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16日 星期二

财经 > 证券 > 正文

字号:  

警惕形似神不似的“神基”

  • 发布时间:2015-11-16 02:45:28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有这样一批“神基”,虽然业绩做得还不错,但是观察其持仓,发现与基金名称相去甚远。比如叫高新技术基金的,持仓里面几乎全买的银行股;叫大盘蓝筹基金的,十大重仓股则尽是中小创股票。

  对于这样基金,很多基民相当通融,认为只要基金赚钱就行,管它买的股票是不是与名称一致呢。但在专业人士看来,这种名实不符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基金契约,背离了基金行业最为需要的诚信原则,虽然一时有可能赚钱,但最终将会影响持有人的信任。

  支撑基金业数万亿资产规模的基石,就是基金管理人的诚信以及契约精神。不夸张地说,每一分钱都代表着客户对基金的信任。但让人意外的是,虽然基金营销中经常强调的是要高度重视客户的信任,然而在实际运作中,不少基金从业人员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这一点,基金运作经常偏离契约规定,大盘基金买小股票,环保基金买网络股等等,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如若基金管理人经常图一时之利,打着要为基民赚钱的幌子,将契约承诺抛之九霄云外,什么主题强就追什么,过于看重短期利益,长此以往,必然会犯下更大的错误,失去持有人的信任。

  在与众多专业评价机构打交道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他们对于名实是否一致相当重视。其关注的重点,不仅要看挣了多少钱,而且要看钱是怎么挣来的,而这直接关系到净值增长是否可持续。如果经常做些名不副实的事,最后给基金经理的评价一定会相当低。比如大盘蓝筹基金的收益大部分来源于中小盘股票,尽管全年业绩可能远远跑赢其他大盘蓝筹基金,但评价机构却决不会给五星评价,因为这会影响到那些青睐低风险收益持有人的判断。

  其实,基金运作名不副实的现象并不是新问题,但却似乎没有解决的良法。这里面除了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基金公司需要加强自律外,投资者也需要更加成熟,尽量远离那些形似神不似的基金。要知道,这一次背离契约运作有了小甜头,但下一次还会这么幸运吗?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