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做好“三农”工作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撑。
进入“十四五”时期,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积极担当国有大行责任,充分依托和发挥集团“一体两翼”战略发展格局优势,结合北京区域特点和京郊农业产业发展,积极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金融之力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截至2022年6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超过191.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近39.43%。
协同合作发力 多元服务支持农业产业发展
位于北京东北部的平谷区,不仅有着“中国桃乡”的美誉,还被确定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和第一批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近年来,平谷区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致力打造成为农业高新科技企业与农业研发机构集群。
作为扎根服务于此的二级机构,中行北京平谷支行始终以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紧跟平谷区“十四五”规划,谋求战略突破,以金融“活水”润泽平谷土地,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中行平谷支行积极主动对接区内农业科技创新领域行业龙头企业。北京沃德辰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平谷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核心企业,就与中行平谷支行有着业务往来。这家企业以蛋鸡、肉鸡等多个自有品种的育繁推为主营业务,在解决我国蛋鸡、肉鸡育种“卡脖子”问题方面颇有成效。据了解,2020年双方建立合作关系。面对当时的疫情,中行积极提供金融支持,为其核定综合授信1亿元,助力企业渡过疫情难关,支持了首都菜篮子工程。中行平谷支行周到细致的服务赢得企业认可,双方业务往来日渐深化,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为助力该企业业务拓展,中行平谷支行积极牵线搭桥,联动系统内兄弟行,为企业肉鸡产业在山东平原、成武等地的发展保驾护航;此外,发挥中行综合化优势,联动中银国际通过某大型产业基金进行股权投资,深度支持其上下游涉农企业;还运用中行选择权贷款业务,多维度向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为扶持平谷区农业科技创新产业,推动“农业中关村”建设贡献了中行力量。
立足县域布局 因地制宜“贷”动乡村振兴
2021年以来,中行北京分行持续落实总行“十四五”规划和“八大金融”发展战略,深化推动“县域金融”战略执行,要求辖内县域支行立足当地,结合各区域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特点,因地制宜确定普惠型涉农业务发展战略;加强银政企合作,找准信贷支持切入点,为涉农企业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融资支持。
在通州区,中行北京通州分行员工主动走上田间地头,了解农户、农业企业实际需求,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该行与通州区农业农村局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就支持副中心美丽乡村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乡村休闲旅游等展开合作。不久前,该行为副中心生态农业龙头企业某种植园发放中期流动资金贷款280万元,有力支持了企业蔬菜生产设施建设项目,赢得通州区农业农村局和企业高度赞许。
在平谷区,中行平谷支行不断加强与平谷区农业农村局、中关村平谷园对接合作,全力推进“中南农科智城”项目建设。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已借助“中银置业通宝”产品成功为三家入区企业提供贷款近2850万元,助力农科创产业招商。
此外,今年4月,中行北京分行还在密云支行成立现代农业专业化小组。小组成员深入乡村一线,拜访当地农业农村局和区内重点农民专业合作社,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特点,精准“画像”,探索设计标准化融资服务方案,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社贷”产品。截至目前,已为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投放信贷资金410万元。
拓宽服务渠道 延伸触角提升惠农效果
中行北京分行深入挖掘“三农”工作与金融服务的合作切入点,贴近农业需求,走近乡村农民,不断拓展延伸服务渠道,推动资源和服务下沉“三农”市场。
据了解,中行北京分行走进密云区石城镇人民政府、石城村,开展现场走访调研,了解村集体运营情况及村民生产经营需求,创新资金支持方案并探索新型合作模式,加大在民宿日常经营、农村建设等方面的信贷资金投入,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同时,积极与各区县政府职能部门对接。例如,与北京农担平谷公司建立深度合作关系,通过“信贷直通车”政策,拓展农村合作社、农贸批发市场、民宿旅游等场景,深入挖潜企业多元化服务需求,中行北京平谷支行通过与东寺渠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金海湖旅游区、渔阳滑雪场旅游区等建立授信合作,推动县域经济多维度发展。
此外,中行北京分行发挥中银集团综合化、全球化经营优势,借助中行特有的“惠如愿•中银e企赢”全球企业生态系统,为涉农主体参加各类对接、撮合活动牵线搭桥,为北京地区特色农产品开辟销路,推动优质农产品“走出去”,被社会各界广泛了解。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亦是关键之年。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深入落实总行“普惠金融”“县域金融”有关工作要求,切实加强对“三农”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以多元金融服务激发农业农村市场活力,为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