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行业高估值泡沫将终结?
- 发布时间:2016-05-12 08:26:04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高溢价收购影视公司、赶时髦跨界收购VR概念企业……这些追逐热点的跨界定增收购,曾助力不少A股上市公司股价一飞冲天。但华丽的谎言终究经受不住时间的考验,不少玩跨界收购的公司最终业绩并未因此而大幅提升。就在昨日,一则监管层动刀跨界定增虚拟产业收购的消息引爆了A股市场,部分热门行业的高估值泡沫收购或将被迫降温,想赶时髦的上市公司也将无擦边球可打。
跨界定增监管趋严
昨日早间,财新网援引知情人士称,“证监会已经叫停上市公司跨界定增,涉及互联网金融、游戏、影视、VR四个行业。比如水泥企业不准通过定增收购或者募集资金投向上述四个行业。同时,这四个行业的并购重组和再融资也被叫停”。随后,证券时报又在报道中称,上市公司游戏和影视定增项目并未全面叫停,只是监管趋严。
“没有接到正式通知,圈内都在讨论这个事情,担心有些正在推进的项目踩雷,不过目前项目不受影响仍在正常推进。”一位投行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另据北京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跨界定增应该不是“一刀切”式的全部不批,只是进一步审慎审核。“有消息称不会全面叫停,只是从严审核,一事一议,禁止无实际盈利仅讲故事的标的资产收购。”该业内人士称。
虽然截至记者发稿证监会尚未对此做出正式表态,但综合来看,业内人士比较统一的观点是,监管层对互联网金融、VR等虚拟产业的跨界定增收购事项将可能采取从严监管的态度。而对于一些主营业务与拟购标的所属行业跨度较大、高溢价且风险较大的定增收购,监管层今后放行的概率会很小。
挤泡沫致格局生变
在经济学家宋清辉看来,传闻中被收紧的四个产业均属于虚拟产业,同时也是当下最热门的高估值产业。而在被监管层戴上紧箍咒之后,上市公司将无法再人为跨界制造热门概念赶时髦,而影视、游戏等行业的热度也会快速降温。
以影视行业为例,自2014年起各大A股公司纷纷跨界融资文化产业,以致投资界流行了一句话,“养猪的、炼钢的、卖烟花的、卖菜的都来收购影视公司”。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4月底,一年内逾180家制造业上市公司转型,共计3000亿元投向文化等相关行业。但随着监管层政策的收紧,其格局可能发生改变。保利影业投资有限公司公共事业部总监刘建峰表示:“以前可能是钱找项目,以后可能会是项目找钱。”
尽管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不再乐观,但乱象丛生的融资泡沫得到了及时缓解。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剑锋就此表示:“在影视行业有布局的上市公司,通常是创立文化产业相关的子公司去进行影视项目的洽谈,就他们而言不会有太大影响,真正受到遏制的是那些没有战略布局,没有市场规划和盈利模式,仅仅是觉得有利可图就蜂拥而至的投机者,叫停跨界定增可以鼓励真正有布局的来专注做事,遏制住行业内浮躁的风气。”
意在鼓励做强主业
在前海开源基金执行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看来,若传闻属实,则监管层意在鼓励上市公司做大做强主业,避免出现为了迎合市场热点去跨界定增,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约束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行为,打击纯粹为了炒概念搞噱头的上市公司,对市场长远发展是利好的。
“监管层或担心传统企业借助新兴产业概念去炒作,扩大自己的泡沫,但对企业业绩提升并无实质性提高。”在一位大型券商内部人士看来,监管层的意图并不是要收紧诸如游戏等虚拟产业的融资和退出渠道,更多的是担心传统企业在变相炒作中积累经营风险。上述券商人士表示,不少上市公司喜欢打造双主业或者多主业,但所选择的业务并不是与公司原有的主业相关联的上下游产业,而是一味地追逐市场热点,以高溢价的形式获得相关资产后,与公司本身的业务不能产生协同整合效应,而在热门行业中传统企业一般也缺乏管理和运作经验,因而,很可能出现“高价买亏”的情况。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则认为,监管层或是担心部分融到的钱未能真正投入到项目中去,更没有有效地注入到实体经济中去。而宋清辉也认为,监管层的意图更多的是在引导资金进入实体产业。“部分实体产业的上市公司为了做高股价,借助跨界收购热门标的做市值管理,如果最终收购标的不及预期或者产生亏损,不仅会对上市公司整体的经营业绩造成拖累,还将导致此前从股市募集的资金打了水漂,对于企业和投资者都不是好事。”宋清辉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