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港股上市公司所聘核数师(同审计师)辞任的消息屡见不鲜。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5月1日至5月27日,有19家港股上市公司披露了核数师辞任公告。而2022年以来,已有超过110家港股上市公司发布了核数师辞任公告。
综合核数师辞任的主要原因来看,一是与审计服务聘期已满、费用问题未达成一致有关;二是双方未能就某些账目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进入财报披露期以后,核数师出现扎堆辞任现象,或与被审计公司2021年年报难以过审有关。
从辞任公告中提及的原因来看,除合约到期外,其他原因大多较为一致,比如受新冠疫情影响,被审计对象大部分时间处于封控状态,无法按时拿到所需资料或配合完成审计工作,导致后续审计工作范围及时间无法确定;审计程序增加导致审计成本增加,公司与核数师在补充审计费用方面未能达成一致等。
对此,协纵策略管理集团联合创始人黄立冲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述客观情况确实存在,但某些核数师辞任还存在更深层的原因。“如果会计师要增加费用会提早要求,除非被审计对象问题严重,导致核数师工作量大幅增长;但归根结底,双方还是在一些账目上存在矛盾,这往往是更深层原因。”
事实上,近几年监管机构强化了对上市公司审计工作的监管力度,而为减少事后责任和损失,核数师也加大了审计或核查力度,特别对一些经营业绩并不理想的上市企业,往往更加严格。
黄立冲表示,核数师对财报数据把关更严,会导致一些潜在的财务风险暴露出来,而针对这些问题,上市公司和核数师可能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也就导致从各公司着手编制财报起的一段时期里,上市公司与核数师的“分手”消息相对更多。
以2021年下半年进入低迷期的房地产行业为例,在某知名房企债务违约事件导致全球“四大审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被立案调查后,核数师对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审核便更加严格。
而物管行业的上市公司同样出现了核数师辞任现象,业内人士认为,这与物管行业上市公司的母公司往往是房地产公司有关,受母公司财务表现影响,核数师对该类企业的审计工作也非常慎重。
黄立冲认为:“越是业绩不理想的行业或企业,财务风险越高,若核数师无法和上市公司达成一致意见,往往会选择辞任来回避被罚或被调查的风险。”
那么,核数师辞任对上市公司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北京看懂研究院研究员王赤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更换核数师,往往会导致上市公司财报披露延期。
黄立冲则介绍,在港股,如果上市公司无法找到核数师为其出据审计报告,那么,这期间该公司就需要一直停牌。而根据港交所规定,交易所可将已连续停牌18个月的上市公司除牌。
(责任编辑:畅帅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