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种粮大户的困惑与期待
- 发布时间:2016-05-16 15:29:22 来源:湖北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湖北日报讯 记者 杨富春 通讯员 彭文洁
5月,犁耙水响。中国农谷荆门,春播正忙。
荆门,土地流转面积已占承包耕地的71%,新型经营主体突破2万个,其中专业大户8995个、家庭农场1717个。
面对种粮成本上升、粮价下滑的双重挤压,种粮大户有何心声?记者连日来,走访3位家庭农场主,倾听其困惑与期待。
设施农业对冲风险
6日,京山县永兴镇苏余畈村,峥嵘农庄种植专业合作社,200多亩大棚内,草莓正红,西瓜碧绿。
合作社理事长刘若峥,不时擦试着被水雾打湿的眼镜片。他说:“今年再挖100亩堰塘,扩大养鸭规模,不然这玉米咋办呢?”
刘若峥1300亩旱地去年全种了玉米,收获200万斤,由于价格低迷,从1.2元/斤跌到0.8元/斤,现在还有60万斤没卖。
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的刘若峥,2003年从河南跑到湖北,在苏余畈村流转土地种粮,面积逐步发展到目前的5000亩。“去年粮价断崖式下跌,为分担风险,才投资设施农业。”刘若峥说,年初买了1万只鸭苗,用玉米饲料喂鸭,以消化库存。
京山县钱场镇桥河村,农场主周和明满脸焦虑,仓库里堆满稻谷和玉米,稻谷以1.35元/斤卖了160万斤,还剩150万斤。
周和明家农场流转3400亩地,其中种粮2800亩,经济作物600亩。周和明办有一个米厂,生产“龙泉牌”大米,去年以来一直开工不足。“稻谷加工成大米,成本就要2.2元/斤,进口大米到岸价才1.6元/斤,没办法搞。”
为分散种粮风险,周和明想了不少招:利用育秧大棚空闲期种蔬菜苗,筹资建草莓大棚,种对节白腊等花卉苗木。
周和明告诉记者,“设施农业投入大,一个2亩大棚成本15万元,每年还要换薄膜、配滴灌设备等,年成本要6000元左右。”“200亩大棚长期用工20多人,另外每年临时用工在3000个左右,每个工至少150元,成本太高。”刘若峥说,家庭农场种粮是根本,但单纯种粮,谁能保证不亏损呢?
种粮成本高在何处
种粮不赚钱,粮价低迷是其一,种植成本高是另一原因。
钟祥市胡集镇湖山村新布局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1.43万亩土地(按当地计算方式,1亩为1000平方米),种植水稻和小麦,每亩成本2027元。
理事长李逢苹说,合作社采取工厂化管理模式,设技术员、站长、田管员三级,管理成本很高,但保证了产量和品质。
“风调雨顺年景,每亩收益在200元至300元。”李逢苹说,这是合作社利用议价能力,以远低于市价拿到种子、化肥、农药,并且在油价走低时屯集柴油,强力压缩农资成本的结果。
“农田基础设施薄弱,土地平整标准低,也是种粮成本高的原因。”刘若峥说,“2013年,国土部门允许种粮大户自己整理土地,每亩整治费2500元,但必须连片万亩以上,门槛过高。”
李逢苹亦有同感。她说,合作社流转了1.43万亩土地,争取到了自己整治土地的指标,但2500元/亩的标准偏低,合作社又拿出70万元,增加土地整治费用,来建设高标准示范农田。
资本下乡抬升土地流转费用,让真正的种粮大户难以承受,荆门亩均流转费多在千元以上。刘若峥说,种植粮食作物,每亩流转价格如果超过500元,就很难有利润。今年初,峥嵘农庄与村民协商,将每亩水田流转价由600斤稻谷降为450斤。
种粮大户的期待
虽然种粮利润有限,稍有天灾便会亏损,但荆门多数家庭农场仍在坚守,凭着对土地的情感,依靠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缓解种粮之困。
新布局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拥有200多台农机,为5万多亩家庭农场提供服务,并以新布局为龙头,带动众多小型家庭农场,打造“1+N”的服务模式,提供农机、农资、金融服务。“我国家庭农场平均规模只是日本的1/4,美国的1/400。农企没有‘航母’,‘小舢板’多,抗风险能力极弱。”李逢苹说,我们合计着,能否用农民存在合作社的土地流转费,提供给需要资金的小型家庭农场,双方都受益?但不知政策上有无风险?
李逢苹建议,有合格粮库的家庭农场,也能纳入中央粮食储备库,通过收储补贴,增加种粮大户的收入,国家加强监管即可。
刘若峥建议,粮补都直接给了农户,现在家庭农场已成粮食生产主力军,国家该给大户补贴,无论是按流转土地面积,或是按售粮数量都行。政府应成立农业担保公司,针对农业生产周期,设计适合其特点的金融产品。“希望政府对具备规模、集约化生产的家庭农场,从资金、政策上重点扶持,惠农政策应有配套项目跟进。”周和明说,“应解决资本下乡与农业深度融合的问题,不能过度冲击家庭农场。”
3人都有一个共同心愿:让农业成为赚钱的行业,农民成为有尊严的职业,农村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