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注册制引领下,资本市场加大力度支持科技自立自强,为基础创新、产业升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水”。
创新驱动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特征。如果创新不能转换成产业的持续迭代和升级,就很难转换成市场力和盈利能力。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认为,基础创新、产业升级和现代金融逐步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资本市场的市场属性强、规范水平高,与银行业提供的间接融资相比,具有风险收益匹配、激励约束相融的独特优势。“资本市场促进了创新资本的形成,通过风险投资、股债融资、并购重组等安排,能把各类资金高效转换为资本,为不同生命周期的创新型企业赋能。”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邱勇表示。
当前,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初步建成,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错位发展,推动形成各有侧重、互为补充的适度竞争格局,初步建成了资本市场服务科技自立自强的矩阵,促进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的高水平循环。
作为中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试验田”的科创板,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将未盈利企业、特殊表决权企业、红筹企业的上市渠道打通,强化了资本市场对“硬科技”的支持力度。目前,科创板挂牌上市公司中,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计算机、电子设备、国防军工等“高精尖”行业的公司数量排名前列。
“科创板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更灵活和更便利的融资渠道,并推动了科技企业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发展。”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认为,科创板的5套上市标准,对应了不同发展状态和不同股权结构企业的要求,具有较强针对性,让越来越多的科创企业能够通过不同的标准进入上市通道,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投资标的。
近日,上证科创100指数发布,与科创50指数共同构成上证科创板规模指数系列,反映科创板市场不同市值规模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截至目前,已有11条科创板指数发布,初步构建了覆盖规模、主题、策略等不同类型的科创板指数体系,境内外相关产品跟踪规模超1200亿元。
注册制试点3年来,创业板上市条件更加多元包容,吸引了一大批创新创业企业,正逐步成为创新成长新高地。深交所理事长陈华平表示,近年来,深交所推动要素资源加速向科技创新领域聚集。下一步,将奋力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为全球投资者参与中国资本市场营造良好环境。
当前,多部门释放出加大金融支持科创力度的积极信号,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型企业的功能将进一步增强。国务院常务会议近日审议通过《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行动方案》,提出引导金融机构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企业的不同需求,进一步优化产品、市场和服务体系,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对此,证监会推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制定实施资本市场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行动方案,健全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支持机制,引导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激发市场科技创新活力,助推科技企业做优做强,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行动方案内容包括建立完善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债券发行、并购重组“绿色通道”。通过持续完善科技型企业股权激励制度机制,优化实施程序,豁免短线交易,助力科技型企业吸引稳定人才;优化科技型上市公司融资环境,积极研究更多满足科技型企业需求的融资品种和方式,研究建立科创板、创业板储架发行制度;适当提高轻资产科技型企业重组估值包容性,支持科技型企业综合运用各类支付工具实施重组。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建议,全面注册制下,要完善退市机制,加大退市执行力度,强化交易所一线监管职能,形成有进有退、优胜劣汰的市场形态。
(责任编辑: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