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由厦门银保监局主办的“金融服务新市民 携手奋进新征程”厦门银行业保险业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新闻发布会圆满举行。厦门银保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谈晨,以及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厦门国际银行、人保财险、中国人寿等银行保险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
作为当天唯一一家受邀参与发布会的本地法人银行,厦门国际银行高度重视新市民金融服务,在厦门银保监局指导下,面向新市民群体推出了“1+3+N”专属金融服务体系。据厦门国际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黄大庆介绍,该体系以数字化、线上化为依托,重点围绕新市民关切的生活、就业、发展3个核心需求,打造N项量身定制的产品与服务,以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
精准把握新市民“生活、就业、发展”三大核心需求
新市民群体由于工作不稳定、社会保障参与不足,以及本地信息缺失这些问题,过去往往无法从银行获得满意的资金支持。黄大庆告诉记者,厦门国际银行为此推出了福建省首款、全国第三家为新市民专属研发的全线上消费贷款产品“新市民贷”,并结合“兴安花”信用消费支付服务,新市民仅凭一部手机和本人身份证即可在线申请最高申请20万的消费贷款。此外,今年还推出了新市民专属“幸福无限卡”借记卡,可在厦门地铁、SM广场、厦商百货、多福便利店等生活消费场景提供“先享后付”的消费体验和客户权益,满足新市民大到支付房租、添置衣物、小到一日三餐、乘车出行的日常生活消费需求。同时,对于在厦门打拼多年、具有购房置业能力的新市民,除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外,厦门国际银行重塑住房按揭贷款的业务流程,相较于以往前往网点递交纸质材料的方式,不仅支持线上7*24小时的服务受理,也实现了房产在线估值和自动审批。原有耗时近两周的办理时长,现如今最快一天批复,抵押后最快一天放款。仅2022年以来,厦门国际银行厦门分行已累计向新市民群众发放消费类贷款15.9亿元。
在就业方面,黄大庆表示,针对新市民就业较为集中的建筑工程、道路运输、餐饮服务、信息软件以及中低端制造业,厦门国际银行积极发挥金融科技优势,面向上述细分行业内的企业推出“梦想贷”“知享贷”“运享贷”“建工易贷”等数字化线上普惠小微信贷产品。例如建筑工程业是厦门市的支柱产业之一,更是许多外来务工人员较为聚集的行业。为解决建筑工程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厦门国际银行推出“建工易贷”一站式服务平台,仅2022年厦门分行已累计投放建工企业贷款9.56亿元,助力近200家建工企业为超6000多员工创造就业机会。
为进一步助力新市民融入厦门、在厦门扎根发展,厦门国际银行也将金融服务精准延伸至城市最小经济单元。以本地餐饮业为例,厦门国际银行厦门分行与美团联合向入驻大众点评的餐饮、住宿类商户提供线上融资支持。尤其在疫情期间,大大缩短该行与新市民小微商户之间的服务距离,助力在厦发展的餐饮小店经营者、外卖经营者等个体户最小经济单元,其中小吃快餐、水果生鲜、饮品店铺等品类客户占比50%以上,多用于新店开业、扩张和装修。黄大庆告诉记者,“厦门国际银行在扶持小微商户来厦门发展带动就业的同时,也将进一步助推城市‘夜间经济’释放活力,让美丽厦门更具‘烟火气’”。
暖心打造N项量身定制的新市民产品与服务
由于新市民人群所处行业、职业、学历、年龄存在差异较大,金融需求呈现“广、多、散、零、碎”且更偏好线上化服务的特点,厦门国际银行深入分析新市民群体的差异性,先后推出了“量身定制”的系列特色数字化产品。据黄大庆介绍,除了“新市民贷”之外,厦门国际银行围绕新市民细分客群,还贴心推出了面向女性创业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的“兴安贷+巾帼贷”,支持来厦发展不久的行业持证专业人才、市政府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的“科技人才贷”“工程人才贷”“优才贷”,以货车司机为主的“兴安贷+货车司机贷”等,以满足不同新市民群体的金融服务需求。
同时,厦门国际银行将新市民服务场景延伸至安居、创业、医疗、养老、教育及金融素养提升,不断丰富新市民专属暖心服务。在医疗健康场景,积极响应参与市发改委推行的“信用就医”平台,推出“信医付”就医信用额度服务,解决就医预交充值、多次排队结算付费等痛点,不仅减轻了患者看病地负担,也利于医疗机构就诊流转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在网点现场服务方面,针对投奔子女来厦的新市民老年群体,营业网点提供爱心专座、敬老窗口专属服务通道,为老年客户提供特色服务(包括一杯茶、老花镜、血压计等)和适用老年人使用习惯(保留传统线下服务模式、放大字体,放大音量方便老年客户理解和操作)的服务措施,帮助老年群体尽快融入城市生活的同时,不断提高厦门城市“适老程度”,让城市生活更有温度、更加暖心。
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是发展普惠金融的必要举措,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厦门国际银行表示,将进一步落实厦门银保监局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工作部署,结合区域发展特点及各分行特色优势,加大新市民服务投入力度,通过“生活+金融”的多场景渗透,持续完善“1+3+N”专属金融服务体系,积极践行服务新市民的社会责任,让金融力量更好地惠及民生。(以上图由厦门国际银行提供 授权给中国网财经使用)
(责任编辑: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