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分析师刮“离职风” 券商投研深陷排名怪圈
- 发布时间:2016-03-10 07:28:41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刘小菲
近期,多名明星分析师离职或退居二线的传闻先后在朋友圈刷屏,个中缘由引发坊间热议。在业内人士人看来,除了行情走弱造成的投研沉寂之外,券商内部庞大的考核压力、令人失望的股权激励机制以及复杂的派系斗争等因素造成研究员的频繁流动。同时,不小中小券商也意图借此动荡之际,通过投入投研业务来实现“弯道超车”。
券商研究所相关人士分析,从分仓制度的开始到研究员定价体系的形成,分析师与所在平台券商、基金机构之间形成的利益博弈不断激烈,投研生态圈的发展已经出现扭曲。在行业排名的驱动下,明星分析师可以借助光环效应发起主动权,成为众人追捧对象,而基础研究员则依靠频繁出具报告、更换平台来换取更高投研定价,投研圈“两极分化”现象凸显。
由于投研氛围的浮躁,投研报告“标题党”作风屡见不鲜,也让基金公司等买方机构一定程度上对券商投研能力产生信任危机,有深度、有质量的研报反而成为“稀缺资源”,券商的卖方研究模式出现普遍的困境。业内人士认为,由于今年市场的震荡加剧,券商的分仓佣金收入存在不少变数,机构研究所内部将出现转型或分化。
“走马换将”频繁 中小券商筹谋“弯道超车”
今年以来,二级市场行情走向起伏不定,不少券商内部的分析师阵营也开始出现动荡,一批明星分析师频频传出将跳槽或转岗退居二线的传闻和消息,令市场各方唏嘘不已。
今年2月底,有微信群传出消息称,上海一家大型券商首席宏观债券明星分析师已向公司提交离职报告,目前处于离职手续交接阶段;南方一家连续多年排名居前的券商研究中心负责人也曝出离职传闻……无独有偶,兴业证券(601377)王牌策略分析师张忆东宣称让位给新人,自己将负责兴业证券研究所的机构服务工作。不过,上述传闻尚未得到官方证实。
对于券商明星分析师集中离职的原因,各方对此的解读颇为复杂。有市场人士认为,从去年6月至今,市场走势起伏跌宕,各家券商研究频繁看错行情,而令买方对其认可度下降,加上内部并不完善的股权激励制度,分析师们压力颇大;也有券商人士认为,分析师的流动频繁属于行业常态,其背后的主要原因仍是以利益考虑为主。
“一般来说,很多分析师的去向,都会选择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公司或券商资产管理部门等买方机构,这也和买方机构数量扩容有关,加上一些比较诱人的政策和股权激励制度,很多做了卖方研究几年的分析师都会选择这个职业转向。如果在券商研究所之间的调动,则主要考虑是升职或薪酬等方面的因素。”曾任职过某中型券商研究所所长、现任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林生(化名)表示,近年来分析师跳槽现象比较多,其原因是这部分有价值的投研资源,市场属于完全竞争的格局,尤其是带有明星光环、被市场广泛认可的分析师,在机构的“挖角战”中占有的权重非常高,常常会出现各家争抢的情况。
除了新的职业规划之外,行业普遍存在的压力也是促使分析师频繁流动的重要原因。“市场这半年多时间以来,行情接连发生过三次以上剧烈异常波动,各种利空因素交织,加上国内外环境复杂,市场出现预期混乱的状况,这让很多分析师都感到挫败和无力。”华南某券商首席策略师表示,在国内的市场对投资的预测和结果的准确度要求颇高,给卖方分析师造成很大压力,很多有价值的观点还未通过一段时间验证而被市场抛弃,“A股的策略研究判断,最多只能做上两三年,这是因为要持续‘押’中行情或趋势,几乎不太可能。”
在一位熟悉券商研究所的机构人士看来,每逢市场牛熊转换之际,分析师的资源就会出现频繁流动,而此时也正是一些中小券商获得“逆袭”的机会,“此前就有一些中小券商通过大手笔的资金投入挖角明星分析师,借助明星效应来打出研究所自身的名气,同时也获得不错的基金分仓收入。对于明星分析师而言,中小券商的平台虽小,但职业发展的机会多、薪酬激励诱人、获得管理实权多,这些都会成为刺激明星分析师频繁换岗的因素。”
“排名”定价驱动投研圈 研究员苦寻市场“超额信息”
不过,在多位机构研究所人士看来,无论是明星分析师,还是普遍研究员,人员的频繁流动转岗实际上已经成为证券研究行业的“常态”,而驱使分析师们快速流转的动力,无非就是两个因素,那就是分仓佣金收入和第三方排名。
“2003年以前,券商的投研团队还只是向内部进行服务,而随着公募基金的崛起,对市场研究需求大大增加,券商研究的服务对象就开始从普通投资者转向这种机构,加上佣金分仓这种收益模式的形成,对券商分析师的研究价值也形成了具体的考核指标,同样也将券商投研和基金公司之间进行利益绑定。”林生认为,从基金分仓开始,投研行业的生态已经发生改变,这种利益互动机制造成巨大影响:当研究员的推票准确度高时,机构交易的频率越高,相应券商获得的分仓佣金也会越高,研究员获得绩效奖励也会更多。
