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光伟带领走在转型路上的深圳华强(000062.SZ)远未到盈利能力爆发期。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1992年,深圳华强集团通过对其属下部分企业重组成立深圳华强,并于1997年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而华强集团创建于1979年,原本是广东省政府国有独资企业,梁光伟从一名普通工人迅速崛起,2000年成为华强集团掌舵者。两年后,华强集团改制,国有资本让出控股权,实施管理层和员工持股。不过,虽然掌舵多年,直到2016年,梁光伟才真正成为华强集团及深圳华强的实际控制人。
深圳华强的发展史堪称是中国沿海产业转型的一个时代缩影。早年,深圳华强与日企合资,东莞三洋一度响彻大江南北,2006年退出,几经周折转型至商业地产。 2014年至今,公司转型半导体等。
深圳华强的产业转型基本上是通过资产腾挪来实现。Wind数据显示,仅从2014年以来,公司至少收购了9家电子元件、电子设备类公司,耗资约28亿元。5月28日,公司再次宣布筹划收购深蕾科技75%股权。
总体而来,深圳华强经营业绩不佳。2014年以来,虽然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但其盈利能力极不稳定。2015年、2017年相继下降,今年一季度,再次下滑。
毛利率、净利率足以说明持续盈利能力。2014年以来,深圳华强的毛利率、净利率连续4年下降。今年一季度,其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13.31%、5.30%,持续盈利能力压力承压明显。
4年28亿并购9家公司
深圳华强还在加码并购延伸产业链。
5月28日,深圳华强发布停牌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并结合发行定向可转债或支付现金等方式,向前海深蕾科技集团(深圳)有限公司(简称深蕾科技)各股东购买其合计持有的深蕾科技75%股权,预计不超过10个交易日内披露本次交易方案。
尽管目前尚未对标的资产进行评估、交易价格也未确定,但交易双方已经设立了业绩对赌协议,由此可见,此次收购,存在较高溢价。
深蕾科技2016年6月17日才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夏军,注册资本1.296亿元,其股东主要有易库易科技、宁波德稻、泓文网络、泓文信息,其中易库易科技持股比为57.42%。公司经营范围为现代物流技术与物流公共服务系统的技术开发;供应链解决方案设计;供应链管理;信息安全技术研发;数据库服务;电子元器件的销售与电子元器件的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网站的技术开发。
这是今年深圳华强展开的首次并购,实际上,深圳华强的产业布局走的基本上是并购之路。
深圳华强年报、公告等公开信息均提及,2014年,公司启动转型升级,聚焦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并开展了系列并购。
Wind数据显示,2015年至去年底,深圳华强合计完成了对9家标的公司并购,耗资约为27.67亿。具体为,2015年2月,出资1000万元收购华强联大49%股权,当年5月、7月、先后出资10.34亿元、0.86亿元收购了海电子100%股权、深圳捷扬30%股权,当年12月25日,又将深圳捷扬剩下的70%股权收入囊中,价格为1.91亿元。2017年,公司又相继收购了鹏源电子70%股权、淇诺科技60%股权,交易价格分别为6.16亿元、4.24亿元。
去年,深圳华强又分别收购了芯斐电子50%股权、记忆电子51%股权,交易价格依次为2.72亿元、0.35亿元。去年12月,又将华强信息、华强联合计算机纳入麾下,交易价格为1.09亿元。
上述收购中,部分系向控股股东华强集团收购,如去年收购的华强信息、华强联合等,均曾是华强旗下企业。
业内人士告诉长江商报记者,上述标的基本上都是属于电子元器件、半导体分销行业。
深圳华强称,近年来,公司顺应电子行业发展趋势,前瞻性地制定了转型发展战略,立足于电子信息产业高端服务业,通过对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的深度整合,打造贯穿全产业链的交易服务平台,提供涵盖产品、交易、数据、技术、创新创业的全链条、全方位服务,力争成为该行业的引领者。 去年,公司还通过内部资源整合,组建了半导体资源整合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上述系列收购,深圳华强复制欧美分销行业龙头公司的发展之路,已进入行业第一梯队。
两次转型成效不明显
脱胎于国资的深圳华强可谓是含着金钥匙出生,但其运气不佳,频繁转换主业。
