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柑橘滞销困局看科技如何发力
- 发布时间:2016-04-20 01:30:56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吴佩杨娟
今年春天,对于湖南省溆浦县大江口镇合龙村柑橘种植户贺显春来说并不好过。柑橘丰产之后的滞销,令他头疼不已:“柑橘卖不动,不仅是品种,还有病害等许许多多问题,说白了,对我们农户来说,最缺的还是科技。”
同一时节,500多公里之外的湖北省秭归县郭家坝镇邓家坡村种植的柑橘,却一点都不愁卖。“我们的柑橘错峰上市,品种好,品质高,一年有9个月可以生产,价格一点都不低。”村支书何明国对记者说。
为什么同样是柑橘丰年,两个柑橘之乡的产业发展差距会如此之大?科技在柑橘产业的发展中究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日前,记者进行了相关采访。
1
品种落后、技术陈旧多因素导致柑橘滞销
说起怀化地区及我国部分地区今春的柑橘滞销,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邓秀新分析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受气象灾害的影响。柑橘生长各阶段所需雨水不一样,采摘前需要控水,水分过多会影响柑橘的酸甜度,也不利于储存和运输,而去年南方的连续降雨,影响了柑橘的品质和采收运输;另一方面,对于湖南的一些地区来说,当地的柑橘品种相对较老,新技术也不够到位,影响柑橘的品质。”
“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湖南省的柑橘在品种改良方面相对滞后,品种更新速度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变化。”据湖南省农委经作站副站长丁伟平介绍,湖南的果园大多建于上世纪80~90年代,基础设施落后,品种也比较落后,老品种占70%以上。“如果按照湖南600多万亩柑橘面积来计算,20年一个周期,每年需要改造的果园达到了30万亩左右。未来我们要进一步推广、开发、选育、引进新的优良品种。”
新技术推广应用的缓慢,也是导致湖南部分地区柑橘滞销的另一原因。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湖北宜昌地区柑橘丰年不愁销的原因之一,正是广泛应用了一项新技术——柑橘交替结果技术。具体来说,如果一个柑橘种植户有两个橘园,可以分为“生产园”和“休闲园”,二者采用“轮休”的方式,今年让一园多结果,另一园养好树,第二年再轮换。
“柑橘交替结果技术,可以使柑橘产量和品质提高,也可以调节大年过剩、小年不足的问题,产出投入比明显优于传统结果方式,实现整体上的稳产、增产和增收。”丁伟平感慨说,“我们湖南是柑橘大产区、老产区,却不是强产区,特别是现代技术推广和果农的科学意识薄弱,大湘西地区比较突出。这项技术,在我们湖南并没有推广开来。”
2
根据市场改良品种科学布局种植区域
地处三峡库区的秭归县,种植柑橘历史悠久,是我国有名的柑橘之乡,这里家家户户都种柑橘。然而,这里的柑橘也曾面临过滞销的问题。
“从2003年起,我们与柑橘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合作,根据当地的特点,进行品种改良。现在我们村种植的柑橘80%都是红肉脐橙、伦晚脐橙两个晚熟品种。错峰销售,基本不愁销路。过去错峰销售是靠保鲜存储,现在则是真正靠品种。”何明国对记者说,品种改良之前一斤柑橘只能卖1~2元,现在则是3元多,经济价值变成了3倍,种柑橘一亩地产值在2万元左右。
“对比湖北柑橘的热销,今年的滞销让我们看到了问题所在。其实不是所有的品种都滞销,同一品种在不同地方表现也不一样。如果采取一定措施,可以避免或降低损失。”国家柑橘改良中心长沙分中心主任,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教授、博导邓子牛分析认为,湖南属于亚热带地区,冬季从北到南都有一定程度的霜冻,气候决定湖南不能种植太晚熟的品种。
