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获准干“私”活
- 发布时间:2015-10-20 03:22:54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9月11日,保监会发布《关于设立保险私募基金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通知》),明确提出保险资金可以设立私募基金,险资运用因此再度松绑一环。《通知》立足支持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发展,结合保险资金期限长、规模大、负债稳定等特点,对设立保险私募基金进行具体规范。
某保险机构投资管理人士表示,相比于原来险资在投资决策环节中话语权有限的情况,未来险资在成为合伙人后,在相关业务操作中面临更大的主动作为空间。长期来看,政策的松绑有利于保险资金锻炼和提高投资管理水平。
保监会保险资金运用监管部市场处处长贾飙表示,在原来的投资框架下,保险资金无法投资设立或参股私募基金。但随着宏观经济和行业的发展,多个方面的需求逐步涌现,使得监管层开始研究险资参与这一灵活投资形式的可能,“社会资本要加大股权投资的力度,尽可能降低贷款的比重。而保险资金如果要加大股权投资力度,就要有一定的合适的方式,私募基金是加大股权投资最好的方式和途径。”
从保险资产管理的角度看,在经历资金运用权上收的集中化、专业化的保险资管1.0版改革和2012年以来拓宽险资投资范围的保险资管2.0版改革之后,3.0版的改革将着眼于更大的投资空间。贾飙表示,市场化改革后,保险资金还没有完全享受到实体经济高增长带来的好处,且保险投资在追随传统的金融市场时有随波逐流的状况。“最近讨论较多的是资产荒的问题,银行、信托都在找好的项目对接实体经济,而保险资管要走的路还太长,包括保险资管业协会近期正在考虑非标资产估值等工作都是保险资管3.0提出的对接实体经济的最基础要求。”
特别是在权益类投资和固定收益类投资不确定性增强之际,以私募基金作为灵活的投资通道缓释再投资压力,成为保险资金,特别是久期明显的分红险等寿险资金关注的焦点。保险机构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在追求安全性的长期资金与市场短期内剧烈波动、不确定性增强而资产配置收益下行等情况遭遇时,成规模、成建制的保险资金自然将成为股权投资方向火力最猛的“弹药”,对于改善资产配置结构意义重大。
目前,保险资金发起设立的私募基金已有两方:一方为光大永明资产管理公司(光大永明资产)联合五家险企成立的合源资本;另一方为阳光保险集团单独发起的阳光融汇资本。据报道,保险私募基金政策开闸后,平安、华泰、泰康等大中型保险公司也纷纷寻求参与的可能。
合源资本董事长华旸表示,保险公司尝试介入私募基金领域,与其投资端收益率承压有关,尽管目前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PE和VC基金管理人有上万家,活跃的也有四五百家,但符合保险公司投资要求的还为数不多。
实际上,保险机构正在积极寻求有能力的合作方伸出“橄榄枝”。从事保险资管业务的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对已经积累较多股权投资经验的大型险企而言,设立私募基金提供更好的投资机制,比如跟投、利益分成、股权激励机制等,且更市场化、专业化。多家保险机构正在积极申请设立私募基金,并积极调研和论证适合自身特点和偏好的基金形式,全国范围内的人才搜寻也在进行当中。
投中研究院分析人士表示,大型保险机构基于自身资金、渠道、资源、人员配置以及投资能力的优势,更倾向于进行直接股权投资;中小型的保险机构由于自身资源以及投资能力有限,更加倾向于对PE进行配置,其中有些保险机构在投资股权基金时会要求PE机构提供一些较好的项目跟投机会,把“股权基金+跟投”作为一种配置策略。此外,保险资金将增加对VC的配置需求,以及加快对海外股权投资基金的配置,也成为当前险资股权基金投资的新趋势。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