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驱动力仍在
- 发布时间:2015-06-15 00:56:52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这波牛市从2014年7月的2000点,一路上涨至目前的5000点。而如果从创业板看,其实牛市已经从2012年12月展开。对于后市,付伟琦认为无论是从宏观还是从微观来看,牛市的驱动力仍在。
从宏观分析,付伟琦指出,第一,现在股市流通市值占整个居民定期存款的比例与2007年牛市的高点相比还有很大空间;第二,股市流通市值与房地产存量市值的比例离2007年的数据也差很远。付伟琦的理解是,居民储蓄以及部分房地产投资的资金向股市转移的趋势还未结束。如果说2003年到2013年,社会财富分配的载体是房地产的话,那么2013年开启的这轮牛市,很可能是未来社会财富分配的主要载体。“我们认为,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的比例,会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共识。”
从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关系的角度看,股市走牛也具有积极意义。“政府一直在讲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从某种程度上讲,证券化率提升就实现了这个目的。目前非上市公司的融资还是很困难,即使年利润2000万元的小企业拿到银行贷款也有难度。如果上市公司收购这种小公司,就可以通过增发实现融资。”付伟琦指出,股票市场一方面提高了直接融资的比例,另一方面高PE降低了企业真实的融资成本。这对于国家的经济转型有比较积极的意义。
付伟琦认为,本轮牛市的微观驱动基础在于创新、变革与转型。每一轮牛市都有一条清晰的主线,2007年的牛市,解决的是“衣食住行”问题,“泛地产”行业股票均取得了巨大涨幅。但2013年开始的这轮牛市,则更多的是解决“科教文卫”问题,因此我们已经看到相关领域成为过去两年的领涨板块。而这类软性需求的解决,更多的来自政策监管的放松,以及企业自下而上的创新。而创新型的产业发展,更依赖的是权益类市场。
从上市公司转型的动力角度看,可以用“穷则思变”来概况。过去几年传统经济低迷,大量企业的管理层也越来越接受了中国经济不是周期性而是趋势性的下行的判断,死守传统业务是没有出路的。尽管转型未必成功,但不转就更没希望。“所以,我们从微观上观察到,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进军新兴行业。我们愿意相信,部分优秀的传统企业同样会在新的领域做出优异的成绩。”
此外,从社会潮流的变迁看,5年前的大学毕业生,把公务员作为排名靠前的职业选择,但如今,我们看到创业已成为一种较为主流的职业选择。大学生选择创业,选择去中小民营企业就业,将进一步释放中国的“工程师红利”。“无论从企业的角度,还是人才的角度,我们认为中国自下而上创新的动能仍在,并且有不断加强的趋势,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付伟琦说。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