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23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一季度全国农业农村经济开局良好

  • 发布时间:2016-04-24 21:00:00  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2016年一季度是“十三五”开局之年的起始之季。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发展新理念,以“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为工作主线,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着力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大改革力度,推进农业农村各项工作良好开局,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有力支撑。

  一、农业农村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一季度,我国农业农村经济运行起步扎实,呈现粮油作物长势较好、农产品价格总体平稳、贸易逆差收窄、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保持景气的良好局面。

  (一)农作物长势正常,春耕春播进展顺利。据农业部3月21日监测,冬小麦一、二类苗比例为86.2%,同比减少2.6个百分点,比近10年同期平均增加1.9个百分点;冬油菜一、二类苗比例为81.4%,同比减少1.8个百分点,比近10年同期平均增加3.6个百分点。农资供应充足、价格总体平稳,一季度国产尿素、磷酸二铵、复合肥、氯化钾均价分别为1863元/吨、3117元/吨、2814元/吨、3055元/吨,环比同比双下降;玉米、大豆、杂交棉花、杂交稻种子均价分别为30.07元/公斤、6.44元/公斤、225.81元/公斤和70.45元/公斤,同比均略降。农具配备充足、机械化有序推进,3月底全国完成机耕、机播、机械浇地面积分别为9613万亩、946万亩和3126万亩。据农业部调度,截至4月11日,全国已播各类农作物2.69亿亩,完成春播计划的20.2%,进度同比略快。其中,粮食、棉花分别已播13.8%和12.3%,同比略快;油料、糖料分别已播19.3%和74.5%,同比略慢。

  (二)鲜活农产品供应稳,农产品质量向好。据对4000个生猪养殖点监测,3月底生猪存栏环比增长0.9%,能繁母猪存栏环比持平,生猪生产止跌企稳、加快恢复。3月份580个蔬菜重点县信息监测点蔬菜产量环比略增,同比基本持平,供应逐步增加。鸡蛋、肉牛、肉羊、牛奶供应充足、生产平稳。一季度水产品产量1237.35万吨,同比增长3.24%;其中,水产养殖产量同比增长3.65%,捕捞产量同比增长1.73%。一季度蔬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6.9%、99.3%和96.8%,同比上升2.6个百分点、下降0.1个百分点和上升0.9个百分点,总体保持较高水平。

  (三)农产品价格总体温和上涨,大宗农产品价格降幅较大。据农业部统计,一季度,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总指数和“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分别为221.19和226.32,环比分别涨12.01%和14.47%,同比分别涨6.81%和8.16%。其中,3月份,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总指数和“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分别为226.3和232.5,环比分别降1.2%和1.3%,小幅回落。一季度除食糖外的大宗农产品价格走势趋弱,稻谷、小麦、玉米三种粮食集市均价环比持平、同比下降4.8%,大豆和棉花同比分别下降11.3%、9.1%,食糖价格环比上涨2.4%、同比上涨10.6%。猪肉、生鲜乳、蔬菜、水产品价格上涨,牛羊肉、鸡蛋和水果价格下降,猪肉价格同比上涨35.81%,生鲜乳同比上涨3.6%,蔬菜批发价格同比上涨24.72%,水产品批发价格同比上涨6.15%;羊肉、鸡蛋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0.6%和6.5%,牛肉价格同比略降,水果批发价同比下降18.51%。

  (四)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下降,贸易逆差收窄。据海关总署统计,1-2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256.7亿美元,同比下降10.8%,其中,出口和进口额同比分别下降6.6%和13.5%;贸易逆差45.3亿美元,同比减少26.2%。粮棉油糖等大宗产品进口总体减少,谷物净进口296万吨,同比减少37%,食用油籽和食用植物油进口同比分别减少7.8%和增长18.2%。畜产品进口总体增加,进口额34亿美元、同比增长10.0%,其中,猪肉同比增长76.0%,奶粉同比增长24.9%。蔬菜、水果、水产品出口总体趋弱,其中,蔬菜出口额同比减少2.7%,水产品出口额同比减少15.0%。

  (五)农产品加工业稳中趋强,农垦发展形势较好。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继续保持良好的运行态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2月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和食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6.1%和9.2%,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GDP增速0.7和3.8个百分点。据农业部统计,一季度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企业景气指数为129.3,环比提高6.4个百分点,景气度有所提升,82%的企业原料采购量持平或增长,70.5%的企业盈利正常或好于正常水平,78.9%的企业产量持平或增加,融资困难的企业占比为29.2%。此外,一季度,全国农垦生产形势较好,预计可实现生产总值780亿元,同比增长8%。

