三季度末该基金持有獐子岛119.99万股。截至发稿前,由于獐子岛仍停牌,无法预估复牌后因股价变动所致的亏损。

  “獐子岛出现这种事情,基金经理心里难受。”一家重仓基金人士回应称,市场好不容易好转,没想到这种事情发生了。“近期我们就会按规定发布关于獐子岛估值调整的公告。”

  11月3日,獐子岛继续停牌,不少券商机构也下调了公司评级。其中,申银万国将獐子岛评级下调至“中性”,并下调其2014—2016年亩产至31/50/56公斤,调整其EPS(每股收益)至-1.54/0.13/0.41元(此前为0.17/0.38/0.70)。中投证券也下调了獐子岛盈利预测,公司调整后的201—2015年EPS分别为-1.08元、0.35元(此前为0.20元、0.65元)。鉴于公司2014年将出现重大亏损,将公司投资评级由“强烈推荐”下调至“推荐”。

  相比社保与人寿,中国平安的万能险账户,称得上是“先知先觉”者,6月底,该账户持有獐子岛股票488.9万股,至三季度末从前十大股东消失不见。

  链接【蓝田股份造假事件】

  蓝田股份这家以养殖、旅游和饮料为主的上市公司,总资产规模从1996年的2.66亿元发展到2000年末的28.38亿元,增长了9倍,创造了中国农业企业罕见的“蓝田神话”。 经查,蓝田股份在1999年和2000年两年间,虚构营业收入达到36.90亿元(实际只有6400万元),虚构净利润达到9.4亿元(实际是亏损3200多元)。2002年1月,因涉嫌提供虚假财务信息,蓝田股份董事长瞿保田等10名高管被拘传接受调查并获刑;2002年5月,因公司连续3年亏损,暂停上市。

獐子岛(002069) 详细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