深圳华强成立于1992年,由华强集团旗下部分企业重组而来,1997年,公司成功登陆深交所。2004年,公司出资1.18亿元向华强集团收购东莞华强三洋电子48.67%股权等,进行横向整合,转型至彩电研发生产领域。东莞三洋系与日本合资成立,主要产品彩色电视机、收音机等。
2005年以前,深圳华强经营业绩虽然有所波动,但总体还算不错。这期间,净利润最高时接近1.30亿元,最低只有2000多万元。但到2005年、2006年,其扣非净利润均只有2000多万元。
从2006年起,随着行业竞争,三星、LG等国际品牌电视机生产企业布局较早,液晶、平板处于领先地位,国内彩电生产企业竞争加剧,利润空间一再下降,东莞三洋逐渐陷入亏损困境。
2008年,深圳华强二次转型。这年10月,历时一年多的重组方案才出炉,即公司将直接持有的东莞三洋48.67%股权、广东三洋50%股权和三洋设计10%股权出售给华强集团,同时购入华强集团直接持有的华强发展100%股权,转让价格差额部分以向华强集团非公开发行股份方式补齐。
根据重组方案,华强发展资产账面值约为9166.42万元,预估值约为153657.75万元,而东莞三洋、广东三洋和三洋设计等3家公司的账面净资产值分别约为-455.81万元、7698.48万元、2686.38万元,评估值分别为0万元、5521.95万元、274.43万元,转让价格合计为5796.38万元。由于存在147861.31万元的差额,深圳华强向华强集团定增35801.78万股,华强集团持股比升至74.80% 。此次置入的资产主要是华强广场,地处深圳最繁华商业区域之一的华强北“中国电子第一街”核心位置。
重组完成,深圳华强转型至商业地产,同时增加电子交易网络、电子市场价格指数等相关配套增值服务业务。
在重组期间,深圳华强先后将芜湖方特欢乐世界旅游85%股权、华强信息50%股权、华强创投49%股权剥离。
此番产业转型后,虽然深圳华强的经营业绩还算过得去,但潜存风险依然存在。2009年至2014年,其净利润分别为2.01亿元、1.92亿元、0.49亿元、2.81亿元、4.18亿元、4.37亿元。近年来,受电商冲击,线下门店经营业绩出现滑坡,商业地产盈利能力也急剧下滑,这也是深圳华强开启第三次转型的重要原因。
营收增长4.8倍市值缩水167亿
第三次转型至半导体产业,深圳华强虽然抓住了机遇、踩准了节拍,但其盈利能力仍然未释放出来。
年报显示,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8亿元,首次历史性突破百亿元,同比增长38.08%,净利润达到6.86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63.33%。深圳华强似乎迎来了盈利能力爆发期,实则不然。今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25.86亿元,同比增长17.94%,净利润1.18亿元,同比下降12.11%。2016年一季度至去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增幅均超过20%,净利润增幅均超过10%,其中,去年一季度净利润增幅高达72.17%。由此可见,今年一季度,公司盈利能力出现下滑迹象。
实际上,深圳华强的盈利能力不太稳定。2014年至2017年,其净利润分别为4.78亿元、3.76亿元、4.26亿元、4.20亿元,同比增幅为15.91%、-21.35%、13.39%、-1.44%,基本是一年增长一年下降。
近几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或是靠并购标的贡献。其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增速不匹配也可印证。去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较2015年增长了4.80倍、82.46%。
一家公司的销售毛利率、净利率也能说明其主营业务盈利能力。2014年至2018年,深圳华强的综合毛利率依次为43.07%、33.88%、19.16%、16.20%、15.74%,连续4年下降,4年之间下降了27.33个百分点,降幅为63.45%。同期净利率为17.67%、18.38%、7.93%、5.50%、6.52%,也处于下降通道中。今年一季度毛利率、净利润率分别为13.31%、5.30%,再次下降。
二级市场上,深圳华强的股价走势也不好看。4年前的2015年5月27日,其股价为43.97元,而今年5月27日,股价跌至14.39元,市值从317亿元锐减至150亿元,缩水了16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华强的财务费用在大幅增长。2017年,其财务费用为0.61亿元,去年猛增至1.69亿元,增幅为177.05%。
(责任编辑: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