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十九大首次提出“健康中国”战略,“大健康”正日益成为保险业的热门词汇,大健康是一种全局的理念,与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密切相关,所涉行业众多,具体到保险行业,关注最多的莫过于健康、养老两项。
无论是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还是大健康概念的火热,其大背景都是中国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根据联合国人口署统计,2019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达1.76亿,较2000年的已经增长近一倍,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2.6%,预计到2030/2050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24.8%/34.6%、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6.9%/26.1%。
在人口老龄化问题快速发展、深化的同时,未富先老的问题也始终突出,如何解决越来越庞大的老年人群体的健康养老问题显得愈发迫切。
这还只是对于人口老龄化问题最直观的感受,实际上,随着新生人口减少、老龄化人口增多,以及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人口年龄结构有可能从目前的金字塔状发展为柱状,并在一定时点达到一个新的稳定状态——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不仅仅是健康、养老的巨大压力,还有对于经济社会全方位的、深层次的影响。
针对这种有可能的新的均衡状态,近来,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东升一直在奔走疾呼,倡导高度关注“长寿时代”的到来,主张应采用更积极的态度看待人口结构的变化,适应这种变化,并打造真正可以满足时代需求的健康养老服务。
6月3日晚,其与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一同参与“国民财富大讲堂”的现场直播,围绕“长寿时代的挑战与机遇”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一个从政府、监管层面出发,一个以经济、企业视角出发,基本把保险业为什么一定要聚焦大健康产业,以及如何聚焦讲清楚了,中间还穿插不少泰康保险集团探索建设中国式养老社区多年积累的心得体会以及未来规划,干货相当之多。
必须看到,人口老龄化在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巨大挑战的同时,其中也蕴含不可限量的商业机会——对比发达国家,健康领域,无论是日常的健康管理,还是术后的康复治疗等等,都远远不够;养老领域,多层次养老产品的供给,多渠道养老资金的筹措、增值服务等也依然不足,而这些都是保险业的机会所在。
可以看到,不少大型险企已纷纷喊出再度转型升级的口号,其大背景同样是伴随人口红利的消褪,过往的粗放式发展已经不再适用,保险公司迫切需要告别传统发展模式,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大健康产业成为这些险企不约而同的选择,从外部环境看,发力大健康是保险业的机遇所在,从险企自身经营出发,直面长寿时代,发力大健康也是险企动力转换的必然选择。
长寿时代不可避免,与其消极面对,不如积极应对
以往,人们都是将“老龄化”视为“洪水猛兽”,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巨大挑战,但问题如果无法避免,对于企业家而言,采用一种更加积极的态度来看待,或许才是最佳选择——挑战与机遇很多时候都是一个硬币的两面,“长寿时代”概念的提出,所体现的正是这样一种积极的态度。
陈东升指出,妇女生育意愿降低带来的低出生率以及医疗技术进步等带来的低死亡率,导致人口寿命每10年增长2-3岁,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占比大幅增加,人口结构将逐渐从金字塔结构发展为柱状结构。预计到本世纪末,人口增长到100-110亿左右将停止增长,甚至开始出现下降,人类社会将进入新的均衡状态——“长寿时代”。
陈东升同时强调,“长寿时代”迅速来临,是人类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最大的问题。因为当人类进入“长寿时代”,人口将呈现新的均衡状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伦理、城市建设等都将因此发生变化。“长寿时代”的概念与“老龄化”有着极大不同,“老龄化”是一种现象,一种问题,但“长寿时代”则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类似。
“长寿时代”经济发展很长时间得益于”人口红利”,但当“长寿时代”到来,当生活中每4个人就有一个65岁及以上老人的时候,当人口结构处于新的均衡状态,甚至当人口开始下降,经济的动力来自于什么?
