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理财通”参与机构扩容,券商获准纳入试点。上海证券报记者从业内获悉,目前国信证券、广发证券、中金财富等多家券商已申请“跨境理财通2.0”业务资格,不少券商已递交材料,正处于等待批文阶段。部分中小券商也在调研市场,如世纪证券、长城证券等。
此前,“跨境理财通”业务仅限银行机构参与。“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正在迈向深化。中美利差依然走阔,中国内地投资者投资港澳产品的热情较高。港股市场的货币基金及部分权益类基金是南向投资者大类资产配置的重点关注方向。”中泰国际研究部主管赵红梅称,“跨境理财通”有望提升券商国际化水平,并提升中国香港作为国际资产管理中心的吸引力。
业务预计6月上线
“跨境理财通2.0”拓宽了业务试点范围,试点机构在银行的基础上增加了证券公司。目前,已有多家券商着手筹备试点资格的申请,不仅有老牌大型券商,更有中小型券商。至于业务最终的上线时间,有券商人士向记者表示:“预计6月可能会上线”。
国信证券表示,券商首先要根据业务试点实施细则,完善相关业务系统,确保实现“跨境理财通”资金闭环汇划和封闭管理,以及资金跨境流动额度控制。其次,券商要和境外合作券商相互配合,为合格投资者提供南向通和北向通业务准入、账户开通、投资户与汇款户的绑定、资金汇划、跨境理财交易等相关服务。同时,与境外合作券商做好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统(RCPMIS)对接,实现备案信息、持仓信息等数据报送。最后,需要在监管部门指导下完成对业务系统准备情况的测试评估,并提交相应的测试评估报告。
券商需具备差异化打法
多数接受采访的券商表示,“跨境理财通”为粤港澳大湾区较为强劲的双向投资需求提供了正式的投资渠道。对内地投资者而言,港澳市场提供了更多分散化、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对港澳投资者来说,内地市场拥有更稳健的回报。
就后续业务开展,有广东地区券商人士表示,头部券商已把香港作为“走出去”的桥头堡。与银行系相比,券商参与“跨境理财通”需具备差异化打法。
国信证券相关负责人认为,券商开展相关业务具备一定优势。一是券商具有专业人才、产品设计、研究力量等各种优势,积累了大量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具有一定投资能力的财富管理客户;二是券商具有健全的合规管理制度和风险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对投资者身份、交易行为、资金流向等方面进行监控和管理,同时防范洗钱、欺诈、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三是证券公司国际业务布局主要集中在香港,可连通境内外母子公司业务,依托境内资源和优势,推动券商加快国际业务发展。
不过,券商展业也面临较大挑战。华南某券商人士表示,预计券商将主要以高息的短期产品吸引客户,但产品到期后,若没有合适的基金承接,可能会流失客户。此外,南向通客户面临汇率波动担忧、认知门槛、不同市场产品投资逻辑差异较大等问题,券商代销人员需要对离岸市场产品有较深的认知,目前这些人才仍较为稀缺。
财富管理迎来增量空间
2024年2月26日,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2.0”版本正式启动。据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数据显示,“跨境理财通”个人投资者于3月新增24288人,境内银行通过资金闭环汇划管道办理资金跨境汇划20574笔,金额131.06亿元。
截至2024年3月末,参与“跨境理财通”的个人投资者购买投资产品市值余额为164.41亿元。其中,北向通项下,港澳个人投资者持有内地投资产品市值余额为2.01亿元,包含理财产品1.22亿元、基金产品0.79亿元;南向通项下,内地个人投资者持有港澳投资产品市值余额为162.4亿元,包含投资基金2.24亿元、债券0.25亿元、存款159.91亿元。也就是说,内地投资客投资的产品中,98%是存款产品。
香港中文大学高等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吴海峰认为,从试点银行的业务看,内地投资者普遍对境外理财产品的熟悉程度较低。一开始券商或以稳健型产品揽客,但后续如何留住规模,维持较好的复购率、留存率、盈利比例等,是较大考验。
“‘跨境理财通’业务对于提升中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在境外市场布局较早的券商紧抓居民金融资产增长、配置需求多元化及高净值人群发展壮大机遇,为财富管理业务带来增量空间。”他说。
(责任编辑: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