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情山水笔墨间——记中国苏源书画院执行院长刘旭
- 发布时间:2016-05-04 08:29:16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刘旭说,笔墨之道,本乎性情,每一位画家都会用自己的视角观察生活,用自己的体验和经历感悟生活,通过写生来了解山石、树木、云水、流泉等物象的形体结构和它们之间的依存关系,完成与自然的对话,再用自己具有个性的艺术语言和感情表现山中的生活。达到"物"与"心"的统一,达到直抒胸臆的以自己审美情趣为主的艺术境界
初识刘旭是去年在徐州的一次采访。当天,采访结束后,前来拜会朋友的刘旭与记者不期而遇。交谈中,刘旭与记者互加微信好友。一来二去,彼此渐渐熟悉起来,也便有了本次采访。
刘旭,1967年生于徐州,大千堂、可染居主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是当代实力派画家,尤为擅长水墨山水画,现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文联书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徐州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苏源书画院执行院长。
他创作的山水画,以表现西北风情为主题,继承了中国传统笔墨精髓,并将现代审美元素、西画技法自然地融入到深厚的传统笔墨和造型意象之中,对山水画艺术的民族精神、文化内涵、审美特色、笔墨语言进行深入挖掘与阐释,赋予山水画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形成了深沉雄浑、静穆壮丽的艺术风格。
在绘画的道路上一路驰骋,刘旭说这得益于父母的影响,父亲刘宗宽是中国工艺美术师,画的一手好丹青,尤以画虎为一绝。母亲蒋凤英是国内著名的玉雕工艺美术大师,玉雕作品多次荣获全国大奖。
“我从15岁起,怀揣着将来当一名画家的梦想,在父亲的教诲下学习。”为寻求生活的美,使自己的作品更具深度,将深厚的传统笔墨与鲜明的时代审美元素完美融合,刘旭外师造化,从不被人们重视的乡村小景,到令人神往的名山大川,无不留下深沉的足迹。他认为,自我本身永远是一个出发点,只有扎根于生活,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加以升华,才能使造化与内心世界统一起来。
“画家找到了自己的艺术语言,也就成就了自身存在的价值。目前画家的个性化创造能力越来越显重要。在体现民族精神的文化沉淀中,山水画创作将会有更宽广的天地。”
刘旭说,笔墨之道,本乎性情,在大山中感受山中岁月,面对大山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云一水,每一位画家都会用自己的视角观察生活,用自己的体验和经历感悟生活,通过写生来了解山石、树木、云水、流泉等物象的形体结构和它们之间的依存关系,完成与自然的对话,再用自己具有个性的艺术语言和感情表现山中的生活。达到“物”与“心”的统一,达到直抒胸臆的以自己审美情趣为主的艺术境界,完成心灵在自然中的放飞。实践证明,在这种表现自然景物的方法与能力中,生活经历越丰富,情感越真切,其艺术语言表达出的真正感人东西就越多。
“山中岁月是我心灵深处挥不去抹不掉的印记。在艺术家的个性化创造力越来越显重要的今天,我从那里放飞着自己的心灵,找寻着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
近年来,刘旭先后赴法国、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意大利、越南、瑞士、泰国、新加坡等国家,以及台湾、香港地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在全国各地举办10多次个人画展,创作并出版《中国当代书画家——刘旭山水画集》《刘旭山水画集》《来自李可染故乡的书画名家——刘旭》等专著,代表作入选《中国美术家作品集》《当代国画家书画作品集》《建国55周年书画家作品集》《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集》《世界名人书画家作品集》《香港回归国际书画名家精品集》《荣宝斋画刊》等画集,个人传略被载入多部国家级辞书;200多幅绘画作品被各地博物馆、外国政要以及中外收藏家收藏。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我不能保证自己每次创作都能够画好,每次创作皆出佳作,都是精品。唯一能够保证做到的是用心去画,认真去做。画贵在认真,认真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读者,也对得起自己的那张宣纸钱。”刘旭说,这是自己的绘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