  二、各方关注结构调整和稳价增收问题

  今年以来,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玉米临储政策改革、生猪和蔬菜价格上涨、农民工外出转移等问题。据农业部舆情监测,网络媒体热点话题中,农民工、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农村扶贫关注度排在前三位;网民热点话题中,农民工、农村土地、农产品质量安全关注度排在前三位。总体看,一季度主要有四方面问题引起重点关注。

  (一)春季农业生产气象条件偏差,确保夏粮生产稳定的压力加大。受超强厄尔尼诺影响,南方低温阴雨天气较多,导致部分地区小麦油菜个体偏弱、群体不足,纹枯病、白粉病和草害等偏重发生,夏季粮油苗情促弱转壮和病虫草害防控任务繁重;华北、黄淮北部旱象露头,部分地区土壤轻度或中度缺墒,对春播生产和小麦生长造成一定影响。同时,春季是动物疫病高发期,局部地区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的隐患较多,需持续关注生猪流行性腹泻等常见多发疫病。

  (二)大宗农产品价格下行,规模经营风险加大。去年以来,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价格总体下行。3月底,国家宣布将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新机制,玉米价格可能进一步下行、与国际市场接轨。4月1日,国家公布2016年大豆目标价格维持4800元/吨不变,继续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开展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据调查目前亩均纯收入只有100多元、效益较低。当前农产品价格下行对规模经营农户收入影响尤为突出,如东北第四、第五积温带规模经营农户普遍担忧经营亏损,出现部分大户、合作社“退租”现象。

  (三)生猪和菜价过快上涨,降成本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据农业部统计,一季度生猪和蔬菜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3%和24.72%,价格上涨对农民增收带来利好,但对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和CPI产生影响。这轮生猪价格上涨具有补偿性、恢复性的特点,主要原因既有过去三年猪价低迷,散户和中小规模户纷纷退出,产能适应性调减的因素;也有大中城市周边地区、水网密集区、人口密集区调减生猪规模、限养禁养,环境成本大幅增加、产能区域性调减的因素。这轮蔬菜价格上涨具有阶段性、季节性的特点,既有不利气候的影响,也有一些大中城市郊区土地流转成本过快上涨、菜地面积大幅减少的原因。

  (四)返乡农民工就业困难较多,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78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较去年降低1.9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16799万人,同比增长2.9%,增速放缓;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3273元,同比增长9.1%,较去年下降2.8个百分点,增幅下降。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钢铁、煤炭等产业去产能步伐加快,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农民工外出就业空间收窄,一些返乡农民工面临年龄大、技能弱、资金少、创业就业难的问题,影响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

  三、毫不放松抓好今年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前趋势普遍关注,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形势为夏粮生产和全年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下一步,农业部将深入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1号文件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的工作主线,突出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巩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的局势。一是突出田间管理和春耕春播“两大环节”,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做好精细整地、病虫防治、灌溉施肥等田间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加强农机、农资供应监管。狠抓惠农政策落实,稳定稻谷、小麦面积,支持开展粮豆轮作,在玉米非优势产区开展粮改饲试点,力争今年调减玉米种植面积1000万亩以上,扩大大豆、杂粮等作物生产,坚决打好夏粮生产第一仗。针对南方降雨增多,北方干旱持续发展,积极做好各项防灾减灾准备。二是围绕蔬菜和生猪“两大品种”,保障“菜篮子”有效供给。加强蔬菜生产管理,提高北方设施蔬菜供给能力,稳定大中城市蔬菜生产,完善鲜活农产品调控机制。发展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促进草食畜牧业发展,深入开展“平安渔业示范县”和“文明渔港”创建活动。统筹规划全国生猪生产,支持生猪规模养殖场改善粪污处理设施条件。加快奶业转型升级,举办2016中国奶业D20峰会,发布《中国奶业质量安全报告》。强化质量安全监管,指导各地开展春季动物疫病防控,抓好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和国家追溯信息平台建设,确保“舌尖上的安全”。三是发挥改革创新“两大动力”,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完善“三权分置”办法,指导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试点,抓好赋予农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加快健全农业担保体系。发挥农村改革综合试验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先行先试作用,大力推进农垦改革发展。建设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服务中心,推动科研院校加强农技推广工作,强化农业节水、绿色生产、面源污染防控、农机装备、健康养殖等综合技术研发。加强农业转基因研究与监管。四是扭住就地创业和外出转移务工“两大举措”,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各地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开展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创建农村产业融合先导区,研究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具体办法支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发展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外出转移务工。逐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五是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农村脱贫“两大战役”,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继续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进畜禽粪便、秸秆、农膜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深入开展重金属污染和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探索开展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召开全国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工作会议,指导各有关省(区、市)编制省、县两级特色产业扶贫规划,精准发展主导产业、扶持贫困农户。出台“十三五”定点扶贫帮扶方案,做好大兴安岭南麓片区和毕节定点扶贫脱贫,继续加强援藏援疆工作。 (农业部发展计划司供稿)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