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08日 星期三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消费金融百舸争流为哪般

  • 发布时间:2016-05-09 08:35:45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虽然市场有大批量的消费金融公司涌入,并且这一发展模式广受瞩目,消费金融或在今年迎来行业大爆发。但消费金融行业在发展进程中仍需着重关注风控这一大难题。风控是消费金融发展的关键,风控做不好,坏账率就高,会直接导致企业的生存危机。

  作为某国有银行一家市级分行的信贷部主任,常磊坦言“现在自己是越来越能感受到‘人前风光、人后孙子’的辛酸与无奈”。

  “前些年的主要工作就是逐月、逐季地完成信贷额度,把行里的钱贷出去。我们这个部门主要负责当地的企业信贷,因此工作难度相对小一些。而且,基本都是企业来求着我们办事。从去年开始,工作任务就开始出现变化了。”常磊说,“首先,自己手里的信贷额度明显收紧了。更为要命的是,现在自己的主要工作已经不再是把钱贷出去,而是想方设法地把之前贷出去的钱给收回来。”

  梢运担信贷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也是生存之本。然而,目前银行惜贷的现象越来越常见。

  “一方面,当前国内资金市场渐渐出现一种‘紧平衡’的状态,资金利率有所走高,银行自然在一定程度上收紧银根。另一方面,目前几乎所有的商业银行都承受着坏账高企的压力与风险,因此也会导致银行的信贷业务更趋谨慎。另外,尽管信贷是商业的基础业务,但是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银行的息差收入不断收窄,因此导致不少银行慢慢地将重心放在中间业务方面。”一位中资银行管理层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该人士进而指出,现在银行除了将钱更多地投向国家政策支持的领域之外,都在开拓信贷投放的新通道,而消费金融信贷则正是不少银行看好的领域。

  银行惜贷趋于普遍

  常磊坦言,目前他手头上有超过6000万的逾期信贷,“这部分信贷还不列入坏账,虽然逾期,但是这几家企业还是按时在支付利息。不过,从今年3月份开始,我明显能够感觉到企业偿付利息已经越来越困难。也有几家企业在债务到期之时曾提出进行再融资,以新债偿旧债。这种做法在以前是相当常见的,但是从去年开始,从我这里往上报的‘以新偿旧’的再融资申请,没有一家是审批通过的。”

  “今年以来感觉工作的压力明显增大,以前的客户来申请贷款,几乎难得有一家审批下来的。现在手下的职员的主要工作也不再是贷款审核,而是按时按点地去企业讨债。”

  不少银行业人士坦言,今年“企业惜借、银行惜贷”或成普遍现象,这将导致新增信贷增速低于市场预期。虽然,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4.61万亿元,同比多增9301亿元,同时超过2009年一季度的4.59万亿元,创下历史纪录。但是,不少券商人士预计,今年整年的新增信贷或在11万亿-12万亿元左右。

  有专家表示,随着中国社会融资结构不断优化,直接融资占比稳步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银行信贷新增。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预计,今年各类直接融资占比将有所提升,非信贷资产配置将更灵活。

  需求增长迅猛

  而在银行对传统制造业等领域逐渐关紧信贷大门的同时,把触角伸向了更为有前景的领域。

  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银行未来信贷投放要积极寻找新的机会。比如,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可重点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以互联网产业、生物医药工程、新分子材料、节能环保为代表的信贷投放新通道。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支持互联互通的建设,支持中国企业新的海外投资需求,高铁、交通、能源、电力、通信等行业将成为信贷投放热点。在城镇化建设中,可以重点支持现代服务业以及智慧城市的建设,信贷资金可进入商圈、物流、医院、学校、公用事业等细分领域。在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的新形势下,消费信贷已逐渐成为银行零售领域的新蓝海,商业银行可以深耕消费领域,寻找优质新市场,因此,可以重点支持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旅游休闲消费、教育文体消费和养老健康以及家政消费等领域。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再一次提及消费金融,“在全国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这意味着,消费信贷市场将迎来巨大发展机遇。市场预计,2019 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将超过37万亿。

  据央行数据显示,2015年底中国居民的消费信贷余额是18.9万亿,同比增长23.3%,较一般贷款规模增长1.6倍。而目前中国的消费信贷整体的信贷当中占到20%,但在国际上发达、成熟国家中消费信贷在整体信贷占比一般能达到60%左右。由此可见,未来这个市场是非常巨大的,尤其是依靠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发展消费信贷、消费金融。

  而资金实力雄厚的银行自然不会错失消费信贷这一有着广阔市场前景的领域。广发银行总行零售信贷业务部总经理陈春文表示:“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客户利用消费信贷产品是为了提升家庭资产利用效率,更好协调消费和投资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把信贷产品融入财富管理整体概念中,根据客户特点,为客户提供信贷、理财、现金管理相结合的专业产品。”

  银行唱主角

  消费信贷业务对银行利润贡献度凸显出来,目前银行越来越倾向于成立单独的消费金融子公司。根据《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金融机构作为消费金融公司主要出资人,要求最近1年年末总资产不低于600亿元人民币;而非金融企业作为消费金融公司主要出资人,要求最近1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00亿元人民币,最近1年年末净资产不低于资产总额的30%。

  而除了银行以外,小额信贷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以及保险公司等纷纷抢占消费金融信贷这一领域。不过,银行在提供信贷方面则有着天然的优势。

  有调研指出,从2007年广东试点消费金融机构至今,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已形成以银行为核心,互联网个人消费信贷、线下消费金融机构及小额信贷机构为辅的多元化消费金融业态。90%以上的个人客户在需要消费性贷款时选择银行。银行凭借严谨的风控体系,强大的产品服务创新能力,在信贷额、客户数上占据绝对优势,在个人消费信贷市场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数据显示,大部分个人客户的消费信贷额在20万元以内,需求最集中的分布于2万-10万元区间。超过八成的中小额消费(3万元以内)通过信用卡进行交易支付,超过七成客户在消费金额超过一万元时曾用过或者考虑使用银行信用卡分期付款。在10万元以上的消费信贷领域,银行优势更为明显。在消费信贷需求10万-50万的区间,绝大部分个人客户表示会选择银行无抵押消费信贷满足资金周转需求。

  “从事消费金融信贷业务,个人征信是避不开的问题,众多新型金融公司都在努力申请个人征信的牌照,但一直处于‘难产’的状态。但是对银行来说,本身就有相当程度的个人征信信息的积累,能对客户作出更好的判断,银行在这方面的优势相当明显。”上述银行管理层人士表示。

  不过,该银行管理层人士指出:“银行的短板在于创新的滞后,目前小额信贷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等往往能更快地推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信贷产品及服务,而银行在更多时候处于跟从的状态。而且,现在消费信贷的客户群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他们对机构提供服务的速度以及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银行需要更贴近客户的需求。”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