“除此之外,一些第三方分析师排名奖项也成为左右分析师投研能力的重要因素。在第三方排名的驱动下,投研能力的高低就有了一个市场化的定价机制,排名越高,获得的话语权就越大,分析师的身价自然也会水涨船高。而排名的优先也会进一步强化机构对明星分析师推荐的股票的认可度,更进一步,资金的追捧度自然也会更高。”林生表示,由行业排名形成的定价机制实际上也让研究员变成了流动率非常高的资源,“很多研究员入门后靠出具报告、更换平台来获得更高的身价和资源,那么获得优先排名的机会也会更多。”
在业内看来,普通研究员会依赖券商平台进行个人发展,但明星分析师则反而被平台依赖,成为研究所的旗帜或号召,两者角色发生转变,市场的号召性就很不一样,投研圈“两极分化”的特征很明显。“现在,一些明星分析师在资本市场投资链条中占据的位置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形成自己的投资圈子,围绕这个圈子里面都是手握重金的买方机构,分析师推荐的股票就有很多粉丝,但是要想进入这种明星分析师的圈子,却非常难,或者是手握重金的大机构,或者就是私下关系维护做得比较好。”有私募机构人士坦言。
“在投研的圈子里面,勤奋的调研、出报告并非能够培养出优秀的研究员,很多研究员的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他和上市公司的熟悉程度,并能够在圈子里面获得真实的超额的信息,并被买方所认可。有些券商研究员工作几年后,马上被买方机构挖走,看中的就是研究员在上市公司中人脉关系的厚实。”上述熟悉研究所人士你,真正能够说服买方买入并形成行业口碑的路径,其实非常漫长,所以成功的分析师可能需要8至10年的时间去沉淀。“当你在这个行业中,做到食物链的顶端,别人不知道的事情你了解,上市公司对行业的理解也没有你深刻,手中动用的一二级资源无人能敌,这才能算有价值的大佬。”一位知名的策略分析师这样总结。
实际上,为了获得这种“超额信息”和买方认可,不少研究员也常常铤而走险,和上市公司、买方机构连同进行概念炒作,在股价抬高之后来获得收益。“以前很多研究员遵循的套路就是先给核心客户沟通、路演,再发报告、开电话会议,然后引起外界关注。但现在市场行情弱势,原来通过私下勾兑来进行概念炒作的空间越来越小,一些热衷做中介、迎合买方或上市公司来做投资服务的研究员会越来越少。”上述私募机构人士表示。
深度投研报告成“稀缺资源” 券商卖方模式瓶颈待破
不少资深的证券研究从业人员认为,从2003年开始至今,整个卖方分析师行业在快速扩张的同时,实际上经历了极大变化,从研究周期的缩短、服务对象的转变到研究价值的定价,分析师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形成形色各异的生存模式,既有为获得超额信息而在内幕交易上大做文章,又有根据市场情绪随意调整思路来迎合资金,还有凭空想象、闭门造车来大做文章、赚取市场眼球,整个投研行业生态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扭曲。
早在2011年,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就卖方分析师行业的现状进行批判性阐述称,“由于国内投资者对评判股票买卖的时间尺度仅在6个月到一年间,形成了投资管理人短期排名的行业规则和文化,迫使行业从价值投资向趋势投资进行转移,来为短期的股价波动提供可靠的指引。”在高善文看来,这种行业的巨变,一方面造成了研究报告的质量一降再降,导致市场捕风捉影、观点雷同、论证草率多,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形式各异的服务方式,从而形成“卖方研究买方化、买方行为短期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的投研氛围下,卖方机构的投研报告也越来越难获得买方机构的认可和信任,“现在很多券商发布的投研报告,研究深度和参考价值实际上并不高,调研不扎实、成文潦草、逻辑也并不令人信服,很多研究报告并不能落地到投资上去。”深圳一位基金经理坦言,卖方分析的参考价值在于其研究数据是否扎实可靠、逻辑是否缜密、观察公司和行业的角度是否深刻或有独特见解,这些要素才是比较关键的,“卖方研究的重点不是股票而是公司,但目前来看,有深度的行业研报或公司研究,并不比十年前的多。”
在业内人士看,随着未来行情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的改变,券商卖方研究的模式可能面临新的挑战和变化,一方面行情的走弱,基金公司自身难保,加上市场出现的普遍信任危机,未来可能令券商分仓佣金收入存在不小变;另一方面,不少券商研究所内部也开始将第三方排名剔除在考核指标要求外,强化对自身投研专业人才的培养。据悉,一些中小券商研究所已经开始进行内部转型,通过股权激励方式来留住人才,同时向新三板市场研究领域进军。
机构发布的2015年中国证券研究行业调查报告显示,未来买方需求的变化有望推动卖方研究服务模式突破。未来保险、私募、银行、信托、QFII等各类机构投资者均会在较长时期内保持超常规发展的趋势,机构投资者结构仍处于巨变之中。面对这些日益增长的分散、多元化、小规模的客户需求,原有的卖方研究运作机制转型与创新也将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