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财险四川省分公司)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系列指示精神,积极贯彻集团公司各项决策部署,围绕“治蜀兴川”,积极发挥专业优势,践行责任担当,在保险扶贫、金融扶贫、产业扶贫等方面有效作为,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为助力四川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积极贡献力量。
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齐发力
中国人寿财险四川省分公司党委将“三区三州”扶贫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成立了“三区三州”精准扶贫领导小组;设立了扶贫办公室,统一加强对所辖区域扶贫工作的归口管理。同时,制定了《“三区三州”扶贫工作方案》,并组织召开了“三区三州”扶贫工作专题研讨会。此外,中国人寿财险四川省分公司还将所辖各机构助推扶贫工作纳入年度监督检查重点,加强监督执纪问责,确保扶贫责任落地。
围绕“三区三州”地区建设和产业发展规划,中国人寿财险四川省分公司从政策扶持、机构网点建设、扶贫产品开发等方面发力,积极推进大小凉山脱贫攻坚。
2020年,该公司将国务院扶贫办挂牌督战村凉山普格县荞窝镇城西村确定为定点帮扶点。公司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先后多次到城西村开展扶贫督导和现场调研,并向该村赠送了8428.55万元的保险保障和14万元专项扶贫资金。针对凉山州政府重点打造的“果、薯、蔬、草、药”等五大特色产业,该公司还积极配套落地会东蓝莓等保险扶贫项目,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为该项目提供保险保障600万元。
遵循“服务国家大局、坚持精准扶贫、注重措施实效”的基本思路,中国人寿财险优先在深度贫困地区规划设立机构网点。截至目前,中国人寿财险四川省分公司已在“三区三州”的凉山州设立了中心支公司,在凉山的甘洛、盐源国家级贫困县及乐山峨边彝族自治县分别设立了四级机构。该公司表示,还将继续在当地其他深度贫困县筹建网点机构。
中国人寿财险党委副书记余贤群在凉山州调研时表示,要通过推广实施集团公司“扶贫保”工程,围绕产业、企业、就业,服务农业、农村、农民,聚焦生产、生活和生命健康,构建具有中国人寿财险特色的“安心333”扶贫长效机制,不断完善相关政策举措,并充分发挥中国人寿财险的专业优势,用保险守住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助力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为“三区三州”脱贫攻坚作出国寿贡献。
数据显示,2020年1-6月,仅中国人寿财险四川省分公司就为49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扶贫保”,累计提供风险保障8432万元。
探索“金融+”扶贫模式增动能
中国人寿财险充分认识到,产业扶贫是贫困人口增收、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措施,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近年来,中国人寿财险四川省分公司在德阳市中江县仓山镇积极探索“金融+”扶贫新模式,成功打造了五位一体的“仓山扶贫模式”。
中江县是全国生猪出栏大县。2018年9月,中国人寿财险四川省分公司联合中国人寿集团旗下广发银行在中江县仓山镇打造了“生猪规模养殖扶贫产业园”。该模式由仓山镇党委、政府通过对全镇贫困户贫困人口深入排查,选取了100户因病、因残致贫,且大部分年事已高的老、弱、病、残特困户(涉及人数295人)参与。项目总投资500万元,其中政府投入扶贫资金350万元,广发银行为每户贫困户提供贷款1.5万元,中国人寿财险四川省德阳中支承担该项贷款5年约30万元的资金利息,为特困户解决贷款难、无力偿还利息的难题。项目由生猪养殖龙头企业温氏集团负责项目经营管理,项目所在地的村集体经济公司——中江县仓山镇村建公司则代表村民集体参与、监督项目前期建设和后期运营管理。
据悉,该产业园于2019年4月竣工投入使用以来,实现年出栏生猪4000余头。在2019年首年就为100户特困户每户增收3000元。同时,项目运营5年后,村建公司每年还将实现经济收入不低于20万元,能够继续用于本村的基础建设、支持产业发展以及帮扶因病因灾致贫返贫的困难家庭,有效解决村集体经济“空壳”问题,从而持续壮大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该模式成功实现了“政府扶持+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金融企业+贫困户”的五位一体持续“造血式”扶贫,为当地脱贫致富筑牢了产业根基。与此同时,通过投保政策性生猪保险,有效地增强了养殖场的风险抵御能力。
据中国人寿财险四川省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投入运行以来帮扶成效明显,扶贫模式也得到了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的高度认可,在全县进行了大力宣传和推广。目前已在中江县白果乡、通山乡新建成两个养殖场,拟再在全县复制推广建设12个养殖场。据悉,中国人寿财险四川省分公司正积极着手在全省系统大力推广“仓山扶贫模式”,尤其是聚焦凉山地区,重点推进定点帮扶村的生猪养殖产业建设,助力贫困地区长远发展。
(责任编辑: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