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杭州银行发布2021年年报。该行2021年成绩单延续了近年来稳健发展态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93.6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36%;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92.6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77%;资产总额13,905.6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93%;不良贷款率0.86%,拨备覆盖率567.71%,资产质量达到上市银行较好水平,拨备水平处于行业领先。与此同时,年报显示,该行将按10股人民币3.50元(含税)向普通股股东派送现金股利。
战略领航:沿着高质量方向行进
2021年是杭州银行新一轮五年战略规划定向起航之年,该行沿着正确清晰的战略规划航线,坚持战略目标不动摇,确保执行落地不走样,努力推动实现更为均衡、更有特色、更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公司金融积极践行轻资本流量策略,零售金融持续加强组织营销,小微金融积极发展信用小微,金融市场业务有效强化研究支撑,资产管理业务积极推进理财转型,各业务条线联动协同增强,推动资产规模稳步增长,业务结构持续优化,经营效益稳步提升。同时,着力培育形成在科技金融、小微金融、财富管理、财资平台等方面的“护城河”。
数智赋能:注入高质量发展动能
当前,数字转型已成共识,发展金融科技是未来。“数智”也成为杭州银行年报中的高频词。2021年,该行制定“十四五”信息科技规划,明确客户服务、业务发展和管理模式等数字化转型要求,并根据目标架构蓝图,以20个重点项目为抓手,从应用层、平台层、基础层等三个层面有序推进科技攻坚与数字化转型;以中台建设为基础,逐步沉淀形成业务中台、技术中台和数据中台,实现科技能力平台化;以科技人才为支撑,推进科技人才强军计划,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和储备,优化科技人才队伍结构,积极培养复合型人才;以技术应用与创新为动力,积极与金融科技头部企业、科研院校展开合作,在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加深研究,探索信息科技创新应用落地实施。通过持续推进“数智杭银”建设,逐步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质量立行:夯实高质量发展底盘
合规风控创造价值,杭州银行坚持“风险专业和合规全程”,将风险合规能力作为战略规划中要提升的五大能力之一,着力实现风控全面、专业、高效、智能以及主动合规和全员合规。
连续20个季度下行的不良贷款率,说明务实高效的风险管理能力已成为该行一大核心竞争力。风险管理方面,该行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是发展的前提、不以风险换发展”的理念,坚持大额风险排查、信贷结构调整、员工行为管理“三大法宝”,持续加强风险管理队伍建设,坚守全员全程的风控策略;深化数智风控技术应用,推进全口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持续提升风险管理的全面性、专业性和独立性。
加强内控合规上该行也毫不放松。2021年,重点开展常态化“双基”管理(基础管理、基层管理),将“三化”建设、贷(投)后管理体系、大额风险排查、第三方合作机构管理、案件防控和员工行为管理等十项工作作为重点项目,逐条细化工作举措。同时以“内控合规管理建设年”为契机,把握审慎稳健的经营方向,不断健全内控体系、补齐机制短板、强化合规意识。认真落实执行反洗钱管理的各项要求,着力建设“组织架构、客户信息、可疑交易、风险评估、队伍建设和培训宣传”六位一体的反洗钱管理体系,持续推进客户身份信息治理,优化更新反洗钱监测系统,提升客户身份识别和高风险客户监控能力,反洗钱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坚守本源: 服务实体高质量发展
深耕区域经济的杭州银行始终牢记服务实体经济初心,持续加大对制造业、新型城镇化、普惠金融、科技文创、绿色金融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2021年,该行以培育实体领域专业队伍为目标,积极开展公司条线中小企业“繁星计划”,以“六通六引擎”场景化客户服务体系服务实体企业;与杭州市经信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三年向杭州市制造业企业提供350亿元专项信贷额度支持;优化升级云小贷、税金贷等普惠金融产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助力小微企业优化服务体验、拓展融资渠道;积极响应浙江省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号召,制定行动方案并细化目标清单,支持基础配套设施和特色产业建设高质量发展,聚焦区域短板精准发力县域金融,围绕支农惠农强化乡村振兴重点领域投入,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共同富裕建设。截至2021年末,制造业贷款余额473.3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9.33亿元,增幅30.03%;“两增两控”小微贷款余额917.0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8.29亿元,增幅20.86%;“专精特新”企业客户超过1,000户,科创企业客户中95%以上为民营企业、70%以上为小微企业;绿色贷款余额419.3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4.49亿元,增幅33.19%;涉农贷款余额739.3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3.02亿元,增幅26.10%。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杭州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陈震山在年报致辞中表示,2022年,该行将坚守初心、变革图强,坚定推进“二二五五”战略实施,坚持客户导向、数智赋能,突出综合化服务、突出精细化管理、突出体系化经营,在“更智、更轻、更精、更专”的轨道上加快推动二次转型,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持续构建差异化优势,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广大投资者和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责任编辑: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