据了解,目前湖南种植的柑橘品种中,80%多是中熟品种,早熟和特早熟的品种产量不到全省柑橘总量的20%。而早熟品种几乎没受滞销的影响。“可以说,品种改良迫在眉睫,湖南应该加大早熟、特早熟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力度,同时还要加强优势特色品种。”邓子牛告诉记者,此番滞销其实对优良品种影响不大,比如,优特品种冰糖橙、新品种锦红、锦蜜都卖得很好,而传统的老品种则滞销严重。
“对于我国的柑橘产业来说,一方面要品种改良,另一方面,还要加强科学布局和规划,适量控制柑橘的面积。”邓秀新告诉记者,现在一些地区并不完全适合种柑橘种植,这些地区的柑橘在品质上也没办法保证,不如退耕还林,进行种植结构的调整。在保证适宜地区柑橘种植的品质的前提下,如果适量减少柑橘种植面积,反而能提高柑橘产业的整体效益。
3
应用集成技术,注重产后处理让科技支撑全产业链
实际上,对于种植柑橘的农户来说,最需要的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我希望,政府能够多开展一些培训活动,指导我们这些果农,同时对病虫害情况进行监测、提醒。我还希望政府支持建立标准化的示范果园,给农户做出样板和示范。”贺显春期盼道。
据了解,目前在一些地区柑橘生产存在两个问题,一方面,农民施肥具有随意性,施肥种类单一,绝大部分施用化肥,有机肥用得少,但化肥大量施用后,会导致土壤酸化。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湖南农业大学教授谢深喜曾测试过湖南的400个柑橘园,结果表明,大多数果园pH值下降,酸化使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成活率低,柑橘吸收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减少,品质会受影响。另一方面,柑橘种植的间距以及树冠的管理和修剪不科学,没有“让每一个果实都亲吻到阳光”。目前大湘西怀化一带有的一亩地种植密度高达60~80株,因此,谢深喜建议橘农降低种植密度。
湖北省宜昌市晓曦红柑橘专业合作社正是柑橘集成技术的受益者。合作社种植了5000多亩柑橘,辐射10万亩,年产柑橘8万吨,产值2.3亿元。如今,晓曦红品牌远销俄罗斯等地,出口量还在逐年增加。而合作社制定的晓曦红蜜橘标准,现已上升为湖北省标准。
“柑橘从种到收,包括后期的贮存,整个产业链都需要科技,需要标准化,必须要用集成技术来支撑产业的发展。这些年来,我们在柑橘产业体系专家的指导下,基本实现了柑橘的全年采摘。在生产中,共应用了14项集成技术,现在,我们重点在做产后处理,利用了一些新技术加强柑橘的保鲜贮存,柑橘基本不愁销路。”合作社总经理张俊仁对记者说。
针对其他地区同行柑橘滞销问题,张俊仁表达了看法:“近期湖南一些地区柑橘滞销,我认为,除了气候和病害的影响外,与它们的技术也有关系,尤其是产后处理的问题,一定要有新技术。只有加强品牌建设和产后处理,这样才能应对柑橘的大小年。”
“柑橘有大小年之分,存在滞销是正常现象。实际上,对于滞销地区来说,柑橘产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产后处理。”邓秀新认为,在柑橘生产中,眼下许多地区首要解决的是产后技术。他建议,在今后的发展中,各地必须要将柑橘果实进行分类,将好的果子选出来,分级销售和包装,掌握和运用先进的保鲜贮藏技术,争取能够错开季节上市,这样才能获得较高的利润。与此同时,各地还应该加强优势品牌的建设和培育,走特色品牌化战略。
“柑橘虽是传统产业,但也是不少贫困地区的支柱产业。对柑橘产业的支持只能加大,不能弱化。”对于柑橘产业未来的发展,谢深喜希望,政府、广大果农及和农技人员能通力合作,形成一个从品种选择到生产管理到销售、运输、仓储都到位的科技服务链。同时政府要出台政策,投入真金白银,支持农民品种更新、技术更新。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