对此,陈东升表示,必须积极看待“长寿时代”,因为长寿时代是健康时代,是财富时代,“长寿经济”将伴生而来,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应对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见过的挑战。
实际上,“长寿时代”概念是西方人口理论发展的产物,与过去消极看待老龄化问题不同,“长寿时代”本身体现的就是一种更加积极的视角。
面对“长寿时代”到来带来的严峻挑战,周延礼也表示,社会应有更多紧迫感。国家层面,能够在顶层设计方面有所考虑,尤其是对老有所养的问题要有全面规划——不是简单的发放养老金,而是能够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让老年人真正的老有所养,增强其健康感、幸福感。
经济层面,也应进行长远规划,虽然国家阶段性出台了很多关于老龄化的政策,但从经济储备的角度来看,依然面对压力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做出适应人口结构变化的财政安排、政策措施。更重要的,还是要发挥社会力量,调动社会资源,共同来参与多层次养老体系建设。
长寿不仅仅是社会问题,还是经济问题,蕴含巨大产业机会
曾有知名心外科医生总结,每半天为30个病人诊病,其中只有5人需要手术,其余25人中,约一半尚未达到手术指征,需要的是健康管理,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另一半则往往是因为术后缺乏科学康复护理,导致病情反复。在国外,手术只是整个健康管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在国内,除了诊断、手术,其他环节都严重缺位。
随着“长寿时代”到来,人均寿命大大延长,每个人都有可能带病长期生存,日常的健康管理,术后的康复护理问题都将被加倍放大,长寿时代带来问题,却也因为解决这些问题,带来巨大的产业机会。
陈东升旗帜鲜明地指出,长寿时代是健康时代,健康产业将因此成为大产业。因为按照人生财富曲线,人的一生中,最重要花钱方向只有三种:教育、健康、养老——后两者都在大健康产业范畴内。
周延礼对此表示赞同,他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国内养老金和养老金相关产业占比仍微不足道,从应对未来养老需求角度出发,这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是一座“金矿”,可以深入挖掘。
从国家层面来看,这显然已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把“健康中国”作为一个国家战略来推动实施,国家有关规划当中也有关于“健康养老”事业发展的规划。周延礼表示,“健康养老”是事业也是产业,一旦做好,其带动效应将是巨大的。
大健康与人的生老病死密切相关,而作为为人的生老病死等提供风险保障的保险业,在大健康产业发展过程中,自然不能缺席。
周延礼指出,随着长寿时代的到来,现在需要支付的基本养老金支出每年都在增加,对于中央财政带来很大挑战,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养老制度体系,商业养老保险应该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站在保险业的立场上,应该积极思考大健康的概念,通过健康管理、财富管理等,解决“长寿时代”所面临的挑战。
在陈东升看来,保险业参与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不是跨界而是产业链的延伸,合乎当下经济发展大逻辑。其指出,工业社会的最大特征是规模经济和专业化分工,信息社会则是“共享+生态”。传统保险业还停留在工业时代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认为做从事健康管理、养老社区等属于跨界,但实际上泰康保险集团是深耕寿险产业链,将虚拟的金融保险和实体医养结合起来,为人们提供一站式的终身医养服务,形成链条式服务体系,满足客户需求同时,降低生活成本。
满足中等收入群体“富足养老”需求,下沉市场是中国式养老社区当务之急
在泰康保险集团的引领之下,如今,保险公司投资实体养老社区已经蔚然成风,四处开花落地,先进的软硬件设施,彻底打破人们对于传统养老院的刻板印象,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却是,这类养老社区动辄百万元起的入住门槛,以及每月数千元的费用,令其目标客户仍局限于高端客户,无法满足日益壮大的中等收入群体的养老需求。对于经营养老社区的保险公司而言,如何有效扩大目标客户群,也是一个重要课题。
