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投资价值凸显 下半年或有系统性机会
- 发布时间:2015-07-30 01:30:35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杨菲
7月28日,交通银行公告称,基于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和投资价值的认可,公司部分董事、监事和高管增持67.1万股H股。此前,南京银行高管3600万元增持近200万股,汇金按照3.5元/股增持光大银行H股606万股;招商局以18.37元/股购买4675万股招商银行A股,将继续增加持股比例。
尽管经济处于下行周期,银行经营也处在转型过程中,但是货币政策持续宽松、金融业改革和行业面变化、经济结构调整,这些因素都有助于银行股估值进一步抬升。近期银行股东和高管增持不断,同时也在主动释放利好。监管层正在酝酿实行分类持牌制度,银行或将实现跨界经营,再加上银行股的估值优势,分析人士认为,银行股的投资价值逐步显现。
混业经营路径显现
中信建投证券7月28日的研究报告认为,《商业银行法》的修订有望从立法层面解决商业银行综合经营问题。允许商业银行跨界经营将拉开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序幕。另外,有望实行分类持牌制度。推动分类持牌管理,对银行业按照资产经营类别等因素分类发放牌照。
银行业跨界经营主要表现为获得A股券商牌照。大银行会优先获得,因为风控完善,有H股券商牌照。可能的路径是,新设或者由H股券商收购一个A股券商。股份行会先发展大资管业务,待条件成熟后再获得券商牌照。
中信建投认为,混业后对银行短期影响小,但中长期收入结构有望明显改善。因为,首先经纪业务收入、手续费和佣金收入、交易性收入在国外银行中,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近似为20%、20%和20%。但目前国内银行经纪业务收入占比较小,交易性业务和手续费佣金净收入占比23%,未来经纪业务收入和交易性收入占比有望提高,这三块业务收入占比或将提高到40%左右。
其次,目前国内银行的非银行子公司资产和净利润占比更小。例如,招行非银子公司资产占招行总资产的比重为2.6%,净利润占比只有4%。短期内,非银子公司成立对银行业绩贡献不大。
中信证券认为,上市银行步入中报期,业绩增速稳定显示其应对压力测试能力强,下阶段板块催化剂来自于金融改革落地,预计金改确定性强,将对银行商业模式带来巨大影响,关注综合金融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
下半年或有系统性机会
中信建投认为,社会平均融资成本率下降是本轮牛市启动的主要动力。之前,政策主要借助降低无风险利率来减低社会平均融资成本率。但是无风险利率继续下行空间在缩窄,下半年政策主要的目标是降低长端利率,降低贷款的风险溢价。下半年,贷款风险溢价下降主要依靠二季度以来政策效果逐步落实,以及其他有效措施的落地实施。贷款风险溢价已经从5月的4%降到6月的3.53%。
从2014年年初到2015年一季度,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从5921亿元提高到9825亿元,增加3904亿元。不良率从1%提高到1.4%;贷款风险准备从1.67万亿元提高到2.1万亿元,增加0.4万亿元。银行体系自身承担的信用风险在累积,降低风险溢价通过各种手段推进改革来实现。
推进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降息而且要求信贷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防治通缩;打通资金转换通道;75%存贷比取消监管;资金层面的变化;银行业深化改革方案落地;债务置换处置规模增加;定向降准,PSL、MLF、SLO这些货币政策补充工具,可以附加一些信贷条件,降低负债端的成本率,从而降低风险溢价,降低贷款利率,降低社会平均融资成本率。下半年这类措施的效果将逐步显现,从而下半年银行贷款的风险溢价降低成为大概率事件。随着贷款风险溢价下降,银行股的估值抬升的理由将更加充分。
中信建投认为,其看好下半年银行股,主要是三个理由:信贷资金低成本流向实体经济、降息周期的结束、风险溢价降低。这些原因成立将带来银行板块系统性机会。另外,下半年银行获得A股券商牌照,或者高估业务的进一步分拆,将带来银行股阶段性行情。
长江证券认为,长期来看,资产证券化和混业是维持行业成长性、支撑行业估值的两大重要因素。中期来看,利率市场化完成后行业内部加速分化,竞争格局稳定式后优质银行应该有一个更高的估值中枢。短期催化剂或来自国企改革细则落地,员工持股不断有银行跟进,中报业绩超期等。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