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28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经济观察:中国如何解除民间投资低迷“警报”?

  • 发布时间:2016-05-14 21:44: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新社北京5月14日电 (记者 王恩博)民间投资是指来自于民营经济所涵盖各类主体的投资,这一指标向来被视作观察经济活力的重要指标。对于当前的中国经济来说,民间投资低迷的“警报”已经拉响。

  今年一季度中国多项经济数据符合预期,但其中的投资数据却难以让人乐观。据统计,一季度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升至10.7%,但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仅增长5.7%,与2015年同期相比更大幅下降近60%。此外,民间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占比也出现近10年来罕见下滑。

  然而,上述趋势还在继续。国家统计局14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份,中国民间投资增长5.2%,较一季度进一步回落0.5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增速低5.3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比重比去年同期下降3.2个百分点至62.1%。

  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高级统计师王宝滨表示,由于民间投资总量较大,其增速持续回落将会制约中国投资平稳增长,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

  谈及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兼固定资产投资司司长许昆林直言“比较复杂”。他解释说,这一现象有市场的原因,也有工作没有落实到位的原因,还有民营企业自身能力建设适应形势的情况。

  分析人士指出,当前中国民营企业投资首先“缺乏弹药”,其主要涉足的制造业受困于产能过剩、利润下滑等因素,加之债务违约风险上升,造成民营企业难以获取信贷资金,因而缺乏足够的投资能力。

  与此同时,民营企业的投资渠道亦难言通畅。据一些民营企业反映,中国部分地方政府对其实行“三不”,即不听电话、不接材料、不予办事,造成民营企业投资无门。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向中新社记者指出,官方须进一步优化民间投资的政策环境。以当前投资项目备案制为例,他直言一些地方受传统行政审批体制影响,把审批改为前置性备案,使行政审批存在“明放暗不放”现象,备案时间甚至比以前的审批时间还要长,这也是一种“不作为”。

  隐忧当前,中国官方已决定向民营企业进一步打开投资“大门”。本月11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部署,将派出督察组围绕2014年出台的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相关文件落实情况,选择部分地区进行督查,进一步完善鼓励民间投资政策,激发民间投资的潜力和创新活力。

  与此同时,官方还将为“缺兵少粮”的民营企业提供“补给”。据许昆林透露,国家发改委正开展专项建设基金试点,将尝试为政策性担保公司注入一定资本,让其为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提供担保、增信,从而帮助这些企业得到商业银行贷款,获得投资的能力。

  官方多措并举之下,中国民间投资低迷的“警报”未来是否有望解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许召元接受采访时指出,受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更新改造、第三产业平稳增长的支撑,中国经济有保持一定投资增长的内在要求,因此民间投资增速进一步大幅度下滑的压力不大。(完)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