对此,周延礼认为,“富足养老”也是需要保险业解决的问题之一,“要看准大健康事业,大力推动,做出成效,在总结成功样板基础之上,再提高层次——现在要解决的是健康养老问题,下一步,要实现富足养老的目标。”
他指出,养老社区建设满足了一部分人富足养老的需求,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中等收入这个庞大群体的养老需求,在这方面,保险业可以继续加大思维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此外,他认为,养老文化的建设培育也至关重要,因为至今仍有很多人觉得让父母住养老院是不孝顺的表现,这种传统观念需要转变。
下沉市场,满足更多人的养老需求其实也一直是陈东升在思考的问题,他相信,通过降本增效,未来完全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
陈东升喜欢举的一个例子是汽车,汽车在发明之初也是奢侈品,但在福特发明流水线之后,其生产效率大大提升,生产成本大幅降低,而到如今,汽车已经基本普及。
据他介绍,泰康实际已经设定目标,要为中等收入群体服务——目前国内年收入在50万元左右的家庭达到3000万左右,对于保险业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更为广阔的市场。
至于如何降低成本,陈东升也给出了具体的方案,简而言之就是“降本增效”。一是通过大规模连锁的方式降低养老社区经营管理成本;二是通过引入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降低运营维护成本;三是通过鼓励人们趁年轻买保险,以及提供优质财富管理服务,利用时间和复利的作用帮助人们积累更多养老资产。
在周延礼看来,除了企业自主的降本增效,政府也可以通过实施税收优惠等政策的方式,帮助企业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因为,让更多的人享受更优质的养老服务,也是一种社会发展红利,是一种新的社会福利。
从模仿国外到自主创新,泰康模式渐入佳境:打造三大服务闭环,构建大健康生态体系
养老社区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国内从无到有,也不过数年时间,泰康作为首吃螃蟹者,在吸收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做出了诸多适应国内环境的创新性探索。如今,距离其第一家养老社区“燕园”开业,已经将近5年时间。
回首创新路上的种种,陈东升认为,最大的挑战一是来自于公司股东、高层管理干部,及其对于商业模式的认知——很多人觉得公司跨界了,走得太远了,没有边界感;二是反对的声音认为,这种模式重资产、回报慢,且回报不高——事实上,投入资金后五年之内确实没有收益,但之后长期的收益可以弥补前期的收益损失,这种模式下可以产生长期稳定的现金流流入;三是监管乃至社会对养老社区这一商业模式的理解和认知,也需要不断进行沟通。
陈东升坦陈,由于在国内属于首创,泰康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一切都在摸索试错中不断前行,在具体实践中走了不少的弯路,犯了不少的错误,但也是在前行中,很多问题得以解决,并最终形成了泰康独特的竞争力。
他本人对于保险公司投身大健康产业的进阶路径也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和规划,他表示,泰康目前已经形成医养融合的“四位一体”发展道路,目标是通过构建三大服务闭环,最终生成大健康生态体系。其中,“三大闭环”即指长寿闭环、健康闭环、财富闭环。
“目前,我只是讲养老,还没有讲大健康生态体系,但其实未来就是要让我们的客户买我们的养老保险,在我们的养老社区养老;买我们的健康保险,在我们的健康体系中得到治疗。”
陈东升解释,无论是要发起养老革命,还是要打造三大闭环,形成大健康生态,其目标都是要降低成本,惠及客户,对于这一目标,泰康提出一句口号,即“让人长寿、健康、富足,让保险安心、便捷、实惠。”
从模仿国外保险同业,到自主创新,经过20多年发展,泰康已然在吸收总结国外经验基础上逐渐开创出一条创新的发展道路,经过数年时间的积累,包括经验的积累,客户的积累,数据的积累,管理模式的迭代升级、销售模式的进化等,逐渐进入成体系发展阶段,这一模式显然也已经赢得了监管以及同业的广泛认可,旗帜鲜明地发展健康养老产业至少已经成为诸多大型险企共同的选择。
作为一个企业家,陈东升本人在不断的探索中,有了更多体会,“企业家都希望成为像乔布斯一样的人,改变社会,改变世界,但改变社会,改变世界很难,不是每个企业家都能做到,所以对于企业家而言,最重要就是在自己的领域中能够有所创新,当创新不断积累,企业的道路越走越宽阔,最终才有可能实现颠覆式创新,形成新的商业模式。”
(责任编辑:赵金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